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淑珍
- 作品数:70 被引量:171H指数:8
- 供职机构:兰州军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军队科研计划项目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 青海省双翅目蠓科昆虫研究被引量:4
- 2008年
- 目的查明青海省蠓虫本底,为平战时控制蠓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人帐诱法、网捕法、诱蠓灯诱捕法,人诱法和畜诱法。结果调查获得青海省双翅目蠓科7属43种,即细蠓属14种,库蠓属14种,毛蠓属8种,须蠓属3种,短蠓属2种,贝蠓属和铗蠓各1种,以细蠓属和库蠓属的种类最多,是青海蠓害的主体。细蠓低层空间的分布,以中层密度指数最高,占三层总指数47.70%,下层次之,占41.73%;上层密度指数最低,占三层总指数10.57%,说明细蠓飞舞活动主要集中在距地面0.6~1.7m之间。一日活动规律,蠓虫不同种类一日出没时间不同,活动高峰亦有变化,但总趋势,细蠓系白天活动,库蠓系早晚活动,非吸血蠓全天均可见到。季节消长,格尔木地区蠓虫4月营出活动,5月密度指数急剧上升达全年活动之高峰。6~10月呈缓慢下降趋势,11月停止全年活动.结论对青海省双翅目蠓科昆虫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为控制蠓害提供了科学依据。
- 刘增加张继军宫占威石淑珍杨银书
- 关键词:双翅目蠓科区系生态习性
- 复方丁香酚缓释驱避剂现场驱蚊效果观察被引量:7
- 2003年
- 目的:为了解决我驻地蚊虫刺叮骚扰问题。方法:采用试验组与对照组现场试验观察。结果:试验组20人在2h内保护率为100%,对照组3人在2h内被蚊虫多次叮咬,保护率为0。现场103人的扩大试验,在7h内驱蚊效果好,保护率84.47%,在5h内具有显著的驱蚊效果,保护单98.06%。结论:复方丁香酚缓释驱避剂具有显著的驱蚊效果。
- 王拴龙石淑珍宫占威张继军
- 关键词:淡色库蚊部队卫生
- 格尔木地区蚋类研究
- 目的:调查了解青海省格尔木地区蚋类的种类和活动规律。
方法:网捕法和草叶检幼法。
结果:调查发现蚋科4亚属9种,即真蚋亚属Esimulium 1种,蚋亚属Simulium 1种,特蚋亚属Tetis...
- 张继军刘增加石淑珍杨银书宫占威
- 关键词:双翅目害虫
- 文献传递
- 西北地区人畜共患疾病媒介昆虫的调查研究被引量:1
- 1993年
- 自1980年以来,历经12年时间,深入陕甘宁青四省(区)设置了74个调查点,采用点面结合,现场与实验室相结合,引用国内外最新技术与方法,首次对陕甘宁青四省(区)人畜共患疾病的媒介昆虫作了较全面系统的调查研究。
- 石淑珍刘增加
- 关键词:人畜共患病媒介昆虫
- 甘肃省虻科昆虫研究
- 刘增加许荣满罗远琼石淑珍李邦川等
- 该成果历经20余年的时间,采用点面结合的方法,对甘肃省虻科种群组成、区系、形态分类和危害以及新技术应用等作了较全面系统的研究,发现并命名虻科新种14种;研究并确立甘肃省虻科5属80种,其中新记录55种;系统研究并编写出甘...
- 关键词:
- 德国小蠊系统研究
- 杨银书刘增加宫占威石淑珍王红霞
- 该研究首次将自行筛选的高效植物引诱剂与氨基甲酸酯与有机磷胃毒剂合理复配,研制出了与常用杀虫剂溴氰菊酯和氯菊酯无交互抗性的杀灭德国小蠊与其它蟑螂的高效毒饵。经检测,该毒饵对德国小蠊72小时的杀灭率为100%。首次发现百部碱...
- 关键词:
- 关键词:德国小蠊触角超微结构毒饵杀虫剂
- 野兔热人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 1994年
- 野兔热人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王大虎,刘增加,石淑珍,张健,杨银书(兰州军区军事医学研究所730020)野兔热是由土拉弗氏菌引起的一种多宿主、多媒介、多传播途经的自然疫源性疾病。该病首次于1911年在美国西加利福尼亚州的土拉县发现,1921年正式命名为土拉...
- 王大虎刘增加石淑珍张健杨银书
- 关键词:野兔热人血清流行病学
- 我国非典型肺炎流行浅析
- 2003年
- 非典型肺炎是一组具有类似肺炎临床表现、胸部X线特征和对抗生素治疗无反应的肺炎.是主要通过近距离空气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的一种呼吸道急性传染病.
- 石淑珍李邦川
- 关键词:非典型肺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反应机制流行病学
- 陕西省蠓类调查(双翅目)
- 目的:调查了解陕西省蠓科昆虫。
方法:网捕法和人帐诱法。
结果:获得蠓科7属29种,即细蠓属Leptoconops Skuse 2种。毛蠓属Dasyhelea Kieffer2种,库蠓属Culic...
- 石淑珍刘增加宫占威张继军
- 关键词:双翅目害虫蠓科流行病学调查
- 文献传递
- 迭部林区小型兽类感染伯氏疏螺旋体的研究被引量:1
- 2004年
- 目的 调查了解迭部林区小型兽类伯氏疏螺旋体的自然感染情况。方法 采集小型兽类样本 ,在实验室检测。结果 PCR扩增B .b检测 ,社鼠阳性率 2 0 % ,黑线姬鼠阳性率 18 18% ,大林姬鼠阳性率13 79% ,长尾仓鼠阳性率 6 0 6 % ,阳性率 8 33%。共接种培养 12 0组 ,4个组培养分离出伯氏疏螺旋体 ,阳性率 3 33% ,其中社鼠接种培养 10组 ,1个组培养出螺旋体 ,黑线姬鼠接种培养 110组 ,3个组培养出螺旋体 ,阳性率分别占 10 %和 2 73%。结论 当地小型兽类优势种社鼠对莱姆病感染率最高。
- 石淑珍刘增加孙毅宫占威张继军
- 关键词:伯氏疏螺旋体小型兽类迭部林区社鼠感染率灭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