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宝锋

作品数:9 被引量:26H指数:3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基础研究重大(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电刺激
  • 3篇手术
  • 3篇脑深部
  • 3篇脑深部电刺激
  • 3篇成瘾
  • 2篇多巴
  • 2篇多巴胺
  • 2篇手术治疗
  • 2篇受体
  • 2篇癫痫
  • 2篇外科
  • 2篇外科治疗
  • 2篇难治
  • 2篇伏核
  • 2篇复吸
  • 2篇成瘾大鼠
  • 1篇低钠
  • 1篇低钠血症
  • 1篇电极监测
  • 1篇多巴胺D3受...

机构

  • 9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复旦大学上海...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9篇王宝锋
  • 9篇王桂松
  • 7篇金义超
  • 2篇兰津
  • 2篇周洪语
  • 2篇徐纪文
  • 2篇赵晨杰
  • 1篇张晓华
  • 1篇董辉
  • 1篇刘旭光
  • 1篇江基尧
  • 1篇周盾
  • 1篇崔鹏
  • 1篇涂志才
  • 1篇陈清山
  • 1篇章彬佳
  • 1篇王丽丽
  • 1篇田鑫
  • 1篇李骁雄
  • 1篇葛建伟

传媒

  • 3篇立体定向和功...
  • 1篇中国临床神经...
  • 1篇神经疾病与精...
  • 1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神经病学与神...
  • 1篇中华行为医学...
  • 1篇中华医学会神...

