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仁
- 作品数:51 被引量:231H指数:9
- 供职机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更多>>
- 发文基金:兵团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平板运动试验后QRS波时限延长对女性冠心病的诊断价值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探讨平板运动试验(TET)QRS波时限延长对女性冠心病(CHD)的诊断价值。方法将412例女性患者根据冠状动脉造影(CAG)结果分为冠状动脉病变组(CHD组)和冠状动脉正常组(对照组),两组均行TET,TET前、后QRS波时限分别用心率进行校正,对比两组TET前、后QRS波变化,分析TET前、后QRS波时限变化情况与女性CHD关系。结果 CHD组TET后QRS波时限较TET前明显延长(P<0.01),而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传统诊断标准对CHD诊断特异性63.06%,敏感性为81.57%,准确性为74.51%;本研究TET后以QRS波时限延长为异常标准对CHD诊断特异性为90.45%,敏感性为93.33%,准确性为92.23%。结论 TET后以QRS波时限延长为诊断标准明显优于传统诊断指标对女性CHD的诊断。
- 茶春喜罗仁
- 关键词:运动平板试验QRS波时限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
- 比索洛尔联用贝那普利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室重构和心功能的影响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 评价比索洛尔与贝那普利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85例CHF患者随机分为3组(均给予常规强心、利尿、扩血管治疗):比索洛尔治疗组102例,贝那普利治疗组75例,比索洛尔与贝那普利组108例,观察三组治疗前后SBP、DBP、心率(HR)、左心室收缩末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的变化.结果 联合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75.3%和96.8%)均高于比索洛尔组(59.3%和82.7%,P<0.05)和贝那普利组(61.1%和81.9%,P<0.05),无效率(3.2%)显著低于比索洛尔组(17.3%,P<0.01)和贝那普利组(18.1%,P<0.01).治疗前后三组患者HR、SBP及DBP均有改善(P<0.05),联合治疗组较另外两组改善更明显(P<0.01).治疗前后三组LVEDd、LVESd及LVEF均显著改善(P<0.05),联合治疗组较另外两组改善明显.结论 比索洛尔治疗CHF的临床疗效与贝那普利相当,两者联合应用与单独使用相比,前者不仅能更好地提高疗效,而且安全有效.
- 罗仁杜晓强茶春喜
- 关键词:心力衰竭比索洛尔贝那普利心室重构
- 射频消融治疗心动过速91例临床分析
- 2009年
- 自1987年经导管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catheter ablation,RFCA)技术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应用于临床以来,目前已成为快速性心律失常治疗的有效方法,尤其是根治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有效方法,国内完成了大量临床病例的治疗。
- 茶春喜姚建平艾克拜尔杜晓强陈劢罗仁
- 关键词:心动过速射频消融治疗标测抗心律失常药物希氏束冠状静脉窦
- 动态血压参数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被引量:11
- 2012年
- 目的探讨不同动态血压参数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可疑冠心病患者212例,行冠状动脉造影同时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根据造影结果分为非冠状动脉病变组(43例)和冠状动脉病变组(169例),冠状动脉病变组患者根据病变范围再分为单支血管病变组(56例)、双支血管病变组(38例)与3支血管病变组(75例),分析比较各组动态血压参数。结果冠状动脉病变组24h平均收缩压、24h平均脉压、白天平均收缩压、白天平均脉压、夜间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脉压、最高收缩压、最低收缩压均明显高于非冠状动脉病变组(P<0.05),且随着狭窄支数增加而逐渐增高,以3支血管病变组明显(P<0.05);冠状动脉病变组白天平均舒张压、夜间平均舒张压、24h平均舒张压、最高舒张压均明显低于非冠状动脉病变组(P<0.05),且随狭窄支数增加有逐渐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杓型血压模式比较,非杓型、反杓型、超杓型血压模式患者双支和3支血管病变发生率率明显增高(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夜间平均收缩压对冠心病有独立的预测价值(P<0.05)。结论夜间平均脉压、最高收缩压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夜间平均收缩压是预测冠状动脉病变的最佳参数;血压模式的改变是造成冠状动脉病变的重要因素。
- 梁田茶春喜罗仁杜小强姚建平陈劢艾克拜尔.阿布都热合曼卢辉蔡战友薛礼
- 关键词:冠心病冠状动脉病变动态血压监测
- 桡动脉止血气囊在212例冠心病介入诊疗中的临床观察
- 2009年
- 目的:比较经桡动脉途径冠心病介入诊疗术后采用不同止血方式的并发症。方法432例冠心病住院患者接受经桡动脉途径的介入诊疗,根据术后止血方式不同,分为传统压迫组和止血气囊组,观察两组术后并发症种类及其发生率。结果:在血管痉挛及神经损伤发生率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传统压迫组患者出血、血肿、麻木、青紫、动脉闭塞及手部肿胀的发生率高于止血气囊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桡动脉途径行冠心病介入诊疗术后采用止血气囊加压包扎固定止血是十分方便安全有效,是目前较理想的止血方法之一。
- 杜晓强姚建平陈劢艾克拜尔罗仁
- 关键词: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并发症
