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胜鹏

作品数:206 被引量:634H指数:15
供职机构: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中心资助项目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理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28篇专利
  • 74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9篇农业科学
  • 64篇轻工技术与工...
  • 16篇理学
  • 11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金属学及工艺
  • 2篇化学工程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 1篇矿业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医药卫生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57篇光谱
  • 55篇砖茶
  • 46篇红外
  • 46篇红外光
  • 46篇红外光谱
  • 43篇近红外
  • 43篇近红外光
  • 43篇近红外光谱
  • 39篇鲜叶
  • 34篇茶坯
  • 30篇茶鲜叶
  • 29篇茶叶
  • 26篇青砖茶
  • 25篇神经网
  • 25篇神经网络
  • 24篇人工神经
  • 24篇人工神经网络
  • 24篇工神经网络
  • 24篇人工神经网
  • 20篇神经网络预测

机构

  • 197篇湖北省农业科...
  • 15篇安徽农业大学
  • 4篇湖南农业大学
  • 3篇湖北省农业科...
  • 2篇武汉理工大学
  • 2篇恩施州农业科...
  • 2篇信阳农林学院
  • 2篇咸宁市农业科...
  • 2篇湖北民族大学
  • 2篇湖北裕德茶叶...
  • 1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湖北生物科技...
  • 1篇吉林省农业科...
  • 1篇湖北省科技信...
  • 1篇湖北省农业厅
  • 1篇恩施土家族苗...
  • 1篇宜昌市农业科...
  • 1篇随州神农茶业...
  • 1篇勐海茶业有限...
  • 1篇湖北省赵李桥...

作者

  • 206篇王胜鹏
  • 172篇郑鹏程
  • 164篇高士伟
  • 163篇滕靖
  • 155篇龚自明
  • 152篇叶飞
  • 143篇王雪萍
  • 136篇刘盼盼
  • 132篇郑琳
  • 12篇卢素芳
  • 11篇张正竹
  • 7篇马林龙
  • 5篇金孝芳
  • 5篇宁井铭
  • 5篇宛晓春
  • 5篇曹丹
  • 5篇刘艳丽
  • 4篇任广鑫
  • 3篇徐荣荣
  • 3篇李飞

传媒

  • 18篇湖北农业科学
  • 7篇华中农业大学...
  • 6篇食品工业科技
  • 6篇食品科学
  • 4篇浙江农业科学
  • 4篇现代食品科技
  • 3篇茶叶科学
  • 2篇光谱实验室
  • 2篇农业工程学报
  • 2篇食品与发酵工...
  • 2篇江苏农业科学
  • 2篇食品研究与开...
  • 2篇中国计量学院...
  • 2篇茶叶学报
  • 1篇农村经济与科...
  • 1篇种子
  • 1篇食品科技
  • 1篇水产学报
  • 1篇食品工业
  • 1篇分析测试学报

