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晓非
- 作品数:11 被引量:41H指数:3
-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306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聚碳酸酯型聚氨酯的生物降解性
- 2010年
- 背景:不同聚氨酯材料的生物稳定性差异巨大,研究聚碳酸酯型聚氨酯的生物稳定性有利于评估其用于人工髓核外囊材料的可行性。目的:观察聚醚型聚氨酯和具有不同硬段含量的聚碳酸酯型聚氨酯材料的体外和体内降解性能。方法:用模拟环境进行聚氨酯的体外水解、氧化降解和酶解实验。分别置于37℃恒温的PBS缓冲液和"H2O2/CoCl2预氧化-Papain酶解体系"进行体外降解实验。将聚氨酯植入大耳白兔背部肌肉进行体内降解实验。结果与结论:聚碳酸酯型聚氨酯耐降解性远优于聚醚型聚氨酯,且材料硬段含量越大,耐降解性越强。所有研究结果表明聚碳酸酯型聚氨酯具有比聚醚型聚氨酯更加优越的生物稳定性,可用作较长期人工植入生物材料。
- 庹新林夏维娟程晓非吴继功邹德威
- 关键词:聚醚型聚氨酯生物稳定性降解性生物材料
- 后路旁肌间隙入路在腰椎手术的临床应用被引量:31
- 2010年
- 目的前瞻性评价腰椎手术中应用脊柱后正中旁肌肉间隙入路在神经根减压和减少肌肉损害等方面的作用。方法2007年1月至2008年5月收治30例下腰痛患者,男性19例,女性11例,22~80岁,平均56岁,包括下腰退变8例,腰椎滑脱6例,腰椎间盘突出11例,再次手术5例。采用后正中单一切口,移动至两侧椎旁肌群,经椎旁肌群间隙直接到达上下关节突表面,在上下椎板黄韧带间隙,沿上下关节突内沿逐步切除,向外侧扩大神经根管开口部,进行局限精确但有效的减压,直至显露行走根及椎间隙,不必全部切除上下关节突,更不必破坏棘间韧带、棘上韧带及黄韧带、行椎板切除。撑开调整椎间隙,对滑脱进行复位,进入椎间隙清除髓核,进行椎间植骨融合。结果狭窄椎间隙恢复高度,滑脱获解剖复位。无螺钉植入失当。下腰生理曲度排列好,无神经损伤并发症。本组术后疼痛症状获明显改善,VAS评分由术前7.5降至术后1.5。结论经椎旁肌群间隙入路,可直接到达上下关节突及软性椎管表面,无需行椎板切除减压,在达到解除压迫、缓解症状、稳定脊柱的同时.最大限序的减少创伤.保留脊梓的原电台角犟剖结构.
- 邹德威吴继功谭荣马华松邵燕翔彭军程晓非
- 关键词:腰椎手术
- 精准脊柱外科的概念
- 椎板切除主要是基于当时对椎间盘脱出病理解剖的粗浅认识,认为突出或脱出的椎间盘组织主要是占据了由椎板围成的骨性椎管内的空间,由此而引申出“椎管狭窄”的概念,并普遍认为只有打开骨性椎管,才能取出脱出的椎间盘组织从而达到椎管减...
- 邹德威吴继功谭荣马华松邵燕翔彭军程晓非
- 关键词:椎板切除病理解剖
- 可注射型人工髓核的生物相容性研究
- 目的: 检测前期制备的新型人工髓核材料的细胞毒性以及植入兔体内后的生物相容性。 方法: 参照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标准,采用小鼠成纤维细胞(L929细胞)在材料浸提液中培养的方法检测其细胞毒性,使用MTT比色法比较材料组与对...