年份

  • 1篇2013
  • 6篇2011
  • 2篇2010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颅内电极监测的额叶癫痫外科治疗
2013年
目的探讨颅内电极监测对额叶癫痫手术治疗的指导作用,总结额叶癫痫手术治疗效果。方法从2007年3月至2012年3月对我科40例额叶癫痫患者,采用颅内电极监测定位致痫灶和功能区,二次手术进行致痫灶处理。术后对患者进行1年到6年随访,对手术疗效进行改良ENGEL分级。结果本组男性25例,女性15例;患者年龄最小为6岁,最大为50岁,平均24.1岁;所有患者均成功行颅内电极植入,其中单侧28例,双侧12例。所有患者均通过颅内电极监测到致痫灶,其中16例致痫灶涉及功能区。对40例患者均行额叶致痫灶切除,并对5例行部分颞叶处理,9例行胼胝体切开,16例致痫灶涉及功能区者行皮层电热灼。电极植入术后,1例患者发生硬膜下血肿,约50ml,进行血肿清除后成功监测并进行致痫灶手术处理,1例致痫灶处理术后发生头皮延迟愈合,经清创术后1月愈合。对术后患者疗效行1年到6年时间随访,按照改良ENGEL分级显示Ⅰ级23例,占57.5%;Ⅱ级7例,占17.5%;Ⅲ级8例,占20%;Ⅳ级2例,占5%;Ⅰ级和Ⅱ级患者占总体75%,说明手术疗效良好者占比例高。结论颅内电极对额叶癫痫致痫灶和功能区准确定位是额叶癫痫手术治疗取得成功的关键。
周盾王桂松徐纪文周洪语李骁雄赵晨杰王宝锋金义超江基尧
关键词:颅内电极额叶癫痫致痫灶手术疗效
脑深部电刺激对吗啡成瘾心理依赖大鼠伏核多巴胺受体的影响
目的探讨脑深部电刺激(DBS)大鼠双侧伏核对伏核多巴胺D_(1A)受体(D_(1A)R)和D_2受体(D_2R)表达的影响,及多巴胺受体在DBS治疗吗啡心理依赖中的作用。
王桂松王丽丽陈清山崔鹏王宝锋
关键词:脑深部电刺激伏核吗啡依赖
多巴胺D3受体与药物成瘾的关系及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1年
药物成瘾是一种慢性反复发作性脑病,对社会和个人都有极大的危害。多巴胺D3受体在大脑中主要分布于边缘系统,提示其在药物成瘾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相关研究亦证实了这一点,使用成瘾性药物可使D3R表达发生适应性改变。D3R激动剂和拮抗剂的研究进一步阐述了D3R与药物成瘾的关系,也为抗成瘾药物的研发提供了可能。本文从D3R的分布、药理学研究、激动剂、拈抗剂这四个方面对D3R与药物成瘾的关系及相关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王宝锋王桂松
关键词:多巴胺D3受体药物成瘾
难治性癫的循证外科治疗
2010年
目的为难治性癫(IE)患者的外科治疗制定循证方案。方法针对1例IE患者诊治中的临床问题,检索临床指南、系统评价、m eta分析及随机对照试验,并评价其质量,判断其真实性、适用性,获取最佳证据并应用于临床。结果共检索到3篇指南、5篇系统评价和1篇结局研究,分析结果表明IE从定义到诊治都还存在着许多争议。结合患者情况,应用循证证据治疗,随访半年的疗效较好。结论循证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疗效,但仍然缺乏充分的证据。
王宝锋金义超兰津王桂松
关键词:循证手术治疗
脑耗盐综合征的研究新进展被引量:12
2011年
低钠血症为动脉瘤破裂后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时常见的电解质紊乱,其发生率大约在9%~33%。其一般发生在SAH后的第2 w内,一般较脑血管痉挛出现的时间晚3~5 d[1]。Wijdicks等认为低钠血症是延迟性脑缺血和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但是这种推论并未得到证实[2]。
金义超王宝锋王桂松
关键词:低钠血症脑耗盐综合征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脑钠肽
难治性癫痫外科治疗的长期效果:一项6年随访研究结果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总结分析难治性癫痫外科治疗的方法及效果,为进一步的临床实践提供指导。方法综合临床症状学、神经电生理和神经影像学等方法,对66例难治性癫痫患者进行致痫灶定位和外科手术治疗,术后进行长期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6年。结果 1例患者在随访期间因意外窒息死亡,余结果如下:谭启富标准:满意22例(33.8%),显著改善33例(50.8%),良好6例(9.2%),较差2例(3.1%),无改善2例(3.1%);Engel标准:Ⅰ级21例(32.3%),Ⅱ级13例(20.0%),Ⅲ级24例(36.9%),Ⅳ级7例(7.8%)。术后出现的并发症有偏瘫、失语、感染等,但均在短期内恢复。结论综合临床症状、神经电生理和神经影像学检查,可以精确定位癫痫患者的致痫灶,进一步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可以使难治性癫痫的外科治疗获得良好的效果。
王宝锋金义超兰津王桂松徐纪文周洪语田鑫赵晨杰
关键词:难治性癫痫癫痫外科长期随访
手术治疗颅内多发脑膜瘤1例报道及文献复习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探讨颅内多发脑膜瘤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经手术治疗的颅内多发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分析。颅内多发脑膜瘤患者主要表现为间歇性头痛并左眼视力模糊;头颅MRI示颅内多发类圆形异常信号,最大者约4.8cm×3.6cm×3.4cm。结果颅内发多脑膜瘤经手术全切除。术后病理学检查示纤维性脑膜瘤;术后随访3月,患者神志淡漠,言语不清,右侧肢体肌力Ⅲ级,大小便失禁。结论颅内多发脑膜瘤治疗方案应该个体化,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脑膜瘤的数量、大小、部位等多方面的因素综合决定是否一期全切除肿瘤。
金义超张晓华葛建伟王宝锋王桂松
关键词:手术
脑深部电刺激双侧伏核对吗啡成瘾大鼠复吸行为的影响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 研究脑深部电刺激双侧伏核核心部对吗啡成瘾大鼠复吸行为的影响.方法 手术前筛选大鼠,筛选后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空白电刺激组、吗啡组、吗啡假手术组、吗啡电刺激组.电极植入7d后采用隔日递增原则皮下注射吗啡(5mg/kg起始,每次递增5mg/kg,至20mg/kg稳定)建立大鼠吗啡成瘾模型.通过改进后的DBS电路进行电刺激,刺激参数为130Hz、150A、60s、1 h/d、14d.干预前后变化由条件位置偏爱实验检测.复吸行为采用小剂量吗啡(3 mg/kg)诱导,24h后再次检测CPP.数据统计采用two-way ANOVA,组间比较用Bonferroni方法.结果 ①完成CPP训练后,吗啡组、吗啡假手术组、吗啡电刺激组三个组的CPP评分为(155.87±20.45)s、(107.33 ± 18.10)s、(135.45±22.09)s,与前两组均有明显差异[与空白组(-70.34±15.40)s比较t值和P值分别为:t=9.45,P<0.01;t=6.94,P<0.01;t=8.04,P<0.01].②7天DBS后,吗啡电刺激组大鼠CPP评分与吗啡组(t=4.21,P<0.01)、吗啡假手术组(t=1.10,P<0.05)差异明显.14d DBS后差异更加明显(t=5.15,P<0.01;t=3.92,P<0.01).③给予小剂量吗啡诱导复吸后,吗啡电刺激组CPP评分小于吗啡组(t=4.04,P<0.01)和吗啡假手术组(t=4.13,P<0.01)组,且与空白组(-53.50 ± 11.10)s(t=2.60,P>0.05)差异无显著性,但与空白电刺激组(t=3.70,P<0.01)仍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DBS双侧伏核核心部不仅可以干预吗啡成瘾大鼠的CPP行为,而且能抑制小剂量吗啡诱导的复吸行为.
王宝锋金义超章彬佳刘旭光王桂松
关键词:脑深部电刺激伏核吗啡复吸
深部电刺激伏隔核对吗啡成瘾大鼠复吸后伏隔核内γ-氨基丁酸含量变化的影响
2011年
目的研究深部电刺激(deep brain stimulation,DBS)双侧伏隔核对吗啡成瘾大鼠复吸后伏隔核内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含量的影响。方法手术前使用条件性位置偏爱试验(conditionedplace preference,CPP)筛选无自然偏爱大鼠,随机分组后DBS组行电极植入术,术后10天采用固定剂量吗啡皮下注射(10mg.Kg-1)建立吗啡成瘾大鼠模型(使用CPP证实)。通过改进的DBS电路进行电刺激(频率130Hz,电流300uA,电压1V,1h.d-1),在不同的时间点使用CPP证实DBS组大鼠戒断成功后再皮下给予小剂量吗啡(3mg.Kg-1),24h后使用CPP验证吗啡成瘾大鼠复吸模型建立成功。CPP试验结束后于冰台上按大鼠脑立体定位图谱取伏隔核行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测定GABA含量。结果①皮下注射固定剂量吗啡能够使大鼠成瘾,DBS能够有效抑制吗啡复吸行为;②morphine+DBS组大鼠伏隔核内GABA含量与吗啡组,morphine+sham组差异明显。结论 DBS双侧伏隔核使吗啡成瘾大鼠复吸后伏隔核内GABA含量增加。
金义超王宝锋王桂松董辉涂志才
关键词:脑深部电刺激条件性位置偏爱伏隔核Γ-氨基丁酸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