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增贤
- 作品数:3 被引量:25H指数:2
- 供职机构:泰山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中国2011年Ⅲ型脊髓灰质炎病毒基因特征分析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研究中国(未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下同)2011年急性弛缓性麻痹(Acute Flaccid Paralysis,AFP)病例粪便标本中分离到的Ⅲ型(Type 3)脊髓灰质炎(脊灰)病毒(Poliovirus,PV)(PV_Ⅲ)分子生物学特征,为中国维持无脊灰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og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对PV_Ⅲ的衣壳蛋白VP_1编码区基因进行扩增,并对PCR产物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和分析,对VP_1编码区的核苷酸神经毒力位点和突变热点进行分析,并建立亲缘关系进化树,分析毒株间的进化关系。结果中国2011年从AFP病例粪便标本中,共分离到159株PV_Ⅲ,包括149株疫苗类似株PV和10株免疫缺陷相关的疫苗衍生(Immunodeficiency-associated Vaccine-derived)PV(i_VDPV),未发现Ⅲ型野生型(Wild Type)PV(WPV_Ⅲ)。15株PV_Ⅲ均在VP_1编码区基因已知的神经毒力位点核苷酸2493发生突变。结论突变热点的存在说明PV_Ⅲ的VP_1编码区的核苷酸变异并不是随机分布的,PV_Ⅲ的VP_1编码区基因突变热点可能与PV_Ⅲ的生物学特性有一定的关系。从宁夏回族自治区发现的10株i_VDPVs与以往发现的i_VDPV基因进化上无相关性,证明是新发现的i_VDPV。对VP1编码区的检测为继续维持中国无脊灰状态,为及时发现VDPCs传播和WPV的输入性爆发提供实验室依据。
- 张波严冬梅祝双利王东艳张勇朱晖朱洪秋许文波王增贤
- 关键词:基因特征突变热点
- 鼻病毒在婴幼儿下呼吸道感染中作用的研究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探讨鼻病毒在婴幼儿下呼吸道感染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08年5月到2009年4月北京儿童医院下呼吸道感染住院儿童鼻咽分泌物标本240份,使用Real-timeRT-PCR方法筛选鼻病毒阳性标本,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240例住院儿童中,入院诊断为肺炎的208例,占86.67%(208/240),支气管炎21例(8.14%),毛细支气管炎11例,无死亡病例,男女病例比例为1.93:1,且2009年2月采集标本数达到最多。采用Real-timeRT-PCR方法检测为鼻病毒阳性的标本71份,阳性率为29.58%(71/240),且主要的临床诊断症状是肺炎。发病年龄以2岁以下婴幼儿为主,占81.69%(58/71),其中以13~18月、324月年龄组发病率最高,发病率为33.33%。结论鼻病毒感染季节为春季和冬季,尤以2岁以下婴幼儿感染为主,主要症状表现为肺炎、支气管炎及毛细支气管炎等下呼吸道感染。鼻病毒流行具有季节性,且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应做好医院内防护措施,避免交叉感染。
- 王焕焕毛乃颖许松涛唐浏英王慧玲谢正德王增贤许文波
- 关键词:呼吸道感染
- 人鼻病毒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9
- 2011年
- 1概述
急、慢性呼吸道感染是最常见的人类疾病。据统计,平均每人每年发生呼吸道感染的几率大于30%,在儿童中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更高。除细菌外,病毒是引起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的病原微生物之一。
- 王焕焕毛乃颖王善振王增贤
- 关键词:病毒呼吸道感染病原微生物人类疾病病死率发病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