- 程晓非
- 关键词:关节成形术生物相容性细胞毒性
- 文献传递
- 新型可注射型人工髓核材料的植入实验研究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观察一种新型可注射型人工髓核材料植入兔体内后的组织学和血液学变化,评价其生物安全性。方法参照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标准,将聚氨酯、硅橡胶及医用植入级高分子聚乙烯制成长1.0cm、直径0.3cm的短柱状受试样品。SPF级新西兰大耳白兔48只,体重2.5~3.0kg,于脊柱两侧距中线2cm处,分离肌肉形成深约1cm空腔。根据植入材料不同,随机分为3组(n=16)。A组:聚氨酯材料;B组:硅橡胶材料;C组:医用植入级高分子聚乙烯,作为对照。术后观察兔一般情况,于术后1、4、12、26周取样品行大体及组织学观察。并于26周检测血常规、生化功能及电解质,观察主要脏器有无病理变化。同时对材料进行理化性质测试,并采用同一批次未经植入的相同材料作为对应阴性对照。结果术后各组动物均存活至实验完成,伤口均Ⅰ期愈合。术后1周各组可见局部肌肉略红肿,4周时消退,12周和26周均可见各组材料周围形成结缔组织包裹。术后26周,各组间血常规、生化功能及电解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脏器表面光洁,无破溃、瘀斑,无明显肿胀、充血或出血,未触及结节。各组各脏器占体重百分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组织学观察,各组均可见肉芽组织增生和炎性细胞浸润,4周后各组无炎性细胞浸润,材料周围形成纤维囊包裹,囊壁随时间逐渐增厚,12周后达稳定。根据GB/T16175相关标准,A、B组材料炎性反应和纤维囊腔分级与C组一致,均合格。术后26周对脏器组织学观察,未发现特异性病理变化。A组植入前后材料重均分子量及数均分子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拉伸断裂强度及断裂伸长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邵氏硬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型可注射型人工髓核材料对局部组织和全身脏器功能均未造成损害,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和安全性。
- 程晓非邹德威吴继功马华松庹新林王晓工阚广悍
- 关键词:人工髓核生物相容性
- 新型可注射性人工髓核的体外细胞毒性测试被引量:6
- 2009年
- 目的检测前期制备的新型人工髓核材料的细胞毒性。方法材料分为4组,编号为1~4。样品1组为合成的聚碳酸酯型聚氨酯;样品2组为在室温下由硅氢加成反应制成的缩合硅橡胶材料;样品3组是在2号样品中添加二氧化硅后制成;样品4组为室温下固化的聚醚型聚氨酯。采用细胞培养基作为阴性对照组。采用小鼠成纤维细胞(L929细胞)在材料浸提液中培养的方法检测其细胞毒性,使用3-(4,5-二甲基-2-噻唑)-2,5-二苯基溴化四唑(MTT)比色法比较材料组与对照组间吸光度值和细胞相对增值率。结果材料组的吸光度值和L929细胞相对增殖率相对于对照组没有明显差异(P〉0.05),在细胞毒性分级中处于0~1级,属于合格材料。结论该材料没有细胞毒性,具有作为髓核替代材料的应用潜力。
- 程晓非邹德威吴继功庹新林王晓工刘俊丽马华松张瑞娟路浩军
- 关键词:生物相容性材料人工髓核细胞毒性试验
- 新型原位聚合注射性人工髓核假体的遗传毒性研究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检测新型原位聚合注射性人工髓核材料的遗传毒性。方法制备新型人工髓核材料的浸提液,用于遗传毒性检测,包括鼠伤寒沙门菌回复突变试验(Ames试验)、利用中国仓鼠卵巢细胞(CHO)进行的哺乳动物细胞染色体畸变(CA)试验和小鼠微核(MN)试验,从对DNA的影响、染色体畸变和基因突变三种水平检测新型人工髓核材料的遗传毒性。结果Ames试验中受试样品各个剂量组中5个试验菌株在加入代谢活化系统(S9)和不加S9条件下,回变菌落数均低于阴性对照组的1/2,因此判定Ames试验结果为阴性。染色体畸变试验中,高、中、低三个浓度的试验组体外哺乳动物细胞染色体畸变率与阴性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但均显著低于阳性对照组(P<0.01)。微核试验中,试验组的微核率和微核细胞率与阴性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但均显著低于阳性对照组(P<0.01)。结论作为一种新型的体内内植物,原位聚合注射性人工髓核假体无明显遗传毒性。
- 白克文邹德威吴继功程晓非周雪峰马华松
- 关键词:生物相容性材料人工髓核诱变力试验
- 颈椎病前路减压不同重建术式疗效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探讨颈椎病前路减压后,应用自体髂骨植骨加前路钢板内固定、钛网植骨加前路钢板内固定、多枚颈椎钛金属Vigor椎间融合器及多枚聚醚醚酮(PEEK)融合器等不同重建方式,在恢复颈椎稳定性,维持颈椎病疗效的应用价值。方法总结2001年-2006年82例脊髓型颈椎病,采取椎体次全切+自体髂骨植骨+Windows钢板内固定术、椎体次全切+钛网植骨+Windows钢板内固定术、多个单间隙减压+颈椎Vigor椎间融合器及多个单间隙减压聚醚醚酮(PEEK)界面固定治疗。结果平均随访1.5年,82例患者颈椎生理前凸及椎间隙高度恢复满意,神经功能得到不同程度恢复。结论颈椎病前路手术后的神经功能恢复与减压的彻底性及脊髓受压变性密切相关,手术应达到充分减压,彻底解除脊髓压迫。应用自体髂骨植骨加前路钢板内固定、钛网植骨加前路钢板内固定、多枚颈椎钛金属Vigor椎间融合器及多枚聚醚醚酮(PEEK)融合器等不同重建方式,能使颈椎即刻稳定,维持颈椎生理曲度及椎间高度,有利于维持颈椎病的远期疗效。
- 白克文马华松吴继功张强赵昌松程晓非陈阳邹德威
- 关键词: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椎间融合器
- 注射性原位聚合人工髓核假体的生物相容性研究
- 椎间盘作为脊柱椎体间的主要连接结构,具备活动、缓冲等多重功能,而这些功能有赖于组成椎间盘的纤维环和髓核结构及生物特性的完整。本文研制了一种新型可注射性原位聚合人工髓核假体,它由聚氨酯球囊和硅橡胶核心两部分组成,前期测试显...
- 程晓非邹德威吴继功庹新林王晓工马华松姬勇张峥
- 关键词:椎间盘人工髓核假体生物相容性力学性能原位聚合
- 文献传递
- 精准脊柱外科的概念
- 邹德威吴继功谭荣马华松邵燕翔彭军程晓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