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眼压
  • 3篇眼压计
  • 3篇回弹式眼压计
  • 2篇青光
  • 2篇青光眼
  • 1篇点眼
  • 1篇点眼药
  • 1篇眼压测量
  • 1篇眼药
  • 1篇医疗器械
  • 1篇婴幼
  • 1篇婴幼儿
  • 1篇影响因素
  • 1篇原发性
  • 1篇原发性开角型
  • 1篇原发性开角型...
  • 1篇器械
  • 1篇前列腺
  • 1篇前列腺素
  • 1篇青光眼患者

机构

  • 6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黑龙江省医院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6篇王文欣
  • 4篇甄毅
  • 2篇张舒心
  • 2篇郑松
  • 2篇王涛
  • 1篇于洋洋
  • 1篇刘莎
  • 1篇刘雯
  • 1篇冯波
  • 1篇万伟宁
  • 1篇于佳
  • 1篇侯晓艳
  • 1篇胡雅斌
  • 1篇高蕊
  • 1篇赵亚辉

传媒

  • 2篇眼科
  • 2篇中国实用眼科...
  • 1篇眼科新进展
  • 1篇中国医学装备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消毒供应中心医疗器械超声波清洗效果的影响因素及改进策略效果分析被引量:4
2023年
目的:分析医院消毒供应中心(CSSD)医疗器械超声波清洗效果的相关影响因素及改进策略实践效果。方法:选取医院CSSD 2022年3-6月使用超声波清洗的医疗器械,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影响医疗器械清洗效果的因素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应的改进策略。选取2022年7-9月实施改进策略后超声波清洗清洗的医疗器械,对比实施改进策略前后的清洗效果。结果:实施改进策略前,医疗器械465次超声波清洗中,发生清洗质量不合格41次,清洗质量合格424次,合格率为91.18%。经Logistic回归分析,预冲洗规范性、水质、清洗介质和清洗条件是否合格均为CCSD医疗器械超声波清洗效果的独立影响因素(OR=6.673,OR=5.140,OR=3.983,OR=5.023;P<0.05)。实施改进策略后,在医疗器械465次超声波清洗中,未出现清洗质量不合格,清洗合格率为100%,高于实施改进策略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2.891,P<0.001)。结论:医院CCSD医疗器械超声波清洗效果的独立影响因素分别为预冲洗规范性、水质、清洗介质和清洗条件,针对上述因素制定改进措施,清洗效果可显著改善。
高蕊李斯聪王文欣侯晓艳
关键词:医疗器械超声波清洗
患者眼药滴用方法的改进及效果评估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评价改进的点药方法在帮助患者提高点药的准确性及避免药物污染中的作用。设计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研究对象2007年11-12月间在北京同仁眼科中心病房接受治疗的27例患者。方法入选患者为单眼患病者,则患眼归入患眼组,正常眼归入正常组;若为双眼患病,则仅将视力相对较差的眼归入患眼组。以上患者演示自己点药方法,每位患者演示5次。记录患者5次点药中,能准确将药物点入结膜囊内的次数;记录能成功点入结膜囊内5次眼药,需要点药次数;记录点药过程中药瓶未接触眼周皮肤的次数。然后向患者示范并教会我们改进的点药方法,其后3天,记录患者点药情况。主要指标药物滴入结膜囊及药瓶接触眼周皮肤的次数。结果 27例患者既往使用滴眼液的时间为(1.70±3.61)年。在5次滴药中有(3.00±1.82)次能够将药物滴入结膜囊内,向结膜囊内滴入5滴药物需使用(7.15±1.97)滴药物,5次点药中药瓶头部未接触眼周皮肤的次数为(0.37±1.33)次。学习我们改进的方法 3天后,患者在5次滴药中有(4.62±0.63)次能够将药物滴入结膜囊内,向结膜囊内滴入5滴药物需要使用(5.37±0.63)滴药物,5次点药中药瓶头部均未接触眼周皮肤。此三项与学习新方法之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0)。结论目前患者滴眼液的使用情况存在较大问题,将药物滴至结膜囊外而造成药物浪费,药瓶接触皮肤造成药物污染。采用新的点药方法后,可以明显改善上述问题,提高药物的使用率并避免药物污染的发生。
胡雅斌甄毅刘莎赵亚辉王文欣于佳万伟宁
关键词:眼药
ICARE回弹式眼压计在婴幼儿青光眼的临床应用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探讨ICARE回弹式眼压计在婴幼儿青光眼患者的适用性及准确性。方法青光眼患儿11例(22只眼),其中婴幼儿型青光眼8例(16只眼),青光眼伴其它眼部发育异常3例(6只眼),年龄2.7~19.8个月,平均7.3个月。使用ICARE回弹式眼压计及Schiotz压陷式眼压计进行眼压测量。配对t检验比较两种眼压计之间的差异。结果所有患儿都可在非用药状态下使用ICARE眼压计测量眼压,Schiotz眼压计须在患儿用药后深睡眠状态下测量眼压,共获得34对可靠数值。ICARE眼压计和Schiotz眼压计的测量值分别为(13.95±10.69)mmHg和(14.60±10.78)mmHg(平均值±标准差),二者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ARE回弹式眼压计是适合于婴幼儿青光眼患者眼压检查的眼压计,其测量结果与Schiom压陷式眼压计测量结果相似。
