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咏秋
- 作品数:15 被引量:13H指数:2
- 供职机构:黄山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安徽省教育厅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哲学宗教社会学更多>>
- 新时期的道德流变和道德教育
- 2000年
- 本文主要结合邓小平理论有关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着重探寻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框架建立之初,道德领域的新情况和加强道德教育的新举措。
- 章咏秋
- 关键词:道德流变道德教育
- 儒家德育传统的现实价值被引量:1
- 2005年
- 现代德育理论和实践中都具有浓厚的主知主义倾向,其崇尚科学认知和理性教育,忽视道德价值和情感教育,这对于人的发展是不够全面的,而儒家传统的重德意识和重视情感教育的方式则可以在一定意义上弥补这一缺陷。
- 章咏秋
- 关键词:重视德育情感教育现代德育主知主义
- 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互动发展研究——以黄山市为例被引量:1
- 2013年
-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新农村文化建设是密切联系的,应该实现互动发展。黄山市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新农村文化建设,形成了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成功经验,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需要正视的制约因素。在总结经验和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了更好地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新农村文化建设互动发展的两点建议。
- 章咏秋
-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互动发展
- 信仰的理论魅力和大学生主体需要的矛盾——关于思政课信仰教育的一点思考
- 2013年
- 加强大学生信仰教育的主渠道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思政课信仰教育中,存在着马克思主义信仰本身的理论魅力和大学生的主体需要的矛盾,这一矛盾严重地制约了其实效性的提高。由感性和理性、知和信、务实和务虚等三个方面对这一矛盾关系进行了具体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手段等解决这一矛盾的现实路径。
- 章咏秋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
- 开发儒家德育资源,优化现代大学德育方法
- 儒家德育的优秀方法是中国传统道德的重要组成因素,其既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民族精神,又具有适应现实的功能。开发儒家德育资源对于现代大学德育而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分析了儒家德育方法的现代价值和历史局限,并从现代大学德...
- 章咏秋
- 关键词:道德自律意识公民素质教育德育教育
- 文献传递
- 黄山市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农民认知度调查研究
- 2012年
- 基于对黄山市部分乡村的实证调查,农民关于新农村文化建设认知水平的形成是农村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的供需矛盾、农民自身科学文化水平偏低、农民整体收入水平不高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立足于农民的文化需求,新农村文化建设中要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
- 章咏秋
- 关键词:农村文化建设
- 提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实效性的思考被引量:2
- 2011年
- 高校提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实效性的途径:与时俱进和理论研究是提高教学实效性的基础;建设一支政治上坚定、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高的教师队伍,是落实教学实效性的根本保证;加强实践教学,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是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重要环节。
- 章咏秋马勇虎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实效性
- 儒家德育传统对高校思政课信仰教育的启示被引量:1
- 2013年
-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信仰教育的主渠道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儒家德育的优秀方法对思政课信仰教育可以产生重要的启示作用。探寻儒家的学为体悟、学思并重、身教示范等三个方面在思政课信仰教育中的现实价值,提出高校思政课信仰教育要谋求认知和体验相结合;坚持教育引导和学生自我修养相结合;坚持人格直觉和理性启迪有机结合。
- 章咏秋
- 关键词:大学生信仰教育
- 民间制度文化与乡村治理的改善——以黄山市为例被引量:2
- 2013年
-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社会治理,应该从梳理农村民间传统文化根基开始,努力寻找现代文明与农村传统文化的契合点。立足于这一认识,从民间制度文化入手,探寻了古徽州的宗族制度、乡规民约、民间组织、礼法兼治等在乡村治理中的内涵价值,并从扩大农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发挥民间社会潜能;以农民的积极认同作为乡村治理的价值基础,实现乡村治理制度的创新;礼法并用,提高对乡村的思想统治和组织控制等三个方面阐述了徽州民间制度文化的现实意义。
- 章咏秋
- 关键词:乡村治理
- 从是非之心到荣辱之心的飞跃
- 2006年
- 结合胡锦涛同志提出的社会主义荣辱观,针对高校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和现实特点,高校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应从几个方面入手:坚持制度规范和道德自律意识培养相结合,力争通过荣辱观教育,可以真正使道德原则和道德理论转化为道德主体的内在的自觉意识;重视实践,做到知行并进,受教育者将正确的道德认知作为道德实践的指南,道德实践中真正体现大学生应有的道德水平;加强针对性,坚持集体教育和因材施教相结合,即荣辱观教育不能完全无视学生的个性特征和道德层次的不同。
- 章咏秋
- 关键词:社会主义荣辱观道德自律知行并进因材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