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康
- 作品数:19 被引量:370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东北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建筑科学理学更多>>
- 创新驱动视角下东北地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研究
- 经济增长方式是一个地区实现经济持续增长的途径。根据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经济发展一共可分为四个阶段,即生产要素驱动阶段、投资驱动阶段、创新驱动阶段和财富驱动阶段。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一直都保持高速增长,至今已成为世...
- 王建康
- 关键词: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空间面板模型
- 文献传递
- 产业集聚、空间溢出效应与地区工资差距——基于285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被引量:6
- 2016年
- 文章选取2004~2013年中国285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空间计量模型分析产业集聚对地区工资差距的影响及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中国的地区工资水平有明显的空间自相关性,虽然相关性逐年减弱但仍非常显著;制造业集聚对本地区工资水平有显著负影响,服务业集聚和共同集聚显著促进本地区工资水平的提升;产业集聚过程中相邻地区间经济差距对地区工资水平的影响整体上大于单纯的地理空间上相邻对其的影响,制造业集聚的溢出效应不显著,服务业集聚有显著的溢出效应,且溢出效应大于直接效应,共同集聚的直接效应显著为正,而间接效应显著为负,因此共同集聚在促进本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会增大城市地区工资水平差距。
- 王雪辉谷国锋王建康
- 关键词:产业集聚地区工资差距空间计量模型空间溢出效应
- 中国新型城镇化的空间格局演变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285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被引量:108
- 2016年
- 对中国2003~2012年285个地级市的新型城镇化水平进行测度,对其空间格局的演变进行深刻剖析。基于距离平方倒数权重矩阵,检验空间相关性,建立空间计量模型分析其影响因素,得出以下结论:1新型城镇化的空间格局总体呈东高西低态势,且不断向内陆地区扩展,大城市水平明显高于中小城市;2中国城市的新型城镇化水平具有明显的空间相关性,劳动力、投资水平、经济发展、政府能力、基础设施以及产业结构均起到正向的促进作用,且经济发展、劳动力与基础设施具有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其他几个变量均为负溢出。3估计效果最好的SDM模型显示不仅是本地区解释变量,还包括周边地区的相关变量都会影响各城市新型城镇化进程。
- 王建康谷国锋姚丽陈园园
-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空间格局演变空间计量模型地级市
- 中国县域人口就业与经济增长动态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面板VAR模型的估计被引量:1
- 2015年
- 就业问题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是各级政府关注的焦点之一,也是维护社会和谐与稳定的关键措施之一。西方经济学者普遍认为经济增长是解决失业问题的最有效途径之一,而中国高速经济增长的同时还伴随着失业率的上升。基于2001—2011年中国1988个县的县域GDP和就业劳动力数量的面板数据构建了PVAR模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分析,以考察县域经济与就业两者之间的动态关系。实证结果表明,县域经济增长并不能带动县域就业的增加;相反,县域经济增长对劳动力就业有微弱的抑制作用。从要素贡献角度看,就业劳动力是经济增长的因素之一,但对县域经济增长的作用较微弱。
- 陈园园王荣成杨友宝王建康宋庆伟
- 关键词:PVAR经济增长人口就业中国县域
- 影响中国投资的因素:市域空间相关的角度被引量:1
- 2014年
- 运用空间相关性检验的莫兰指数分析讨论了中国城市投资的空间分布特征,并进一步在市域水平对投资进行了空间计量分析。结果表明:1GDP、财政支出、金融资本、人力资本均与投资的正空间相关性显著,即某区域相邻区域这些变量的集聚可带动该区域投资增加。2对全国城市分析的结果发现,除了GDP、财政支出、金融资本以外,空间滞后模型的空间相关系数估计显著,说明空间相关性也是影响投资的重要因素,而人力资本对投资规模的影响不显著。3投资在东、中、西部城市的影响因素具有明显差异。影响投资的主要因素东部是GDP,中部是GDP、财政支出、金融资本,西部则是GDP、财政支出。
- 陈园园王荣成王昱杨友宝王建康
- 土地要素对中国城市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被引量:66
- 2015年
