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牛磊

作品数:7 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农业科学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经济管理
  • 2篇政治法律
  • 1篇农业科学
  • 1篇社会学

主题

  • 2篇农机
  • 2篇农机服务
  • 2篇农机服务产业
  • 2篇农机服务产业...
  • 2篇农业
  • 2篇农业机械
  • 2篇农业机械化
  • 2篇乡村
  • 2篇乡村治理
  • 2篇机械化
  • 2篇村治
  • 1篇地产
  • 1篇地产权
  • 1篇地票
  • 1篇增收
  • 1篇支农
  • 1篇人口
  • 1篇人口外流
  • 1篇收益分配机制
  • 1篇土地产权

机构

  • 7篇西南大学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 7篇牛磊
  • 4篇黄庆华
  • 3篇刘建徽
  • 2篇赵一夫
  • 1篇魏晓亚
  • 1篇丁忠民
  • 1篇张卫国
  • 1篇朱玉碧

传媒

  • 1篇农业经济
  • 1篇农机化研究
  • 1篇电子政务
  • 1篇中国农机化学...
  • 1篇2012年中...
  • 1篇2012年全...
  • 1篇2012年中...

年份

  • 2篇2024
  • 2篇2013
  • 3篇2012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重庆市农机服务产业化现状及对策分析被引量:3
2013年
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农业机械化的不断推进,农机服务产业化在迎来新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为此,通过利用EViews 6.0软件做线性回归分析,得出回归结果,并从重庆市发展农村经济和农业机械化的实际出发,提出了进一步推进重庆农机服务产业化的对策性思考。
刘建徽牛磊黄庆华张卫国
关键词:农机服务产业化农业机械化
人口外流背景下乡村治理的需求差异及路径选择——基于4省人口外流村庄的分类探析
2024年
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人口持续且大规模外流深刻影响着乡村治理现代化进程。囿于村庄人口外流异质性,引入分类视角展开研究至关重要。本文结合人口外流相对强度与人口外流距离两指标,将村庄细分为发展型、跨越型、带动型与危机型四类;并利用福建、河北、江苏、陕西4省村庄调研数据,深入解析不同人口外流村庄的治理困境和治理需求;最后分类提出可自身适配、可同类推广的治理路径优化建议,以进一步提升乡村治理精准化水平。
原璐璐牛磊牛磊
关键词:人口外流乡村治理
重庆市缩小'三个差距'实践农民持续增收的路径选择
城乡、区域、贫富'三个差距'已成为当前困扰我国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一大难题.重庆市率先提出的缩小'三个差距',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举措,是一种有益尝试,它对于不断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以改革促'三农'发展起到了积极的...
黄庆华牛磊刘建徽
关键词:农民增收住房制度户籍制度
文献传递
推进重庆市农机服务产业化对策研究
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农业机械化的不断推进,农机服务产业化在迎来新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如何把握市场规律和农业产业化趋势,因势利导,加快农机服务产业化发展步伐,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是摆在各级政府和...
黄庆华牛磊刘建徽
关键词:农机服务产业化农业机械化
创新重庆市地票收益分配机制的探讨
研究目的:通过对重庆创新地票收益分配机制的研究,为深化和完善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改革提供有效途径和形式。研究方法: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和实证分析法。研究结果:明确了地票收益分配的要素构成,分析了重庆市在创新地票收益分配机制...
牛磊朱玉碧
关键词:土地产权制度地票收益分配机制
文献传递
基于DEA二次相对效益模型的贵州省财政支农绩效评价被引量:2
2013年
运用DEA二次相对效益模型来评价贵州省财政农业支出绩效,可以兼顾客观自然条件决定的生产有效性和各地区作为决策主体对财政支农资金使用的管理有效性。总体而言,贵州省各地区的财政支农绩效存在着南北梯度差异,2010年旱灾对全省技术效率的影响明显,六盘水和黔西南的各项绩效得分偏低,大多数地区的技术效率和管理效率都有待提高。提高财政支农绩效需要在保障投入规模的同时,适度向农业基础设施尤其是农村水利设施建设、农业科技发展推广等领域倾斜,采取项目配套专项验收的方式强化支农资金的使用管理。
黄庆华魏晓亚牛磊
关键词:财政支农绩效评价
制度赋权与技术赋能:乡村内生性治理主体何以重塑——基于参与式治理视角的双案例分析被引量:2
2024年
农村人口外流的现实背景与乡村治理现代化的时代要求,决定了重塑乡村内生性治理主体至关重要。农民参与乡村治理的内生动力不足,其实质是赋权不够和赋能不足。在阐释制度赋权与技术赋能多维作用路径的基础上,依托参与式治理的CLEAR模型构建了重塑乡村内生性治理主体的分析框架。剖析案例村庄的治理实践发现:“权能”融合机制是数字时代促进农民主体作用发挥的重要路径,制度赋权保障了农民的治理主体身份,为其权利表达创设了激励机制,数字赋能则提升了农民的可行能力,使其逐渐具备实现自由发展的能动性;乡村内生性治理主体重塑的过程是制度优化与技术嵌入不断革新的过程,双重机制的作用发挥具有阶段性与融合互促性,有赖于乡村治理与经济发展的协同共进及村民乡村认同感的不断提升;构建以人为核心的乡村数字治理秩序,应积极搭建参与式治理平台适配数字治理转型,避免数字治理对乡村社会自主性的消解,造成数字“赋能”滑向数字“负能”。从微观层面拓展了农民主体性作用发挥的研究,丰富了赋权增能理论及参与式治理理论在乡村治理中的嵌入与应用。
牛磊牛磊丁忠民丁忠民
关键词:乡村治理参与式治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