年份

  • 9篇2024
  • 13篇2023
  • 19篇2022
  • 9篇2021
  • 13篇2020
  • 19篇2019
  • 28篇2018
  • 46篇2017
  • 12篇2016
  • 15篇2015
  • 8篇2014
  • 7篇2013
  • 4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09
20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全自动砖茶制作设备
一种全自动砖茶制作设备,其与油压机(1)配合使用,包括称量装置(2)、匀料装置(3)、蒸汽产生及加热蒸制装置、砖茶模具(6)、机械手设备(7)和控制箱,所述的称量装置(2)出口对应匀料装置(3)的进口,所述的机械手设备(...
滕靖龚自明郑鹏程王胜鹏叶飞高士伟王雪萍刘盼盼郑琳桂安辉
文献传递
不同分级处理对机采绿茶品质的影响被引量:3
2016年
以茶树[Camellia sinensis(L.)O.Kuntze]机采鲜叶为原料,比较不同鲜叶分级机处理效果,进而比较鲜叶分级、加工过程分级(包括杀青分级、二青分级、三青分级)和精制分级对机采绿茶的机械组成、感官品质得分和内含成分的影响。结果发现湘丰滚筛机对鲜叶分级的效果相对较好,但鲜叶分级和加工过程分级对机采绿茶的感官品质得分并无明显改善作用;精制分级后,机采绿茶的品质获得了明显改善,精制分级得到的绿茶(一级茶和二级茶)的感官品质明显高于对照。比较三级茶到一级茶的内含成分变化趋势,发现水浸出物、游离氨基酸和茶多酚含量显著升高,可溶性糖和粗纤维含量显著降低,内含成分变化趋势与感官品质得分的趋势一致。说明精制分级处理对机采茶品质有明显的改善作用,试验结果为机采绿茶生产加工提供了理论支撑和技术指导。
叶飞龚自明高士伟王胜鹏王雪萍郑鹏程滕靖郑琳刘盼盼
关键词:绿茶
一种茶坯称量装置
一种茶坯称量装置,包括料仓(1)、二级螺杆组(2)、电控箱(3)和称量组件,所述的料仓(1)出口位于二级螺杆组(2)进口上方,二级螺杆组(2)出口位于称量组件进口上方,二级螺杆组(2)前端设置有动力马达Ⅱ,二级螺杆组(2...
滕靖龚自明郑鹏程高士伟叶飞王胜鹏王雪萍郑琳刘盼盼
一种全自动青砖茶发酵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茶叶发酵方法
一种全自动青砖茶发酵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茶叶发酵方法,装置包括滚筒(9)、控制箱(3)、风机(4)、马达Ⅰ(17)、齿轮Ⅱ(18)、马达Ⅱ(22)和转架(15),滚筒(9)两端设置有进料转盘(26)、出料转盘(50),进料...
滕靖郑鹏程高士伟刘盼盼王胜鹏叶飞王雪萍郑琳冯琳桂安辉薛金金
湖北武汉茶树内生真菌多样性及种群结构被引量:2
2016年
为了解武汉地区茶树内生真菌的多样性,从鄂茶1号、鄂茶5号、福鼎大白茶的茎、叶共210个组织块中,分离获得166株内生真菌菌株。结果表明,茶树受内生真菌侵染程度较高,74.29%的组织有内生真菌存在。根据r DNA-ITS系统发育分析,从中分离鉴定内生真菌15属,27个分类单元,主要有链格孢(Alternaria)、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刺盘孢(Colletotrichum)、间座壳属(Diaporthe)、镰孢霉(Fusarium)、赤霉(Gibberella)、小从壳菌(Glomerella)、球座菌(Guignardia)、新壳梭孢菌(Neofusicoccum)、拟盘多毛孢(Pestalotiopsis)、拟茎点霉(Phomopsis)、格孢腔菌(Pleosporales)、拟青霉(Paecilomyces)、腐霉(Pythium)、丝核菌(Rhizoctonia)和2种未知真菌。根据相对频率,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盘长孢状刺盘孢(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芒果球座菌(Guignardia mangiferae)等在茶树中比较常见。不同组织部位、不同品种内生真菌分布及组成存在差异,表现出较丰富的多样性。
王雪萍龚自明谭荣荣曹丹高士伟郑鹏程叶飞王胜鹏滕靖郑琳刘盼盼
关键词:茶树内生真菌多样性种群结构
一种揉捻装置
一种揉捻装置,包括机架(1)、控制箱(2)、马达(4)、动力分配箱(5)、动力传输分配机构和并排设置在机架(1)上的揉捻组件,马达(4)输出轴与动力分配箱(5)输入端连接,动力传输分配机构连接有贯穿揉捻组件的转轴三(19...
郑鹏程滕靖高士伟王胜鹏刘盼盼王雪萍叶飞冯琳桂安辉薛金金
精揉机在毛尖绿茶做形工艺中的应用
2016年
探讨了60k-s精揉机在毛尖绿茶做形工艺中的应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毛尖绿茶精揉机做形最佳参数为含水率24%、炒制时间20 min、加压时间10 min,做形品质优于传统手工和理条机做形,且产能分别为手工、理条机的10倍和6倍。
郑鹏程滕靖王胜鹏高士伟王雪萍叶飞郑琳刘盼盼龚自明
一种茶鲜叶产地的判别方法
一种茶鲜叶产地的判别方法,涉及农产品产地识别技术领域。所述方法为利用茶鲜叶的近红外光谱建立茶鲜叶产地的预测模型,然后根据该预测模型对未知茶鲜叶的产地进行判定;其特征在于:所述茶鲜叶产地的预测模型的建立方法为:扫描获得不同...
王胜鹏龚自明郑鹏程王雪萍刘盼盼卢素芳郎鹏
文献传递
适用于3类茶的定性分类及主要内含成分定量分析的近红外预测模型的建立被引量:24
2015年
以白茶、乌龙茶和红茶为研究对象,力求同时实现对3类茶的定性鉴别和主要内含物含量的预测。采用因子化法建立定性预测模型,该模型能够正确识别全部独立验证集样品;采用偏最小二乘法结合主成分分析建立茶叶中含水量、茶多酚和咖啡碱的定量校正模型,并用相关系数、交互验证均方差和预测均方差对模型进行评价。验证集中含水量、茶多酚和咖啡碱3个内含物成分定量预测模型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91 3、0.905 7和0.974 3。结果表明,预测模型能实现同时对3类茶叶的定性分类和主要内含物含量预测的目的,也达到了降低近红外预测模型成本的目的。
王梦东王胜鹏
关键词:茶叶近红外光谱
一种含二氢杨梅素的冻干酸奶块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含二氢杨梅素的冻干酸奶块及其制备方法,酸奶块组分:固体酸奶50‑70、绵白糖15‑20、二氢杨梅素0.3‑0.5、泡发桃胶2‑5、海藻酸钠10‑20;制作方法包括:步骤一、称取适量的桃胶,冷水浸泡10h,去离子水清洗...
郑琳龚自明高士伟王雪萍郑鹏程叶飞滕靖王胜鹏刘盼盼桂安辉冯琳
文献传递
共2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