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晨阳
- 作品数:10 被引量:3H指数:1
- 供职机构:南开大学文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 先锋诗歌空间的深度打开——评罗振亚的《1990年代新潮诗研究》
- 2015年
- 1990年代初,在社会转型的复杂语境中,先锋诗歌在1980年代确立的写作路向面临"中断"和"失效",诗人们不得不在诗学立场、诗歌主题、美学选择、语言策略等方面做出新的调试和选择。短暂的沉寂之后,转型后的先锋诗人们秉持一贯的超前意识和反叛精神,回归诗歌本体,在沉潜和自省中探索出新的诗歌生长点和写作可能性,获具了独立的艺术精神和诗歌传统。与丰富的创作实绩相比,学界对90年代诗歌至今仍缺乏深层化、系统化的诗学研究。
- 白晨阳
- 关键词:诗歌精神诗学研究反叛精神诗歌主题个人化写作第三代诗
- “左手智慧右手爱”——论崔修建的美文创作
- 2012年
- 进入新世纪以来,散文创作者的队伍日渐扩充,散文的创作呈现出种类和数量上的大发展,不少作者以其鲜明的特色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黑龙江作家崔修建(笔名阿健),作为散文创作队伍中的一员.一直以来坚持生活感悟式美文的写作,至今已发表作品400余万字,出版《有一种花叫不谢》、《只管向前奔跑》、《左手智慧右手爱》、
- 白晨阳
- 关键词:创作者美文右手左手生活感悟
- 一把值得关注的“手杖”——刘凤起小说《手杖》简论被引量:1
- 2014年
- 20世纪90年代以来,官场小说风行一时,进入新世纪仍然热度不减,聊城作家刘凤起出版于2009年的长篇小说《手杖》值得关注。该作品在秉持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同时,通过典型人物的塑造传达出作者对官场文化和社会现实的深入思考,在具备同类题材作品共性的同时,因其特定的生活体验、地域文化和创作技法呈现出自身的思想特色和艺术个性。
- 刘东方白晨阳
- 疏离时尚的本体性建构——评潘红莉的诗被引量:1
- 2016年
- 从诗歌“旁落”的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到热闹喧嚣的新世纪,诗人的“速荣”与“速朽”在诗坛轮番上演,更有许多曾经的鸣唱者主动放弃诗歌,或下海经商,或痴迷于仕途。在这种大浪淘沙似的语境更迭与转换中,一位偏居东北一隅的女诗人,
- 罗振亚白晨阳
- 关键词:诗歌本体性疏离女诗人浪淘沙
- 《今天》与朦胧诗公共空间的开辟被引量:1
- 2017年
- 1978年《今天》的创刊是朦胧诗正式进入公共领域并引发热潮的开始,因而讨论朦胧诗必须从《今天》入手。通过对《今天》的发行状况、活动举办情况、宣传运作、作品风格和读者来信进行再现和还原,可以看出《今天》为寻求变革的诗歌搭建起一个相对独立的公共空间。它以"民刊"的形式进行了必要的文本输送、读者积累和审美操练,从而推动了朦胧诗潮的发生发展。
- 罗振亚白晨阳
- 关键词:朦胧诗公共空间
- 朵渔:在灵魂震荡中重建写作的支点
- 2015年
- 罗振亚:在诗歌江湖行走十多年后,朵渔身上已贴满了各类标签,常常被划归不尽相同的写作群落中去。无论是“下半身写作”、“70后诗歌”还是“中年写作”、“中生代诗歌”,亦或两相对立的“知识分子写作”、“民间写作”,都可以看到他的身影。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朵渔的“善变”与“多面”。
- 罗振亚李洁白杰白晨阳
- 关键词:中年写作灵魂民间写作
- 走进敞开的“屋子”——论新世纪女性诗歌抒情主体的多向度拓展
- 2013年
- 在女诗人探索自身历史命运的道路上,从80年代的建造一间"自己的屋子",到90年代的走出"屋子",尽管有得有失,但女性诗歌创作已经打开了更广阔的精神视域,成为其后新世纪女性诗歌得以持续发展的内在依据。新世纪的女性诗人以此为基础,遵循新的社会地位和历史身份,对自我进行重新设计和定位,更大限度地从幽暗卧室和内心独白中走出,去触及更宽广深厚的社会和历史。
- 白晨阳
- 关键词:女性诗歌抒情主体
- 1917到1918:建设中的文学之“新”
- 2015年
- 新文学的诞生有其鲜明的标识:其一要有完备的、可实际操作的文学理论体系;其二更要创作出具备新样式的文学作品。这一过程循序渐进且有迹可循,对新文学起点的笼统划分往往存在忽略文学细节的弊端。以阅读原始资料的方法回归理论文本和创作文本,是从微观角度爬梳文学实事、还原文学之"新"的逐步确立,有利于建构一种更客观真实的新文学发生观。
- 白晨阳
- 关键词:新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