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振忠

作品数:148 被引量:423H指数:10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科技发展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8篇期刊文章
  • 1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7篇历史地理
  • 22篇经济管理
  • 14篇文化科学
  • 8篇社会学
  • 4篇政治法律
  • 3篇语言文字
  • 3篇文学
  • 2篇艺术
  • 1篇哲学宗教
  • 1篇天文地球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9篇徽商
  • 26篇社会
  • 20篇文书
  • 19篇晚清
  • 18篇明清
  • 16篇徽州文书
  • 15篇抄本
  • 12篇史料
  • 12篇清代
  • 8篇盐商
  • 8篇文化
  • 8篇民国
  • 8篇明清以来
  • 8篇徽学
  • 7篇社会生活
  • 7篇民国时期
  • 5篇学术价值
  • 5篇契约
  • 5篇宗族
  • 5篇徽州人

机构

  • 130篇复旦大学
  • 5篇安徽大学
  • 2篇上海社会科学...
  • 1篇苏州科技学院
  • 1篇武汉大学
  • 1篇山西大学

作者

  • 132篇王振忠
  • 2篇朱红
  • 1篇小田
  • 1篇李豫
  • 1篇陶明选
  • 1篇朱红
  • 1篇赵力
  • 1篇王娜

传媒

  • 14篇安徽大学学报...
  • 11篇安徽史学
  • 10篇徽学
  • 6篇学术月刊
  • 6篇地方文化研究
  • 4篇复旦学报(社...
  • 4篇社会科学
  • 4篇上海师范大学...
  • 4篇盐业史研究
  • 3篇江淮论坛
  • 3篇寻根
  • 3篇探索与争鸣
  • 3篇史林
  • 3篇安徽师范大学...
  • 2篇社会科学战线
  • 2篇浙江社会科学
  • 2篇史学月刊
  • 2篇天津社会科学
  • 2篇古籍研究
  • 2篇河南商业高等...

