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鲁梅
- 作品数:58 被引量:277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东莞市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东莞市科技计划医疗卫生类科研项目东莞市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东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伊曲康唑抗复发疗法治疗花斑癣的疗效观察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观察伊曲康唑抗复发疗法治疗花斑癣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2例花斑癣患者随机分为抗复发组(采用抗复发疗法)和对照组(采用短程疗法),治疗1月后每月随访观察疗效,共6月。结果治疗1月后两组真菌镜检阳性率和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月后抗复发组真菌镜检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伊曲康唑抗复发疗法治疗花斑癣有效率高,复发率低。
- 王鲁梅李俊杰袁景桃周敏慧
- 关键词:伊曲康唑花斑癣抗复发
- 检测治疗前后血清SOD、M-CSF和MMP-2水平对白癜风患者的临床意义
- 2013年
- 目的探讨白癜风患者治疗前后血清SOD、M-CSF和MMP-2水平的变化以及临床上的意义。方法采用酶联法和放射性免疫分析法对36例白癜风患者进行了治疗前后体内血清SOD、M-CSF和MMP-2水平检验测试,并同32例健康人做比较。结果白癜风患者与健康人组相比较,治疗前血清SOD水平显著低于健康人组(P<0.01),血清M-CSF和MMP-2水平相比较,治疗组显著高于健康人组(P<0.01)。患者经过为期6个月治疗后体内血清SOD、M-CSF和MMP-2水平与正常人相比较仍存差异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癜风患者自身免疫调节系统功能较差,免疫调节异常,患者体内血清SOD、M-CSF、MMP-2水平的变化是衡量治疗后预后和临床观察的重要指标。
- 曾碧冰李丹王鲁梅张静卢婉娇
- 关键词:白癜风超氧化物歧化酶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 幽门螺杆菌感染对慢性荨麻疹患者外周血γ-干扰素和白细胞介素-4的调控机制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探讨并发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慢性荨麻疹患者外周血γ-干扰素(IFN-γ)和白细胞介素-4(IL-4)的调控机制。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7月至2015年5月于本院就诊且具有较为典型临床表现的慢性荨麻疹患者共70例,选择同期于本院体检的50例健康人为对照组;筛选抗-Hp阴性和抗-Hp阳性患者,采用ELISA法检测其外周血IFN-γ和IL-4水平。结果慢性荨麻疹患者与对照组患者抗-Hp阳性率存在较大差异;对照组患者中抗-Hp阳性和抗-Hp阴性者IFN-γ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慢性荨麻疹患者组中抗-Hp阳性患者IFN-γ和IL-4水平分别为(298.74±35.46)pg/ml和(251.31±29.98)pg/ml,低于抗-Hp阴性患者的(322.45±50.02)pg/ml和(214.45±51.01)pg/m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1.734、P=0.034,t=3.569、P=0.028);慢性荨麻疹患者IFN-γ及IL-4水平为(122.74±81.36)pg/ml和(297.12±79.14)pg/ml,对照组患者分别为(89.46±34.56)pg/ml和(1 512.12±151.24)p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374、P=0.016,t=1.072、P=0.034)。结论幽门螺杆菌感染对慢性荨麻疹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产生IFN-γ和IL-4具有调控作用,可以导致Th细胞亚群失衡,进而导致患者免疫功能异常程度加重。
- 王鲁梅卢婉娇莫瑞玲张斌李俊杰
-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慢性荨麻疹Γ-干扰素白细胞介素-4
- 半导体激光治疗多毛病158例的疗效观察
- 2006年
- 目的 探讨半导体激光脱毛在不同部位的治疗效果及治疗次数与能量的关系。方法 应用半导体激光对158例面部、腋窝及四肢多毛患者共173个部位进行治疗,采用波长800hm,脉宽10,100ms,光斑直径9mm×9mm方形,治疗能量在25~40J/em^2之间,治疗间隔为2~3个月。结果 173个部位,其中152个部位经1~6次治愈,治愈率87.86%,显效率98.26%,呈能量变化而变化。结论 所有病例均有毛发生长延迟现象,经多次治疗可以达到永久性脱毛,显效率高,无任何副作用。
- 林绍华李俊杰袁景桃李丹陈可琼王鲁梅
- 关键词:激光半导体激光多毛症
- 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扁平疣疗效观察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观察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5-aminolevulinic acid photodynamic therapy,ALA-PDT)治疗扁平疣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5-01~2016-10该院门诊就诊的扁平疣患者85例,随机分为两组,ALA-PDT组45例,采用ALA-PDT治疗,1次/7~10 d,视疣体脱落情况,治疗2~4次不等。冷冻组40例,采用液氮冷冻方法治疗,每2周1次,视疣体脱落情况,治疗2~4次不等。两组均在治疗期间和治疗3个月后,观察和记录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3个月后,ALA-PDT组有效率(95.6%)明显高于冷冻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LA-PDT组治疗期间仅出现水肿性红斑、烧灼感、脱屑等不良反应,均为一过性,对症治疗1~3 d后即消退,未出现冷冻组治疗后普遍出现的疼痛、水疱、结痂和色素沉着、色素减退,无瘢痕形成。结论 ALA-PDT治疗扁平疣疗效高,不良反应轻微,安全性好。
- 莫瑞玲王鲁梅李俊杰黎焕仪
- 关键词:扁平疣光动力治疗疗效观察
- 特应性皮炎患者外周血白介素-17和白介素-23水平的检测被引量:6
