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小麟
- 作品数:31 被引量:227H指数:10
- 供职机构:厦门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经济管理医药卫生更多>>
- 茶儿茶素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被引量:21
- 1991年
-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分离测定茶儿茶素的结果表明,采用茶样沸水浴振荡浸提20分钟,SEP-PAK C_(18)小柱净化试样的前处理方法和μBondapak C_(18)不锈钢柱,二甲基甲酰胺、甲醇、醋酸和水4成分系统流动相,流量、浓度线性梯度洗脱,柱温30℃等色谱条件。能使儿茶素组分在25分钟内得到理想的分离。应用紫外检测器(280nm)检测各儿茶素,最低检出限在5.7×10^(-8)g以下,添加回收试验,回收率在85.13%—97.56%之间。5种儿茶素组分回归方程的相关系数为0.9995—0.9999,线性关系良好。与文献报道比较,分离度提高,分析时间缩短,稳定性,重现性好,灵敏度高,适于大量试样的分析。
- 王增盛童小麟朱尚同
-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儿茶素
- 苦丁茶化学成分分析被引量:16
- 1996年
- 苦丁茶化学成分分析童小麟,唐明德(湖南农业大学茶叶研究所·长沙·410128)苦丁茶系冬青科(Aqifolilceae)植物一新种─—苦丁茶冬青(IlexKudinchaC.J.Tseng)之叶加工而成。主产于广西、广乐、海南,近年湖南、福建、浙江、...
- 童小麟唐明德
- 关键词:苦丁茶化学成分分析
- 中国茶叶质量安全管理标准化的现状分析被引量:10
- 2011年
- 重点阐述了当前中国茶叶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制定现状,并扼要介绍了中国茶叶标准化生产的认证情况,然后从现状出发,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茶叶质量安全管理标准化体系建设的发展对策。
- 童小麟张志刚
- 关键词:茶叶
- 茶儿茶素组分圆形纸色谱定量法的局限性被引量:1
- 1991年
-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圆形纸色谱法的可靠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可靠性差,特别是含量较低的儿茶素组分分析误差大,不能完全反映其真实状况,但其总量测定具有一定的准确性。该方法对于严格的科研检测存在着较大的局限性。
- 童小麟朱尚同王增盛
- 关键词:儿茶素组分
- 加入WTO之后湖南茶业的发展对策被引量:10
- 2001年
- 本文说明了湖南茶叶的发展现状 ,分析了湖南茶业在加入 WTO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 ,详细阐述了加入 WTO对湖南茶叶经济的影响 ,最后深入提出入世后湖南茶叶生产的发展对策。
- 童小麟张杰
- 关键词:入世茶叶生产茶叶经济无公害茶叶
- 我省名优茶产销形势分析与发展对策被引量:6
- 2003年
- 进入20世纪90年代,我省茶叶生产步入低谷。为了走出困境,上级政府部门找出了一条大力发展名优茶的有效途径。我省名优茶经过90年代的大发展,花色品种琳琅满目,产量持续增长,产值不断增加,质量不断优化,茶农增收,财政增税。名优茶的发展对我省茶叶生产确实起到了较大的支撑作用。但是,我省名优茶仍具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跟兄弟省比较还存在一定的距离。因此,加快发展我省特色名优茶,打造湖南茶叶产业新优势,对新时期发展我省茶叶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 童小麟
- 关键词:市场营销
- 苦丁茶的形态特征及保健功能被引量:9
- 1994年
- 苦丁茶名目繁多,据《本经逢原》载苦丁茶为冬青科枸骨(Ilex Cornuta Lindl.)和大叶冬青(Ilex Latifolia Thunb.)的叶。这两种植物的叶主要用作药材。这里把枸骨和大叶冬青的叶叫做“苦丁茶”。此外,江苏、安徽两省民间用茶叶加枸骨煎汁焙制而成者,也称为苦丁茶。四川、贵州民间也将木犀科序梗女贞(Ligustrum Pedunculare Rehd.)
- 童小麟
- 关键词:苦丁茶保健功能
- 黑茶初制中茶多酚和碳水化合物的变化被引量:38
- 1991年
- 本文运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HPLC),纤维素分析仪等研究了黑茶初制过程中茶多酚,儿茶素组分,纤维素和可溶性糖类的变化,结果表明,在杀青和揉捻工序中,茶多酚变化不大,儿茶素主要表现为酯型儿茶素的水解。在渥堆期间,无论是传统渥堆还是无菌渥堆,茶多酚和儿茶素总量均呈下降趋势,儿茶素各组分则呈现不同的变化规律。可溶性糖只有在传统渥堆中才呈现下降趋势,在无菌渥堆中下降的幅度很小。在干燥中儿茶素和可溶性糖转化较多.对于纤维素来说,只有在传统渥堆中才表现出下降趋势,在无菌渥堆中基本保持不变。
- 王增盛张莹童小麟刘仲华
- 关键词:黑茶茶多酚儿茶素组分可溶性糖
- 湖南茶叶出口情况与发展对策
- 2003年
- 童小麟
- 关键词:茶叶出口量出口额红茶绿茶花茶
- 茶叶灰分检验及其控制措施被引量:12
- 2004年
- 本文说明了茶叶灰分检验的重要性,阐述了茶叶灰分及其检验学意义和世界茶叶标准中的灰分限量指标,分析了我国茶叶灰分检验现状和影响茶叶灰分的主要因素,提出了有效控制茶叶灰分的改善茶叶生产加工条件,有效控制外来夹杂物源头;采取有效措施剔除茶叶杂物;加强监督检查,严厉打击掺杂使假违法行为;严格检验,确保出口茶叶安全卫生的4项措施。
- 童小麟周昱
- 关键词:茶叶灰分控制方法矿质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