- 维、汉族慢性心衰患者NT-proBNP水平差异性临床研究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研究维族和汉族CHF血浆NT-proBNP水平的差异。方法据Framingham标准,顺序选取于2009年12月-2011年2月在石河子大学第四附院住院的维族和汉族CHF各100例,按NYHA分级分为Ⅱ~Ⅳ级。入院后即予NT-proBNP检测,结果用SPSS16.0软件作统计分析。结果①维族和汉族CHF在性别、年龄、体重指数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Ⅳ级组,汉族和维族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①维族和汉族NYHA各级NT-proBNP水平中位数、95%CI有差异;在Ⅱ级组,维族和汉族之间,NT-proBNP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Ⅲ、Ⅳ级组中维族和汉族之间,NT-proBN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维族CHF的危险因素较汉族多,冠心病特点较汉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HF的发病率较汉族高;②维族轻度CHF的NT-proBNP水平较汉族患者无明显差异;在重度CHF组,维族患者的NT-proBNP水平显著高于汉族;且发病的年龄较汉族早;③维族患者的NT-proBNP水平高于相应的汉族患者,可能与维族患者危险因素的控制,基础病的早期诊治、出院后防治依从性与汉族有显著差异相关。
- 左继岩茶春喜罗仁于军会张松孙润峰
- 关键词:N末端脑钠肽前体种族差异维吾尔族
- 脑钠肽的种族差异及其在慢性心力衰竭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 2010年
- 脑钠肽及其前体有显著的种族差异,作为目前临床诊断慢性心力衰竭最重要的生化指标之一,可用于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治疗以及药物治疗效果和预后的的评价。根据现有的资料,对脑钠肽的种族差异及脑钠肽在慢性心衰中价值进行回顾。
- 左继岩罗仁茶春喜
- 关键词:B型钠尿肽种族差异心力衰竭
- 基层医院不同时间段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病因及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了解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临床变迁,为该病综合防治策略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将入选的368例慢性心功能不全住院患者,分为1996年至1998年段组(A组为181例)和2008年至2009年段组(B组为187例)。分别对两组患者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及比较。结果:①CHF主要病因由风心病、冠心病和高血压病,演变为冠心病、高血压病和风心病(P<0.05)。②两组患者住院期间治疗CHF的药物仍以利尿剂、硝酸酯类和洋地黄类制剂为主,洋地黄使用率呈明显下降趋势(53.20%:36.50%,P<0.01),β受体阻滞剂(3.80%:55.20%,P<0.01)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16.10%:79.20%,P<0.01)应用明显上升。③住院期间症状明显改善率及好转率均升高(P<0.05),住院病死率明显下降(P<0.01)。结论:住院CHF患者主要病因由风心病演变为冠心病,CHF治疗药物仍以传统药物为主,β受体阻滞剂、ACEI及螺内酯的应用明显上升,住院病死率明显降低。
- 祁巍罗仁
-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病因
- 维吾尔族和汉族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比较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探讨维吾尔族与汉族T2DM合并冠心病(CHD)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特点。方法分析648例患者资料。从病变血管支数、病变部位、病变狭窄程度加以分析研究。结果各相同积分段比较,维吾尔族患者平均年龄均小于汉族患者(P<0.05)。Gensini积分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相同年龄段比较,维吾尔族患者Gensini积分均高于汉族患者(P<0.05)。两组患者3支血管病变发生率最高,随着年龄增长,单支血管病变发生率逐渐减少,3支血管病变发生率逐渐增加。结论冠状动脉病变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维吾尔族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较相同年龄段汉族患者重,发病年龄或许比汉族患者早。
- 罗仁茶春喜姚建平杜晓强陈劢艾克拜尔
-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糖尿病冠状动脉造影术
- 维吾尔族与汉族高血压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比较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探讨维吾尔族与汉族高血压伴冠心病(CHD)患者的冠状动脉(冠脉)病变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600例维吾尔族与汉族高血压患者行选择性冠脉造影确诊为CHD的病历资料,对其冠脉病变特点加以对比研究;冠脉病变程度用病变部位、支数、分型及病变Gensini总积分表示。结果:维吾尔族组左回旋支病变发生率高于汉族组(59.5%∶46.0%,P<0.05),单支病变发生率明显低于汉族组(28.9%∶37.9%,P<0.05),而3支病变发生率显著高于汉族组(44.3%∶25.6%,P<0.05);维吾尔族组A型病变发生率明显低于汉族组(40.9%∶62.1%,P<0.05),而C型病变发生率显著高于汉族组(32.6%∶15.2%,P<0.05);维吾尔族组Gensini总积分高于汉族组[(43.1±33.0)∶(28.6±25.9),P<0.05]。结论:维吾尔族高血压伴CHD患者以3支病变率高,C型病变居多,冠脉病变程度较汉族患者严重。
- 罗仁蔡战友茶春喜杜晓强姚建平陈劢
- 关键词:高血压冠状动脉疾病民族差异冠状动脉造影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