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三龙
- 作品数:141 被引量:203H指数:8
- 供职机构: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理学更多>>
- 盐酸派甲酯(MPH)诱导幼龄动物成瘾后再复吸
- 研究目的:注意力缺陷综合症,医学上指注意力不足过动症(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就是注意缺陷障碍,最主要的症状是频繁地、不自觉地走神。这种病通常在儿童期和青少年期...
- 李芊芊蓝秉南王三龙
- 关键词:MPH幼龄动物成年大鼠
- 新药临床前致癌性实验设计的关注点
- 致癌性实验是创新药物安全性评价和上市风险控制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于10多年前颁布的药品注册法规中要求新药上市申请时需提供必要的完整动物致癌性实验结果,但仅是提出了原则性的要求,实际上致癌性研究评价起步相对国外明显较晚...
- 王三龙吕建军杨艳伟苗玉发张頔潘东升汪巨峰李波
- 关键词:临床前
- 一种新强心苷类化合物的结构鉴定及其活性研究(英文)被引量:12
- 2002年
- 目的从弯蕊开口箭 (TupistrawattiiHook .f.)中寻找抗癌活性先导化合物。 方法使用稻瘟霉活性筛选体系进行活性追踪分离 ,并通过波谱分析 ,特别是二维核磁手段结合化学方法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弯蕊开口箭中分离得到 3个具有很强细胞毒活性的强心苷 ,其中化合物 2wattosideF是一个新化合物 ,并且它的细胞毒活性在 3个强心苷中最强 ,其IC50 值为 0 0 11μmol/L。 结论wattosideF是一个具有很强细胞毒活性的新的强心苷类化合物。
- 沈平王三龙刘锡葵杨崇仁蔡兵姚新生
- 关键词:活性
- N-甲基亚硝基脲诱导p53^(+/-)小鼠胸腺淋巴瘤模型的建立
- 2024年
- 目的通过N-甲基亚硝基脲(MNU)诱导p53^(+/-)小鼠产生胸腺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T-LBL)。方法采用单次ip给予p53^(+/-)小鼠75 mg·kg^(−1) MNU,并于给药后进行一般症状观察、摄食量及体质量测定;给予MNU 10周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碱性磷酸酶(ALP)、乳酸脱氢酶(LDH)水平;解剖后进行大体检查,HE染色后进行胸腺组织病理学检查;免疫组化检测胸腺CD20、CD3、CD68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p53^(+/-)小鼠的摄食量和体质量降低(P<0.05、0.01),第9~10周可见消瘦、弓背及呼吸急促症状,甚至动物死亡;血清ALP明显降低(P<0.01),LDH明显升高(P<0.01);大体病理学检查胸腺体积增大,呈浅黄白色,镜检可见胸腺恶性淋巴瘤;免疫组化检测胸腺恶性淋巴瘤CD3和CD68呈阳性表达,CD20呈阴性表达。结论单次给予75 mg·kg^(−1) MNU可诱导p53^(+/-)小鼠产生胸腺恶性淋巴瘤,且为T细胞来源,其形态学与免疫学特征与T-LBL相似。
- 叶润泽张勇林志屈哲李双星张頔杨艳伟王三龙刘甦苏霍桂桃
- 关键词:N-甲基亚硝基脲胸腺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模型建立
-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定量测定大鼠血浆中LMV-12(HE003)及其代谢产物M4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建立一种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同时测定SD大鼠血浆中LMV-12(HE003)(以下简称LMV-12)及其活性代谢产物M4的方法,并开展完整的生物分析方法学验证。方法采用蛋白沉淀提取血浆中LMV-12及M4,用HPLC-MS/MS方法进行定量分析。采用ACQUITY HPLC^(■)CSH C18色谱柱,以0.3%甲酸/40 mmol/L甲酸铵水溶液-乙腈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实现快速分离。质谱采用电喷雾离子化电离源(ESI)、正离子检测模式和选择反应监测(SRM),用于定量分析的离子反应为m/z 674.300→169.200(LMV-12),m/z 661.200→156.000(M4)和m/z 688.200→183.000(内标CH3-LMV-12)。结果完整的生物分析方法学验证结果显示,在本方法中LMV-12血浆浓度在20~8000 ng/ml范围内、M4浓度在5~2000 n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方法的选择性、残留、准确度、精密度、基质效应、稳定性均满足生物样品定量分析要求。结论本方法检测快速、灵敏度高、操作简便、重现性好,能同时检测出LMV-12原型药及其代谢产物M4,适用于LMV-12的大鼠药代动力学和毒代动力学研究。
- 刘淑洁闻镍王宇黄舒佳淡墨汤瑶王晓霞陶琳耿兴超王三龙刘丽
-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SD大鼠生物分析蛋白沉淀
- 薯蓣皂苷的次皂苷元B体外诱导人慢性髓系白血病细胞K562凋亡的研究被引量:24
- 2003年
