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吉
- 作品数:121 被引量:480H指数:12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康复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康复研究中心科研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水利工程电子电信更多>>
- 脊髓损伤患者与正常人步行中核心肌群肌肉利用率的对照研究
- 目的:观察和比较脊髓损伤患者(spinal cord injury,SCI)与正常人步行中核心肌群的肌肉利用率。方法:采用表面电极和同步摄像技术对10 例T11 完全性SCI 患者(SCI 组)和10 例正常人(对照组)...
- 王一吉李建军周红俊高明明高连军卫波刘根林郑樱张缨郝春霞康海琼袁媛
- 关键词:脊髓损伤表面肌电信号
- 儿童无骨折脱位型脊髓损伤120例临床特征分析被引量:19
- 2016年
- 目的探讨儿童无骨折脱位型脊髓损伤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研究2005年1月至2014年12月中国康复研究中心收治的120例儿童无骨折脱位型脊髓损伤患者临床资料,按年龄分为0~7岁、8~13岁2组。对2组患儿的性别、年龄、致伤原因、损伤程度以及并发症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0例患儿中,男31例(25.8%),女89例(74.2%),0—7岁患儿最多(96例,80.0%)。致伤原因前3位的分别是体育运动60例(50.0%)、交通事故25例(29.2%)、其他外伤11例(12.5%)。低能量损伤71例(59.2%),高能量损伤49例(40.8%),低能量损伤多为完全性(56例,78.9%)。并发症发生率为59.2%,其中前3位分别是泌尿系感染35例(29.2%)、肾积水12例(10.0%)、压疮10例(8.3%)。结论应重视低能量导致的儿童无骨折脱位型脊髓损伤,特别是有轻微外伤史的0~7岁年龄段的儿童,同时也要注意高能量导致的无骨折脱位型脊髓损伤。
- 王一吉周红俊卫波刘根林郑樱张缨郝春霞康海琼袁媛逯晓蕾
- 关键词:儿童脊髓损伤流行病学
- 脊髓损伤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
- 脊髓损伤并发症的发生不仅影响康复治疗的效果及进程,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威胁到患者的生命。脊髓损伤几种常见的并发症有压疮、泌尿系统并发症、呼吸系统并发症、深静脉血栓及肺栓塞、痉挛、疼痛、植物神经过反射、骨质疏松等...
- 郑樱周红俊刘根林郝春霞张缨王一吉康海琼卫波
- 关键词:脊髓损伤并发症
- 一种自身力源驱动交互式截瘫助行外骨骼
-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身力源驱动交互式截瘫助行外骨骼,包括自身力源驱动RGO,所述自身力源驱动RGO为依次连接的足托、下支条、膝关节、上支条和髋关节组件,还包括一自身力源驱动助行车,所述自身力源驱动助行车包括车前架、车后架,将...
- 王人成李建军杨明亮关鑫宇季林红王一吉王林高峰于艳
- 文献传递
- 一种可提高和改善步行功能的装置:动力下肢外骨骼系统的设计及应用被引量:11
- 2011年
- 下肢外骨骼系统是一种结合了人工智能和机械动力装置的机器人。近年来,下肢外骨骼机器人发展迅速,相关技术不断成熟,极大增强了人类的步行能力,但是一些新技术在缺乏实际环境中的检验。本文主要回顾下肢外骨骼机器人的结构配置、控制方式和仿真检验,认为今后的研究方向应将各种新技术结合起来,更好地推动下肢外骨骼机器人的发展。
- 王一吉李建军
- 关键词:下肢外骨骼机器人
- 国际脊髓损伤内分泌和代谢功能基础数据集
- 2013年
- 目的国际脊髓损伤内分泌和代谢功能基础数据集的建立在于提出一个标准化的方法用于收集和报告日常生活中所需的基本内分泌和代谢功能信息,使之符合国际脊髓损伤数据集的目的和要求。方法专家组采用标准化方法根据国际脊髓损伤标准和数据集执行委员会、国际脊髓损伤协会行政和科学委员会、美国脊髓损伤协会理事会和对其有兴趣的组织和学会以及个人的建议,对初始数据进行修订。数据集在国际脊髓损伤协会及美国脊髓损伤协会网站公示2个月以征集意见。结果此数据集的最终版本包含脊髓损伤前后的内分泌和代谢功能状态诊断的诸多问题。如付诸应用,脊髓损伤患者伤前信息只需采集一次,而伤后信息可随时采集。结论学习并使用此数据集有助于促进脊髓损伤人群的内分泌和代谢功能基础数据收集和报告的一致性,便于评价和比较各项有关脊髓损伤后内分泌和代谢功能研究的结果。
- William A.BaumanFin Biering-SφrensenAndrei Krassioukov袁媛周红俊李建军刘根林郑樱郝春霞张缨王一吉康海琼卫波逯晓蕾
- 关键词:脊髓损伤康复糖尿病骨质疏松
- 脊髓损伤后的体位性低血压
- 体位性低血压是指在直立体位下的血压的下降。体位性低血压常发生在高位脊髓损伤的患者中,影响患者的训练和康复。但到目前为止,其发生原因尚未完全明确。本文主要回顾以下问题:(1)脊髓损伤后体位性低血压的可能原因(2)典型症状,...
