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罗宝章

作品数:5 被引量:62H指数:4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卫生系统百名跨世纪优秀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信号
  • 3篇信号检测
  • 3篇用药
  • 3篇联合用
  • 3篇联合用药
  • 3篇合用
  • 2篇药物
  • 2篇药物不良
  • 2篇药物不良反应
  • 2篇数据挖掘
  • 1篇信号检测方法
  • 1篇药物副反应报...
  • 1篇数据挖掘方法
  • 1篇求积仪
  • 1篇自发呈报系统
  • 1篇髋臼
  • 1篇解剖学
  • 1篇解剖学观察
  • 1篇基线
  • 1篇关节

机构

  • 5篇第二军医大学
  • 3篇上海市药品不...
  • 2篇国家食品药品...

作者

  • 5篇罗宝章
  • 3篇钱轶峰
  • 3篇叶小飞
  • 3篇杜文民
  • 3篇贺佳
  • 2篇孙亚林
  • 2篇王海南
  • 1篇吴美京
  • 1篇刘欣伟
  • 1篇张春才
  • 1篇曹烈虎
  • 1篇王攀峰
  • 1篇党瑞山
  • 1篇牛云飞
  • 1篇林志金

传媒

  • 2篇中国卫生统计
  • 1篇解剖学杂志
  • 1篇药学服务与研...

年份

  • 3篇2010
  • 2篇2009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单药信号检测的随机森林算法及联合用药信号检测的两种基线模型
世界卫生组织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公布,全球死亡患者中有三分之一并不是死于自然疾病本身,而是死于不合理用药,将药害的严重性与普遍性开始公开于全世界人民的面前。因此,药物安全性问题是直接关系到人民健康和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保障广...
罗宝章
关键词:药物不良反应联合用药
文献传递
髋臼月状关节面的解剖学观察及临床意义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测量正常人体髋臼月状关节面面积,揭示髋臼各柱关节面的形态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在52块髋骨上,运用石膏塑形髋臼关节面,展平等比例描迹成二维图,分别用数字求积和计算机Photoshop 7.0软件进行测量观察,验证分析其结果.结果:求积仪测得髋臼月状关节面面积为(25.45±2.81)cm^2,其中前柱关节面为 (3.21±0.64) cm^2,中柱 (髋臼顶负重区域)为(13.13±1.86) cm^2,后柱为(9.13±1.79) cm^2;Photoshop 7.0软件测得髋臼月状关节面面积为(25.43±3.04) cm^2, 其中前柱为(3.19±0.69) cm^2, 中柱为(13.08±2.16) cm^2,后柱为(9.15±1.76) cm^2. 两种测量方法在各柱关节面测量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性别测量统计男性大于女性,而侧别无明显差异.结论:髋臼中柱关节面面积〉后柱〉前柱,髋臼顶负重区域关节面完整性对维持髋关节稳定起重要作用,本研究结果对髋臼创伤预后的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曹烈虎党瑞山王攀峰林志金牛云飞刘欣伟罗宝章张春才
关键词:髋臼求积仪PHOTOSHOP
检测联合用药不良反应信号的数据挖掘方法被引量:18
2010年
由药物联合应用导致的不良反应(ADR)信号有其自身的特点,因此,针对此类ADR进行信号发掘的数据挖掘算法亦同一般的ADR数据挖掘算法有所区别。本文针对用于挖掘该类信号的数据挖掘算法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并希望通过对各种算法效能及优缺点的简单比较,从而为其在实际数据库中的推广使用提供参考。此外,本文还对现有方法的扩展使用及有望在该领域发挥更大作用的其他数据挖掘算法进行了适度的探讨,以期对该领域的后续研究有所启示。
钱轶峰罗宝章叶小飞孙亚林吴美京王海南杜文民贺佳
关键词:联合用药
药物不良反应信号检测方法的现状与展望被引量:37
2009年
上市药物的安全性监测数据的质量是保证上市后药物不良反应信号挖掘的基础,而选择快速有效的信号检测方法能为药品风险管理及评价提供有价值的信号,是上市药物安全性监测的核心。本文阐述了上市后药物安全性监测数据的分流策略、重复检测等数据清理方法,以此提高监测数据质量。同时,对药物不良反应监测数据的各种信号检测方法进行了分析比较,包括各种信号检测方法间的一致性,并展望了目前尚未成熟的、最前沿的信号检测方法。
罗宝章钱轶峰叶小飞孙亚林杜文民贺佳
关键词:药物副反应报告系统信号检测数据挖掘
联合用药不良反应信号检测的两种基线模型及应用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构建两种基线模型——乘法模型和加法模型,结合药物不良反应自发呈报系统实际数据,快速有效地检测联合用药交互作用信号。方法利用上海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自发呈报的2007~2008年数据,分别采用两种基线模型进行药物交互作用的信号筛选,并经过统计学检验,确定有统计学关联的信号。结果加法模型初步筛选出可疑交互作用信号210例,经过统计学检验,产生统计学关联信号30例;乘法模型初步筛选信号151例,有统计学关联的信号81例。结论自发呈报系统是监测联合用药不良反应极其重要的数据来源。加法模型初步筛选交互作用信号具有较高的敏感度,但有统计学关联的可疑信号相对较少;乘法模型进一步验证了加法模型检测信号的强度。
罗宝章钱轶峰叶小飞王海南杜文民贺佳
关键词:联合用药信号检测自发呈报系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