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云
- 作品数:57 被引量:201H指数:8
-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国际科技合作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320排CT不同探测器组合对头颅CT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的影响研究
- 2025年
- 目的:比较320排CT不同探测器组合对头颅CT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的影响,探讨使用宽体探测器进行头颅CT平扫的可行性。方法:前瞻性收集2023年6—8月间因外伤或脑血管病来某院行头颅CT平扫的患者100例,采用区组随机分组法(区组长度为2)分为A组和B组,每组50例。A组扫描所用探测器z轴方向宽度为40×0.5 mm,多次曝光完成全颅扫描;B组根据患者头颅在头足方向(z轴方向)的大小选择宽度280×0.5 mm或320×0.5 mm探测器组合,单圈曝光完成全颅扫描。其余扫描及图像重建参数2组完全一致。对2组患者的头颅图像质量进行客观评价,并由2名放射医师对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分。记录2组患者的容积CT剂量指数(volume CT dose index,CTDI_(vol))、剂量长度乘积(dose length product,DLP)和曝光时间,并计算有效剂量(effective dose,ED)。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图像质量客观评价方面,颅顶层面B组图像脑灰质CT值、图像噪声、对比噪声比(contrast to noise ratio,CNR)较A组有所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后颅窝层面B组脑灰、白质的CT值、图像噪声及空气噪声较A组有所升高,CNR较A组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图像质量主观评分方面,A组横断面图像的颅顶及后颅窝层面图像评分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A组有5例患者部分图像存在明显运动伪影,影响诊断,图像质量评分≤2分,需进行二次扫描,B组患者图像均无明显运动伪影,满足诊断要求。B组的CTDI_(vol)、DLP、ED及曝光时间比A组分别降低了17.44%、17.24%、17.48%和85.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在320排CT中,与使用20 mm探测器相比,使用宽体探测器单圈曝光进行头颅CT平扫图像质量良好,可满足诊断要求。
- 罗云邵明冉杨尚文王雨晓施康徐亚运
- 关键词:320排CT图像质量头颅CT平扫
- 脑梗死急性期血糖相关指标与卒中严重程度的相关性被引量:10
- 2019年
- 目的探讨血糖相关指标与急性脑梗死(ACI)严重程度之间的相关性。方法(1)收集2008年2月至2012年5月神经内科住院的336例ACI患者,用应激性血糖升高率(SIGUT)反映应激性的血糖升高,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与SIGUT,空腹血糖(FB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之间的相关性;(2)NIHSS<4、4≤NIHSS<8和NIHSS≥8三分组后,用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总体ACI、ACI合并糖尿病和ACI未合并糖尿病人群病情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结果(1)FBG和SIGUT在不同人群中,均与NIHSS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P<0.01),而这种显著相关性并不表现在HbA1c和NIHSS之间;(2)总体ACI人群中,以NIHSS<4作为参照,4≤NIHSS<8亚组中FBG是其独立的影响因素(P<0.05),而NIHSS≥8亚组,SIGUT和FBG均是其独立的影响因素(P<0.05,P<0.01);(3)ACI合并糖尿病人群,以NIHSS<4作为参照,4≤NIHSS<8亚组中FBG是其独立的影响因素(P<0.05),而NIHSS≥8亚组,单变量回归显示FBG和SIGUT的OR(95%CI,P值)为1.134(1.017~1.266,0.024)和3.495(1.065~11.473,0.039),但经过多变量校正后,此种趋势消失(P>0.05);(4)ACI未合并糖尿病人群,以NIHSS<4作为参照,4≤NIHSS<8亚组中FBG和SIGUT无论单变量还是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均不是其影响因素,而NIHSS≥8亚组,两者均是独立的影响因素(P<0.01)。结论FBG和SIGUT可以很好的反映ACI的病情严重程度,但在不同情况下可以有个体化的选择。
- 李政张佳慧罗云
- 关键词:应激高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
- 牛津郡社区卒中项目分型对进展性脑梗死的预测作用被引量:6
- 2016年
- 目的探讨英国牛津郡社区卒中项目(OCSP)分型对进展性脑梗死的预测作用。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4年6月在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脑梗死病人,OCSP分型分为:完全前循环梗死(TACI)、部分前循环梗死(PACI)、后循环梗死(POCI)、腔隙性梗死(LACI);再根据病情有无进展分为非进展性和进展性脑梗死。比较各临床亚型脑梗死在非进展性和进展性脑梗死组间的分布差异,并分析梗死临床亚型与是否进展的相关性分析,然后进一步回归分析进展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结果共150例病人入选,其中非进展性脑梗死99例,进展性脑梗死51例;其临床亚型分型中,发生在TACI为7例,PACI 45例,LACI64例,POCI 34例。不同临床亚型梗死在非进展性和进展性脑梗死组间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33,P=0.004),其中进展性脑梗死发生TACI、PACI的几率显著高于非进展性脑梗死。梗死临床亚型与是否进展的相关性分析表明:进展性脑梗死更易发生于TACI和PACI(r=0.18,P=0.03;r=0.21,P=0.01);进展性脑梗死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梗死的临床亚型与其有关(P=0.007),表现为TACI、PACI发生梗死进展的可能性较其他亚型显著增加,但经年龄、血糖等相关因素校正后,此种趋势消失(P=0.09)。结论梗死临床亚型与其是否进展密切相关,发生在TACI、PACI的病人更容易出现病情进展,但年龄、血糖等相关因素更决定了脑梗死病情的进展。
- 张迎生罗云
- 关键词:进展性脑梗死临床亚型
- 孕产期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临床特点被引量:10
- 2013年
- 目的探讨孕产期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孕产期CVST患者(孕产期CVST组)的临床资料,并与34例非孕产期CVST患者(非孕产期CVST组)进行比较。结果与非孕产期CVST组比较,孕产期CVST组年龄明显较小、病程明显缩短(均P<0.05)。孕产期CVST组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头痛,痫性发作,神经系统异常体征。孕产期CVST组痫性发作及神经系统异常体征的比例(41.7%,75.0%)均显著高于非孕产期CVST组(5.9%,41.2%)(均P<0.05)。孕产期CVST组患者D-二聚体阳性6例;头颅CT异常5例;头颅MRI异常10例。孕产期CVST组头颅MRI检出率(83.3%)明显高于非孕产期CVST组(50.0%)(P<0.05)。孕产期CVST组对比剂增强MR静脉成像(CE-MRV)检查发现闭塞的静脉窦12例,阳性率为100%。结论孕产期CVST患者病程短,发病急,易出现癫痫和脑实质损害;D-二聚体阴性不能排除CVST诊断,头颅MRI结合CE-MRV有助于早期确诊。
- 李敬伟王中原卢正娟罗云周建军庞伟徐运
- 关键词:妊娠期产褥期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
- 一种能缩口、可调弯的微导管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能缩口、可调弯的微导管,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用于将支架或脑保护装置输送至患者体内的脉管部位的导管本体,所述导管本体包括头端、近端以及连接头端和近端的管体。本实用新型中,利用各个手柄对牵引器进行操...