年份

  • 3篇2024
  • 3篇2023
  • 4篇2022
  • 4篇2021
  • 5篇2020
  • 3篇2019
  • 4篇2018
  • 5篇2017
  • 3篇2016
  • 4篇2015
  • 7篇2014
  • 6篇2013
  • 5篇2012
  • 4篇2011
  • 4篇2010
  • 5篇2009
  • 6篇2008
  • 7篇2007
  • 6篇2006
  • 10篇2005
14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徽州村落文书的形成--以《新安上溪源程氏乡局记》抄本二种为例被引量:3
2008年
公私收藏的《新安上溪源程氏乡局记》(后简称《乡局记》)抄本二种是探讨徽州村落文书形成的动态过程的珍稀文献。根据对两种抄本的作者、内容异同及其史料价值的具体考证,《乡局记》是程氏管理上溪源村落的实用手册,它详细记录了上溪源村落的社会组织、山林经济、佃仆制度等诸多方面的内容,对于了解清代前期徽州基层社会的生活实态,具有特殊的史料价值。在徽州,对村落文书的抄誊辑录,除了留底以备后用之外,村落文书的保存,也是为了进一步编纂村志做准备。从这一层意义来看,《新安上溪源程氏乡局记》之编纂,具有准村志的性质。在适当的情况下,村落文书也常供官府修纂县志时采辑之用。
王振忠
关键词:地域社会
清水江文书所见清、民国时期的风水先生——兼与徽州文书的比较被引量:9
2013年
清水江文书是继徽州文书之后发现的较大规模的地方文书群,其绝大部分为土地、山林买卖和商业活动的契约。而其中与社会生活有关的关于风水先生活动的部分文书,反映了清、民国时期风水观念在清水江流域已深入人心,葬地堪舆、阴地买卖在当地已较为盛行。相当活跃的风水先生堪舆报酬除银钱外,不少被酬以所觅之风水宝地之一部分的做法相当普通,并且风水先生还有作为见证参与墓地的财产分割,这与徽州通常以支付风水先生银钱作为报酬以及风水先生不能参与墓地的分割明显有别,不仅反映出两地风水先生之社会地位存在着差别,也折射出两地人文传统与商品经济的发展水平不一致。
王振忠
关键词:清水江文书徽州文书风水先生
同善堂规则章程——介绍徽商与芜湖的一份史料被引量:7
1999年
中图分类号:F129(254)-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5019(1999)04-0077-03明清时代,芜湖是徽商重点经营的主要地点之一。有关徽商在芜湖的活动情形,张海鹏、王廷元先生主编的《徽商研究》第三章,已有相当详尽的研究。①。此...
王振忠
关键词:徽商
晚清民国时期徽州文书中的“兰谱”
2000年
王振忠
关键词:晚清民国时期
明清徽商与长江流域的木材贸易被引量:4
2021年
木材贸易是明清时代长江流域重要的商业活动之一,历来颇受学界关注。近十数年来,随着著名的徽州文书和清水江文书之深入发掘和系统整理,一些新的珍稀文献得以利用,这使得相关研究有了进一步深化的可能。本文即利用新近发现的民间文献,探讨徽商与长江流域的木材贸易。论文在概述明清时代长江流域木材流通状况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新见民间文献中的徽州木商史料。论文指出,在整个长江流域的干支流,特别是长距离的木材运输中,徽州木商无疑是最为活跃的商帮。徽州木商之崛起,显然得益于南宋以来木业经营所积累的经验和财富,而明代开始的皇木经营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徽州木商的进一步壮大。在徽州府下辖的六县之中,婺源木商最为专业。在婺源当地,木业采伐有着将近千年的悠久历史。明清时代,在长江流域各地,无论是作为行商的木客,还是在地坐贾之木行,婺源人皆充当着重要的角色。
王振忠
关键词:徽商徽州文书清水江文书长江流域木材贸易
18世纪唐通事眼中的中日贸易与长崎社会--新见抄本《琼浦闲谈》研究被引量:2
2022年
域外汉籍是推进东亚海域史研究的重要史料来源。日本东北大学附属图书馆收藏的《琼浦闲谈》,是一册迄今尚未受到学界关注的珍稀抄本。该书成于唐通事之手,生动地状摹了18世纪的中日贸易与长崎社会实态。研究发现:《琼浦闲谈》所述具有特别的史料价值,由此应充分重视活跃于长崎的福州府属人群之乡土背景。具体说来,江户时代在长崎的不同人群之信仰彼此交融,既有中国人对日本神明之借用,又有中国各类信仰崇拜移植日本的更多例子。除了人们习知的儒家圣堂(孔庙)、妈祖信仰、佛教黄檗文化之外,道教系统之“九使”信仰在长崎的影响亦值得特别关注——“九使”由原乡福清的荒洞蟒神到东亚海域史上舍生取义之林姓神明,“九使”信仰从福州府属庶民之“九使诞”俗以及府城倡门邪神崇拜再到融入长崎盛大的诹访神事活动,其间的嬗变轨迹,彰显了东亚海域跨文化风俗传播的复杂性与丰富内涵。透过对福州府土神“九使”与长崎诹访神社信仰之渊源等的分析,可以管窥传统时代中国文化的传播及其相关影响。
王振忠
从新发现的徽州文书看“叫魂”事件被引量:10
2005年
清代前期的叫魂案是席卷全国、影响广泛的妖术大恐慌,本文根据新发现的徽州文书(包括迄今为止首次发现的“治割辫符方”实物) ,对此一历史事件作了新的分析,指出:叫魂案早在康熙年间即已发生,而不仅见于此前学界所认为的乾隆时代以后。
王振忠
关键词:叫魂剪辫徽州文书
别开生面的徽州宗族研究——评唐力行先生的《徽州宗族社会》
2007年
徽学研究从其发端、拓展到进一步深入,均以新史料的发现,整理与利用为其前提。唐力行教授新著《徽州宗族社会》一书正是传承并体现了徽学研究的这一整体趋势及其学术传统。该书结合传世文献及田野调查所得,透过具体的微观研究分析宏观的社会结构,为我们系统展示了明清以来徽州宗族社会的生活画卷。尽管对于书中的某些史料与观点仍可见仁见智,但整体而言,该书已足当为20世纪80年代中叶以来徽州社会史研究方面最为重要的成果。
王振忠
关键词:宗族徽学
清代徽商在江西鄱阳县石门镇的活动
2021年
关于明清时代江西的市镇,此前学界对四大名镇(景德镇、河口镇、樟树镇和吴城镇)的研究颇多,但对于省内其他市镇之探讨则相对少见。本文聚焦的佚名抄本,主要反映了徽商在皖赣交界处石门镇的活动,其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即鄱阳县石门镇与徽州府婺源县的土布贸易及相关纠纷,乾嘉时代江西北部和东北部一带的低潮银问题,以及在当地围绕着兴建徽州会馆而引发的诉讼,等等。因有关石门镇的史料相当罕见,此一文书抄本为我们展示了徽商在侨寓地贸易的诸多侧面,具有较为重要的学术价值。
王振忠
关键词:徽商会馆
朝鮮柳得恭筆下清乾嘉時代的中國社會——以哈佛燕京圖書館所藏抄本《泠齋詩集》爲中心被引量:2
2008年
本文从历史文献学的角度,对抄本《泠斋诗集》及其相关的书籍加以比较,揭示各种版本内容之异同,并藉以反映清乾嘉时代的社会及士人心态。作者认为:《泠斋集》的形成有一个动态的过程,而《燕台再游录》原本应与《滦阳录》一样,一诗一注。《泠斋诗集》中的《热河纪行诗四十九首》,与《滦阳录》、《热河纪行诗注》,三种文本虽同出一源,但文字详略却各有不同。从对它们的相互比勘中,可以看到有关清代史事的一些侧面。通过异域之眼的观照,我们对流连於扬州、北京等城市的一批文入画家活动之生存状态,有了更为清晰的了解。
王振忠
关键词:中国社会
共1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