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纤溶酶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被引量:5
- 2005年
- 目的:观察注射纤溶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入选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纤溶酶治疗组和东菱克栓酶对照组,于治疗前、治疗后7d、14d分别进行ESS评分及PT、APTT、FIB血液相关指标及临床疗效全面观察。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ESS)评分及PT、APTT、FIB有明显改变,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尤其是降解FIB方面,两组对FIB都有降解作用,治疗组比较缓和。而对照组用药7d明显下降,一周后又反弹到治疗前,甚至更高水平.两组在14 天时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有临床意义。两组均无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纤溶酶可作为急性脑梗死早期的安全有效的溶栓药物。
- 台立稳何俊瑛王世平张彤张荣灿赵辉
- 关键词:纤溶酶急性脑梗死东菱克栓酶
-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乳酸性酸中毒1例被引量:5
- 2012年
- 患者,女,58岁,主因呕吐15小时于2012年3月1日入院。发病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恶心、呕吐,呕吐呈非喷射状,呕吐物为胃内容物(量不详)。意识清楚,无肢体活动障碍,无头痛,头晕及视物旋转。无腹痛、腹泻。未经治疗。发病以来,患者食欲差,精神差,无发热,睡眠一般。
- 张玉玺王世平杨军政
- 关键词: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血液透析滤过血气分析
- 侧脑室穿刺外引流术在重型脑干出血中的应用15例分析
- 2009年
- 王世平杨军政刘俊兰耿秀巧张玉玺
- 关键词:引流术
- 临床症状复杂的低颅压综合征1例报告
- 2004年
- 患者,女,35岁.于40天前晨间坐起后出现头痛,为持续性跳痛, 以双颞侧为著.伴有头晕、耳鸣、恶心、呕吐,无视物旋转、走路不稳,肢体活动自如, 晚间平卧后症状消失. 尚可坚持工作, 曾经当地中医治疗,7天后缓解.十天前再次出现头痛、头晕,且较前加重,均是立位出现,卧位消失.伴精神萎靡,食欲不振.近两天症状加重,持续不缓解.遂来我院门诊查头CT未见异常,TCD示左侧颈动脉血流速度轻度加快, 以头晕待查收住院.
- 王红王世平胡富清
- 关键词:低颅压综合征
- 尼莫地平治疗原发性脑干出血18例临床观察
- 2009年
- 杨军政王世平张玉玺耿秀巧刘俊兰
- 关键词:脑干出血尼莫地平
- 低分子肝素钙联合长筒靴型气压治疗仪预防ICU患者DVT的临床效果被引量:7
- 2014年
-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钙联合长筒靴型气压治疗仪的间歇充气加压治疗作用预防ICU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36例ICU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8例,观察组采用低分子肝素钙联合长筒靴型气压治疗仪预防DVT,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预防DVT,以7 d为观察期,比较2组患者观察期内DVT的发生率、双侧大腿周径、双侧下肢深静脉血液流速。结果在观察期内观察组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4例,对照组发生16例,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前后双侧大腿周径比较,观察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双侧大腿周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前后下肢深静脉血流速度比较,观察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钙联合长筒靴型气压治疗仪预防ICU患者DVT的效果显著。
- 夏彩宁闫瑞芳王世平王东升
- 关键词:低分子肝素钙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 巨大囊肿性脑囊虫1例报告
- 2006年
- 王世平台立稳姜瑞英
- 关键词:脑囊虫囊肿性肢体活动障碍间断抽搐头部胀痛低密度影
- 脑室外引流联合尼莫地平在脑干出血破入脑室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 王世平刘俊兰杨军政刘静张玉玺耿秀巧
- 脑干出血是神经内科常见的危重病之一,病情凶险,死亡率高,常规内科治疗疗效不佳,而外科治疗又不易开展。脑室外引流联合尼莫地平治疗破入脑室的脑干出血即可以迅速解除脑脊液循环障碍,降低颅内压,保证脑灌注,减少脑积水、脑疝的发生...
- 关键词:
- 关键词:脑干出血脑室外引流治疗尼莫地平
- 奥扎格雷钠联合银杏叶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研究
- 王绣锦石芳刘静张春娟王世平
-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是中老年人常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病,一旦发展成椎-基底动脉血栓,造成相应供血区脑组织梗死,神经细胞不可逆损害,其病死率很高。该课题用奥扎格雷钠联合银杏叶注射液治疗VBI40例进行了临床观察,两药...
- 关键词:
- 关键词: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奥扎格雷钠银杏叶注射液缺血性脑血管病
- 脑室外引流联合尼莫地平在脑干出血破入脑室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探讨脑室外引流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脑干出血(破入脑室)的作用。方法将脑干出血患者10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2例,给予脱水降颅压等常规治疗;观察组51例,在常规治疗的同时,早期给予脑室外引流联合静脉应用尼莫地平治疗。评估治疗总有效率、病死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的情况。结果发病后21d进行比较,观察组比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有显著改善(P<0.05),病死率比对照组降低(P<0.05),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脑室外引流联合尼莫地平在治疗破入脑室系统的脑干出血中,改善了患者预后,明显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降低病死率。该方法操作简单、安全、不良反应小,易于推广。
- 王世平刘俊兰杨军政耿秀巧张玉玺
- 关键词:病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