冯波张舒心王文欣刘雯
关键词:眼压回弹式眼压计婴幼儿
回弹式眼压计在先天性青光眼患者眼压测量中的临床评价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通过与手持压平式眼压计和Schi觟tz眼压计进行比较评价回弹式眼压计在先天性青光眼患者眼压测量中的价值。设计诊断技术评价。研究对象北京同仁眼科中心连续接受眼压测量的平均年龄(12.0±3.0)个月的先天性青光眼患者29例(29眼)。方法应用回弹式眼压计、Perkins手持压平式眼压计、Schi觟tz眼压计测量眼压,每种眼压计测量眼压重复三次。主要指标眼压值,Pearson相关系数(r)。结果回弹式眼压计、Schi觟tz眼压计和压平式眼压计所测眼压平均值分别为(19.3±8.5)mm Hg、(21.1±10.8)mm Hg和(18.5±7.8)mm Hg(F=0.61,P=0.55)。回弹式眼压计与手持压平眼压计的平均差值为(0.8±2.4)mm Hg。Schi觟tz眼压计与手持压平眼压计平均差值为(2.6±2.4)mm Hg,Schi觟tz眼压计与回弹眼压计的平均差值为(1.8±2.4)mm Hg。回弹式眼压计与手持压平式眼压计(r=0.934,P=0.000)、Schi觟tz眼压计(r=0.933,P=0.000)眼压值均显著相关。结论回弹式眼压计的准确性可满足先天性青光眼患者眼压测量的需求。
甄毅王涛王文欣郑松
关键词:眼压先天性青光眼回弹式眼压计
国产回弹式眼压计的临床评价被引量:8
2010年
目的通过比较国产回弹式眼压计(rebounder tonometer,RBT)与Goldmann压平式眼压计(Goldmann applanation to-nometer,GAT)的差别来评价RBT测量的准确性,通过计算测量者间和测量者内的差异来评价其精确性,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09年6月至12月在北京同仁医院眼压监测室接受昼夜眼压曲线测量的可疑青光眼患者69例138眼。其中,男40例,女29例,年龄(40.0±22.4)岁。所有患者均按RBT、GAT的顺序分别由两名检查者完成眼压测量,每种眼压计的测量均重复3次,分别记录并计算平均数作为该种眼压计的测量结果。测量者一、二需在5min内完成眼压的测量。比较两位测量者间的差值评价RBT的精确性,比较两种眼压计测量结果间的差值评价RBT的准确性。并分析眼压高低及中央角膜厚度对RBT准确性的影响。结果 RBT和GAT所测右眼的眼压值分别为(20.0±5.1)mmHg(1kPa=7.5mmHg)和(20.4±5.2)mmHg,差值为(0.4±2.5)mmHg,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11,P=0.230)。RBT和GAT所测左眼的眼压值分别为(20.5±4.7)mmHg和(20.4±4.8)mmHg,差值为(0.1±2.0)mmHg,二者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t=-0.318,P=0.751)。两种眼压计所测眼压之间均有明显相关,左、右两眼r值分别为0.878(P=0.000)和0.912(P=0.000)。RBT不同测量者间的差异不具有显著性,测量者间相关系数在左、右眼分别为0.956和0.939,有较好的一致性。RBT测量者内相关系数在0.978~0.991,与GAT的结果接近。低眼压患者RBT的值大于GAT,高眼压患者RBT值小于GAT,正常眼压时两种仪器测得眼压的差值最小;中央角膜厚度较薄时RBT值偏低,中央角膜厚度较厚时RBT值偏高。结论 RBT的准确性和精确性可以满足临床工作的需求。
甄毅王涛王文欣郑松
关键词:眼压回弹式眼压计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使用拉坦前列腺素前后24h眼压曲线比较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通过观察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患者使用拉坦前列腺素前后24h眼压曲线的变化,评价其24h降眼压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0年7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中心接受24h眼压监测患者的病历,筛选出使用拉坦前列腺素进行初次治疗的POAC患者。比较在用药前后24h眼压曲线的变化。眼压测量使用回弹式眼压计,测量时间点为10:00、14:00、18:00、22:00、2:00、6:00和8:00。结果共有26例入选,其中男性12例,女性14例,平均年龄(49±15)岁。用药后不同时间点眼压降低的幅度在4.0-6.3mmHg,除2:00外,其余时间点用药前后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用药前眼压的峰值、均值、24h波动值分别为(26.3±7.7)、(21.9±6_3)和(8.4±3.2)mmHg,用药后相应值分别为(21.7±5.6)、(16.9±4.0)和(8.4±4.1)mmHg,较用药前分别降低(4.6±3.8)mmHg(F=6.14,P=0.017)、(5.0±2.9)(F=11.33,P=0.001)和(0.1±4.3)mmHg(F=0.004,P=0.951)。结论除2:00点外,拉坦前列腺素在其他时间点均可明显降低眼压,24h眼压的峰值和均值亦有明显降低.但对眼压波动无明显影响。
于洋洋甄毅王文欣张舒心
关键词:开角型青光眼拉坦前列腺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