- 2014年
- 目的探讨特应性皮炎(AD)患者外周血中白介素-17(IL-17)、白介素-23(IL-23)的含量及其在A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40例AD患者外周血中IL-17、IL-23的含量,并与AD疾病严重程度作相关性分析。AD疾病严重程度用SCORAD评分标准判断。同时以30例性别、年龄匹配的健康人作为对照组。结果AD组外周血中IL-17的含量为(36.23±8.66)pg/L,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17.11±2.25)pg/L(t=13.38,P<0.01);其含量与SCORAD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0.412,P<0.05)。AD组外周血中IL-23的含量为(52.78±8.56)pg/L,高于健康对照组(24.86±3.12)pg/L(t=19.02,P<0.01);其含量与SCORAD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0.493,P<0.05)。结论AD患者外周血中IL-17、IL-23的含量增高且与病情的正相关性,提示过量表达的Th17细胞调控因子IL-23可能激发Th17细胞处于功能活跃状态,Th17细胞分泌过量的效应因子IL-17促进AD发病发挥一定作用。
- 曾碧冰陈明春王鲁梅李俊杰张静卢婉娇
- 关键词:皮炎特应性白细胞介素17白细胞介素23
- 荨麻疹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介素-7和白细胞介素-25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7
- 2016年
-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7(IL-7)和白细胞介素-25(IL-25)在急性、亚急性、慢性荨麻疹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本院门诊2015年1月至2015年10月确诊为荨麻疹的患者100例,按照临床表现和发病时间分为急性患者35例,亚急性患者35例,慢性患者30例,3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外周血IL-7和IL-25的表达水平,二者做相关性分析。结果:急性、亚急性荨麻疹患者外周血IL-7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及慢性荨麻疹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亚急性荨麻疹患者外周血IL-25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及慢性荨麻疹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7、IL-25的表达水平之间具有相关性(OR=5.05,95%CI为1.14-23.45,P<0.05)。结论:IL-7、IL-25可能诱发和参与荨麻疹急性期、亚急性期的发病过程,不参与慢性期发病过程。
- 王鲁梅李俊杰张斌袁景桃
- 关键词:荨麻疹白细胞介素-7白细胞介素-25
- IL-1基因多态性与寻常型银屑病表型及患者皮损中NFκB表达的相关分析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探讨IL-1基因多态性与寻常型银屑病表型及其NFκB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寻常型银屑病患者112例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皮损中IL-1β和IL-1RA的基因多态性,统计银屑病表型,同时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其皮损中NFκB表达水平,比较不同IL-1基因多态性患者的银屑病表型及其皮损中NFκB表达水平,并采用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IL-1基因多态性与寻常型银屑病表型及其NFκB表达的相关性。结果:112例寻常型银屑病中,IL-1β的CC、CT和TT基因型比例分别为16.96%、68.75%和14.29%,IL-1RA的AA、AB和BB基因型比例分别为61.61%、31.25%和7.14%。IL-1RA的AA基因型中NFκB阳性表达率高于AB型,而AB基因型又高于BB基因型(P值均<0.05)。IL-1β各基因型中NFκB阳性率无明显差异,斑块型和点滴型的患者比例亦无明显差异(P值均>0.05)。IL-1RA的AA基因型中斑块型患者比例高于AB型,而AB型又高于BB基因型患者(P值均<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IL-1RA基因多态性与寻常型银屑病表型及NFκB表达均密切相关(P值均<0.05)。结论:IL-1RA基因多态性与寻常型银屑病表型及NFκB表达水平均相关,NFκB和IL-1RA基因可能共同影响寻常型银屑病的发生发展。
- 王鲁梅李俊杰袁景桃张斌
- 关键词:IL-1基因多态性NFKB
- 光动力疗法治疗外阴白色病变的疗效观察和护理被引量:12
- 2017年
- 外阴白色病变是一组女阴皮肤、黏膜营养障碍而致的组织变性及色素改变的皮肤病,又称'慢性女阴营养不良',临床分为增生型营养不良、硬化苔藓型营养不良、混合型营养不良3种类型^([1])。本病癌变率不高。
- 莫瑞玲王鲁梅林雪香李俊杰
- 关键词:外阴白色病变疗效PDT外阴白斑光动力疗法
- 复合维生素B联合卤米松乳膏治疗未成年人白癜风疗效观察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探讨未成年人白癜风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9-03-2010-02应用药物联合治疗儿童白癜风10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08例白癜风患儿中,观察组54例,总有效率61.1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0.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8例白癜风患儿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6.67%,明显低于对照组37.04%,两组在不良反应发生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均未作特殊处理自行缓解,不影响治疗。结论儿童白癜风经口服复合维生素B及外用卤米松乳膏联合治疗,效果满意,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 王鲁梅李俊杰袁景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