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俊宏
- 作品数:4 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血压昼夜节律与靶器官损害的关系
-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血压昼夜节律改变与靶器官损害的关系。方法选择2005年06月-2008年12月门诊和病房住院患者共495例(其中男性121例,女性374例)年龄范围40~79岁,平均年龄为(65.7...
- 许耀梁雨露李爱萍王亮黄岚武英彪石俊宏
- 关键词:靶器官损害昼夜节律原发性高血压糖尿病患者
- 血管紧张素Ⅱ作用心肌细胞后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的入核机制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刺激心肌细胞后,与心肌细胞增殖密切相关的细胞内信号物质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的变化情况,探讨ERK入核机制。方法以原代培养的心肌细胞为研究对象,实验分6组:AngⅡ组、AngⅡ加缬沙坦组、AngⅡ加AngⅡ2型受体(AT2R)拮抗剂CGP42112A组、AngⅡ加MEK(MAPK激酶)抑制剂PD98059组、AngⅡ加蛋白合成抑制剂亚胺环己酮(CHX)组和AngⅡ加蛋白酶体抑制剂硼替佐米(LLnL)组,每组又分为5~8个不同时相点。以细胞免疫荧光检测磷酸化ERK(pERK)核转位,Westernblot法检测pERK表达情况。结果 AngⅡ可以使pERK表达迅速增加,该作用可被缬沙坦、PD98059所抑制;CHX作用1h左右,可见有pERK入核现象,随作用时间延长,未出现明显pERK聚集胞核中的现象;LLnL作用后显示pERK核聚集现象,与AngⅡ作用相比,LLnL组pERK核聚集明显。结论 ERK主要以活化或磷酸化形式入核,AngⅡ可使ERK发生核聚集,用CHX抑制蛋白质的合成可阻断上述核聚集过程,而用LLnL抑制蛋白的降解则可增强AngⅡ引起的ERK核聚集。
- 李爱萍陈光辉黄岚武英彪石俊宏王亮梁雨露李天德胡大一
- 关键词:心肌细胞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核转位
- 中心动脉压、血尿酸浓度与冠心病相关性
- 目的探讨中心动脉压、血尿酸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06年7月~2008年6月96例冠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病人,冠脉造影结束后,同步测量升主动脉根部(直接测量法)和肱动脉(袖带加压法)的血压,其中合并高血压组5...
- 许耀梁雨露王亮李爱萍黄岚武英彪石俊宏
- 关键词:中心动脉压尿酸浓度冠心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
- 福辛普利联合通心络胶囊对心衰患者心功能及IL-17,CRP水平的影响被引量:7
- 2017年
- 目的:探讨福辛普利联合通心络胶囊对心衰患者心功能及IL-17、CRP水平的影响。方法:108例心力衰竭患者(CHF)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福辛普利治疗,观察组采用福辛普利联合通心络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和细胞因子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51例,94.4%)显著高于对照组(41例,75.9%)(x^2=7.34,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各项心功能指标(LVESV、LVEDD、LVEF、CO、CI、SV、LVMI)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但观察组治疗后LVESV、LVEDD、LVEF、CO、CI、SV值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心衰患者经治疗之后BNP、IL-17和CRP均显著下降,但观察组治疗后各细胞因子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率(11.1%与14.8%)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福辛普利联合通心络胶囊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降低血清IL-17和CRP水平,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 石俊宏刘琳妍罗裕王亮梁雨露
- 关键词:福辛普利通心络胶囊心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