- 王一吉周红俊
- 关键词:脊髓损伤体位性低血压
- 脊髓损伤者生殖康复需求6年的变迁研究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探索经过6年脊髓损伤者群体生殖康复需求的变化,为制定相关政策,提高脊髓损伤者康复服务质量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对53名18岁以上未生育子女的脊髓损伤者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生殖康复需求、影响因素与生育服务现状,并与6年前同样的调查项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脊髓损伤者生殖康复需求仍然普遍而迫切,影响需求的因素多样,相关服务专业能力不足。结论:脊髓损伤者生殖康复需求需要卫生等行业部门的关注并加强管理,制定相关制度;医院、康复机构等应加强对服务能力的提升,保障有生育愿望的脊髓损伤者的生殖康复权利。
- 张金明陈素文孙知寒王一吉
- 关键词:脊髓损伤
- 115例脊髓损伤患者血栓预防情况分析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回顾分析脊髓损伤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情况。方法对2015年4~5月本院115例脊髓损伤患者血栓性疾病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收集临床症状、下肢深静脉彩超、实验室检查等资料,分析血栓发生情况及预防措施、血栓发生部位及处理方法。结果在外院曾接受血栓预防43例,入本院后接受血栓预防105例。在外院发生有临床症状的下肢深静脉血栓9例,未发生肺栓塞;在本科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者3例,未发生肺栓塞。外院发生和未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大多数实验室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外院曾进行血栓预防措施的患者43例,未进行过预防的患者72例,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人数分别是5例和4例,外院是否行血栓预防措施与血栓发生不相关(χ~2=0.663,P=0.415)。53例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中,5例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59例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中,4例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与脊髓损伤的严重程度不相关(χ~2=0.028,P=0.867)。结论进行血栓预防的患者也会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实验室检查对于预测和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特异性不充分。
- 卫波周红俊刘根林王一吉郑樱张缨郝春霞康海琼逯晓蕾袁媛
- 关键词:脊髓损伤血栓性疾病深静脉血栓血栓预防
- 国际脊髓损伤:脊柱干预及手术操作基础数据集被引量:1
- 2015年
- 研究设计调查专家意见、反馈及共识。目的描述国际脊髓损伤(SCI)脊柱干预及手术操作基础数据集的开发及其中包含的变量。设置国际工作组。方法成立专家委员会以选择及确定数据项目。将数据集送至相关的委员会及组织征求意见。考虑所有的建议后,国际脊髓协会及美国脊柱损伤协会认可了最终版本。结果数据集包括9个变量:1干预/操作的日期及开始时间;2非手术卧床休息及外固定;3脊柱闭合性干预,手法治疗和/或脊柱复位;4手术流程—入路;5干预完成或手术结束的日期及时间;6手术流程—切开复位;7手术流程—对神经的直接减压;8手术流程—固定及融合—节段数量;9手术流程—固定及融合—节段水平。所有变量均用数字或字符进行编码。本文中各项脊柱干预及操作均得以编码(变量1~7),各脊柱节段水平亦得以描述(变量8~9)。应用临床病例举例说明如何完成该数据集。结论开发国际脊髓损伤脊柱干预及手术操作基础数据集的目的为便于各研究、中心及国家之间对脊柱干预及手术操作进行比较。
- MF DvorakE ItshayekMG FelingsAR VaccaroPC WingF Biering-SorensenVK Noonan康海琼周红俊刘根林郑樱张缨郝春霞卫波王一吉逯晓蕾袁媛
- 关键词:数据集脊髓损伤手术减压手术流程前后路联合椎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