- 背景与目的:我们从福州薯蓣的根茎中首次分离得到薯蓣皂苷的次皂苷元B(P.B),并发现P.B能够显著抑制多种人肿瘤细胞的增殖。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P.B是否通过诱导细胞凋亡而发挥其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作用。方法:采用荧光及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细胞凋亡的形态学变化;库尔特全自动颗粒粒度分析仪分析药物引起K562细胞体积大小分布的变化;琼脂糖凝胶电泳测定DNA梯状带,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时的变化。结果:10μmol/LP.B处理K562细胞24h时,细胞产生典型的核内染色质凝结、核片段化、细胞体积缩小及凋亡细胞表面膜出泡等形态学特征。10μmol/LP.B分别处理K562细胞6、12及24h时,能够使细胞产生明显的DNAladder和体积变化,呈一定的时效关系,并且亚G1峰的凋亡细胞随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分别为6.12%(6h)、35.6%(12h)和45.7%(24h)。结论:P.B可能通过诱导K562细胞凋亡而发挥其抗K562细胞增殖的作用。
- 王三龙蔡兵崔承彬刘宏伟吴春福姚新生
- 关键词:薯蓣皂苷体外诱导慢性髓系白血病
- DNA疫苗、重组病毒载体复合型疫苗的临床前毒理学研究
- 2007年
- 霍艳刘勇王三龙刘颖闻镊耿彩荣苗玉发孙立李波邵一鸣王军志
- 关键词:DNA疫苗
- 建立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致癌性小鼠模型
- 2024年
- 致癌性试验是药物非临床安全性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当前国内外普遍采用并认可基于ICH S1B指南建立的药物非临床致癌性试验替代方案。遗传修饰致癌性小鼠模型是替代方案中“卡脖子”的关键技术问题。从1997年ICH S1B指南发布至今,我国制药行业主要依赖进口获得小鼠模型,其价格高昂、进口周期长、条件严苛,且由于模型资源唯一,制药行业承受着成本高昂和供应链不稳的双重压力。本文概述了国内外致癌性试验相关指导原则,介绍了国内外主要的致癌性小鼠模型,包括Tg.rasH2、KI.C57-ras、p53^(+/-)小鼠等的构建、验证与应用历程,并展望了建立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致癌性小鼠模型以及标准化生产供应的途径。
- 刘甦苏凌晨耿兴超王三龙范昌发
- 基于拟胚体面积的体外胚胎毒性模型的建立和验证
- 2023年
- 目的利用小鼠胚胎干细胞,以拟胚体面积为分化抑制终点,构建体外胚胎毒性模型。方法模型建立:分别用训练集10个化合物青霉素G、异烟肼、5-氟尿嘧啶、羟基脲、阿司匹林、氟康唑、地塞米松、丙戊酸钠、洛伐他汀、苯海拉明处理小鼠胚胎干细胞ES-D3和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NIH/3T35 d,用细胞活力检测试剂盒检测细胞活性,得到相应的半数抑制浓度(IC_(503T3)、IC_(50 D3));同时用10种化合物处理ES-D3细胞,用悬浮-悬滴培养的途径制备拟胚体,于第5天对拟胚体进行拍照,用Image J软件测量拟胚体的横截面积,并计算半数抑制细胞分化的浓度(ID_(50))。根据得到的IC_(503T3)、IC_(50 D3)、ID_(50),用Python软件采用线性判别分析(LDA)拟合得到线性二分类判别式。模型验证:以上述同样的方法测定测试集3个化合物维生素C、布洛芬、顺铂的IC_(503T3)、IC_(50 D3)、ID_(50),将其代入得到的判别式,并预测化合物的胚胎毒性。结果通过训练集10个化合物拟合出线性预测判别式为:判别值=21.55092658×lg IC_(503T3)-7.60024183×lg IC_(50 D3)-14.00757116×lg ID_(50)+6.6755172,判别值<0,归为无胚胎毒性;判别值≥0,归为胚胎毒性。将测试集化合物的IC_(503T3)、IC_(50 D3)、ID_(50)代入判别式,得到维生素C判别值<0,为无胚胎毒性药物;顺铂和布洛芬判别值>0,为胚胎毒性药物,均与文献中体内试验结果一致,预测正确。结论基于拟胚体面积成功建立体外胚胎毒性模型。
- 赵曼曼郑锦芬黄芝瑛耿兴超张曦刘晓萌王三龙周晓冰
- 关键词:小鼠胚胎干细胞胚胎毒性线性判别分析
- 统计学在临床前药物毒理学安全性评价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介绍临床前药物毒理学安全性评价一般毒理学、遗传毒理学、生殖毒性实验、安全药理学和致癌性实验中的数据分析的统计学方法。方法:本文简要介绍了一般毒理实验、遗传毒理实验、生殖毒性实验、安全药理和致癌性实验的实验设计、动物种属、实验终点观察指标、结果判断,着重介绍了体内微核实验、慧星实验、器官重量分析、犬遥测实验、中枢神经系统实验以及致癌性实验的统计分析方法,进一步介绍了目前统计方法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策略。结果:体内微核实验的统计方法包括一般线性模型、精确趋势检验、非参数趋势检验、配对检验和广义线性模型。彗星实验的统计方法包括汇总统计和广义线性模型。一般毒理实验的器官重量统计学方法包括协方差分析、器官绝对重量分析及器官相对重量分析。中枢神经系统评估定量数据的统计方法包括协方差分析、方差分析及Williams趋势检验或Dunnett-t检验。致癌性实验统计学方法包括Peto检验和poly-k趋势检验。结论:本文介绍了一般毒理学、遗传毒理学、生殖毒性实验、安全药理和致癌性实验常用的统计学方法,为我国临床前药物安全性评价毒理实验数据的统计学分析提供一些参考。
- 吕建军霍桂桃王三龙屈哲林志杨艳伟张頔范玉明汪巨峰
- 关键词:临床前药物安全性评价毒理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