- 在经济快速发展与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的背景下,将土地要素纳入经济增长模型,研究城市建设用地对二三产业增长的贡献,探索城市土地要素的产出弹性是否具有空间相关性及空间溢出效应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鉴于已有研究大多利用省级面板数据,本文基于C-D生产函数,构建中国285个地级市2003-2012年的空间面板数据模型,分析城市建设用地投入对全国以及东、中、西三大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表明:1土地要素投入与城市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空间相关性,显著的Moran指数说明二者在空间上呈现集聚状态,空间计量模型估计结果显示土地要素不仅对本地区经济增长起到促进作用,而且不同程度地影响周边城市的经济发展,即存在一定的空间溢出效应。2土地要素对我国城市的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但贡献程度小于劳动力与资本,贡献率分别为3.46%、58.07%和11.39%,说明我国城市的经济增长较多依赖劳动力和资本投资,土地要素虽具有不可取代之处但贡献程度相对较小;3由于我国不同区域处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土地要素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也不同,表现在中部地区最高(10.79%),西部次之(4.28%),东部最低(2.17%)。此外,土地要素贡献的溢出效应随着区域不同而相异,全国范围以及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表现为正向溢出,中部地区表示为负向溢出。鉴于土地要素对不同区域的贡献程度及溢出效应不同,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使城市建设用地对我国不同类型城市经济增长的贡献达到最佳效果。
- 王建康谷国锋
- 关键词:城市经济增长贡献率空间面板模型
- 人力资本集聚对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影响——以2000-2012省级面板数据为例被引量:11
- 2015年
- 通过分析人力资本集聚与新型城镇化在我国分布格局及空间依赖性,建立空间计量模型分析我国人力资本水平对新型城镇化的影响。结果显示:从时间维度来看,新型城镇化指数在空间上的自相关性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增强,而人力资本空间自相关性却有略微下降,从空间维度来看,两个指数的空间相关系数明显随着带宽的增加而逐渐减小,且显著性水平也不断减弱;在同种固定效应条件下SEM的估计结果优于SLM,我国的区域发展不均衡导致了人力资本水平在区域问也存在巨大差异,在空间上形成了对新型城镇化较为强烈的冲击。
- 王建康谷国锋姚丽陈园园
- 关键词:人力资本集聚新型城镇化空间计量模型
- 城市化进程、空间溢出效应与城乡收入差距——基于2002-2012年省级面板数据被引量:55
- 2015年
- 近年来,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发展迅速,在促进了经济持续增长的同时却伴随着城乡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基于此,文章选取了2002-2012年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通过空间自相关性检验和构建空间计量模型,从表征与保障两个方面考察了我国城市化进程对城乡收入差距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溢出效应)。结果表明: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具有明显的空间自相关性,虽然相关程度逐渐减小但仍非常显著;人口非农化、固定资产投资与政府能力对城乡收入差距存在消极影响,而产业结构、城市建设用地与人力资本对城乡收入差距具有积极影响,且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空间溢出效应,即邻近地区的城市化进程会对本地区城乡收入差距产生影响。最后文章针对城市化进程中如何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问题提出了对策。
- 王建康谷国锋姚丽
- 关键词:城市化进程城乡收入差距空间溢出效应空间计量模型
- 东北地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时空耦合关系研究
- 本文以东北三省34个地级市为研究单元,构建了其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系统耦合的指标体系,在灰色关联分析技术的支持下,定量揭示影响东北地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耦合的主要因素,并从时空角度对耦合度的演变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 王雪辉谷国锋王建康
- 关键词:经济发展生态环境灰色关联分析
- 文献传递
- 中国科技创新的空间集聚及其溢出效应——基于面板数据空间计量分析被引量:16
- 2015年
- 基于2004-2013年数据,运用空间计量经济学方法,建立两种空间权重矩阵的面板数据模型,研究我国科技创新的空间分布与创新溢出。研究发现,我国31省域的区域创新具有显著的正空间自相关性,表现为明显的区域创新集聚现象,并且创新集聚状况逐渐强化,R&D经费投入、人力资本和城市化率对区域创新具有显著的正效应,而外商投资对创新产出具有显著的负影响。区域科技创新具有空间溢出性,某区域的创新产出会溢出到邻近地区并对其创新产出产生正向的促进作用。
- 谷国锋李连刚王建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