- 李敬伟董海林叶永红徐运罗云
- 一种能缩口、可调弯的微导管制备工艺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缩口、可调弯的微导管制备工艺,包括制备管体、制备牵引管、牵引管与管体组装,以及在管体远离喇叭口一端安装内外螺母和手柄,并将牵引线两端分别与内外螺母相连,利用本发明的工艺制作的微导管,可随意朝任何方向调节...
- 李敬伟董海林叶永红徐运罗云
- 观察传统X线片影像技术在肋骨骨折中的诊断效果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本临床研究主要是为了观察传统X线片影像技术在肋骨骨折中的诊断效果。方法:本试验的研究方法是收集2019年2月01日-2020年2月29日在我院骨科就诊的150例肋骨骨折患者作为本次试验的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使用X线检查,研究分析传统X线对肋骨骨折诊断的确诊率和误诊率。结果:本研究结果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研究显示X线对肋骨骨折患者的病情均能有效的进行检测,对患者的病情诊断较为准确,为医生进一步判断患者的病情提供有力依据,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 黄倩田传帅罗云
- 关键词:X线检查肋骨骨折准确率误诊率
- 小肝癌磁共振平扫和动态增强各序列图像表现分析
- 2019年
- 目的:分析小肝癌(sHCC)在磁共振(MR)检查平扫和动态增强各序列的特征表现。方法:回顾分析本院就诊的36例确诊sHCC患者的临床和MR资料。对患者各病灶的位置、形态、大小及各序列信号特征记录并总结。结果:36例sHCC患者,共41个癌灶,病灶形态主要表现为小结节状,境界相对清晰。癌灶主要位于肝右后叶(15/41,36.59%)和肝左内叶(10/41,24.39%)。MR平扫序列中弥散加权成像(DWI)显示病灶敏感性最高,可显示异常高信号癌灶38个(92.68%)。MR动态增强典型的“快进快出”强化方式癌灶28个(68.29%),延迟期出现“假包膜”征象癌灶11个(26.83%)。结论:结合MR各序列特征表现,有利于sHCC癌灶的检出。
- 罗云
- 关键词:小肝癌磁共振
- 强化降脂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炎症因子、纤溶系统的影响被引量:23
- 2016年
-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钙强化降脂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炎症因子、纤溶系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本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70例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强化降脂治疗组(85例)、对照组(85例),检测其治疗前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H)、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治疗前、治疗后8周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白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并进行比较。结果:强化降脂治疗组、对照组两组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前炎症因子(hs-CRP、IL-6、IL-8、IL-10、TNF-α)、纤溶系统(PAI-1、t-PA、FIB)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8周以后,两组hs-CRP、IL-6、IL-8、TNF-α、PAI-1、FIB均比治疗前降低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IL-10、t-PA比治疗前升高亦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强化降脂治疗组hs-CRP、IL-6、IL-8、IL-10、TNF-α、PAI-1、t-PA、FIB变化幅度均大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钙强化降脂治疗能显著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hs-CRP、IL-6、IL-8、TNF-α、PAI-1、FIB水平,升高血清IL-10、t-PA水平,具有抑制炎症、调节纤溶活性的作用。
- 管得宁胡亚男张扬罗云
-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强化降脂急性脑梗死炎症因子纤溶系统
- 症状性脑动脉狭窄合并颅内动脉瘤的治疗策略和远期随访被引量:5
- 2012年
- 目的探讨脑血管狭窄合并动脉瘤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处理策略。方法总结2005至2011年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通过脑血管造影确诊的中度以上动脉狭窄合并未破裂动脉瘤24例,把动脉瘤是否经过栓塞治疗分为A组(栓塞组)和B组(观察组),各12例。A组均行血管成形术并行动脉瘤栓塞。B组中7例仅对狭窄血管行血管成形术,未处理动脉瘤,其余5例仅给予控制危险因素,未给予介入和外科干预治疗。通过电话和门诊进行长期随访,10例患者复查了DSA。结果A组有1例患者出现了无症状支架内再狭窄,所有患者均未出现缺血或者出血症状。B组有2例患者死亡,死亡原因为蛛网膜下腔出血。结论对伴发的动脉瘤的脑动脉狭窄患者,血管成形或抗血小板均可能增加出血风险,条件允许下应对动脉瘤进行积极的栓塞治疗。
- 李敬伟罗云徐运黄玉杰那世杰管得宁王种
- 关键词:动脉狭窄颅内动脉瘤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