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潘纪春

作品数:72 被引量:424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行业科研专项卫生部卫生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理学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61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67篇医药卫生
  • 3篇生物学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语言文字
  • 1篇理学

主题

  • 20篇血液
  • 17篇输血
  • 12篇红细胞
  • 11篇血小板
  • 9篇献血
  • 9篇白细胞
  • 8篇细胞
  • 6篇血型
  • 6篇输注
  • 6篇无偿
  • 6篇无偿献血
  • 5篇溶血
  • 4篇血液保存
  • 4篇血液成分
  • 4篇配血
  • 4篇献血者
  • 4篇效价
  • 4篇疗效
  • 4篇抗体
  • 4篇ABO血型

机构

  • 72篇中国人民解放...
  • 4篇军事医学科学...
  • 2篇解放军第30...
  • 2篇解放军第三0...
  • 1篇北京军区总医...
  • 1篇苏州大学
  • 1篇中国科学技术...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华盛顿大学
  • 1篇江苏省血液中...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军事医学科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72篇潘纪春
  • 32篇汪德清
  • 26篇于洋
  • 19篇冯倩
  • 16篇骆群
  • 14篇林子林
  • 13篇张婷
  • 13篇庄远
  • 12篇毕蔚茹
  • 12篇刘景汉
  • 11篇陈民才
  • 11篇马春娅
  • 11篇李锡金
  • 10篇张晓娟
  • 8篇陈麟凤
  • 7篇孙桂香
  • 6篇桂萍
  • 6篇魏超
  • 5篇王海宝
  • 5篇关晓珍

传媒

  • 12篇科学技术与工...
  • 11篇中国实验血液...
  • 8篇中国输血杂志
  • 7篇临床输血与检...
  • 3篇中国医师杂志
  • 3篇标记免疫分析...
  • 3篇国际输血及血...
  • 2篇第四军医大学...
  • 2篇中国医师协会...
  • 2篇中国输血协会...
  • 1篇中国食物与营...
  • 1篇山西医药杂志
  • 1篇北京医学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国卫生质量...
  • 1篇人民军医
  • 1篇军医进修学院...
  • 1篇细胞与分子免...
  • 1篇科技和产业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年份

  • 3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5篇2018
  • 4篇2017
  • 4篇2015
  • 4篇2014
  • 5篇2013
  • 1篇2012
  • 4篇2011
  • 4篇2010
  • 4篇2009
  • 6篇2008
  • 4篇2007
  • 9篇2006
  • 5篇2005
  • 3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0
7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异基因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极期输血影响因素回顾性分析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异基因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PBSCT)患者移植极期血液输注情况和影响血液输注量的因素。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1午12月本院血液科进行的allo-PBSCT患者85例,统计移植极期输注的红细胞和血小板数量及相关影响因素。结果移植极期患者平均红细胞输注量为(8.36±8.24)U,平均血小板输注量为(11.95±8.1)U。40%的患者红细胞输注量不低于8.5U,引起红细胞输注量增多的因素为血小板植入时间、预处理前患者骨髓功能状态(P〈0.01)、供受者HLA配型方式及患者体表面积(P〈0.05);40%的患者血小板输注量不低于12U,引起血小板输注量增多的因素为血小板植入时间、供受者HLA配型方式(P〈0.01)、供受者ABO血型不合和年龄(P〈0.05)。主要ABO血型不合受者在移植极期的红细胞和血小板的输注量为(11.31±14.16)U和(15.13±10.01)U,明显高于相合受者(P〈0.05)。骨髓功能较重受累患者移植极期红细胞的输注量为(13.22±11.89)U,明显高于基本正常患者(P〈0.05)。结论血小板植入时间和供受者HLA配型明显影响患者移植极期的输血量,供受者ABO血型不合对移植极期的血小板输注会产生影响,预处理前患者骨髓功能状态明显影响移植极期红细胞的输注量。
庄远潘纪春王海宝汪德清
关键词:异基因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输血红细胞
发芽糙米对代谢综合征患者的影响被引量:3
2019年
对发芽糙米主要的营养因子、生理作用、研究现状及其对代谢综合征患者的血脂、血糖、血压以及肥胖的影响进行分析,提出发芽糙米在代谢综合征疾病防治中所面临的问题,展望其未来发展趋势,为发芽糙米更深入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于洋汪德清潘纪春刘羿
关键词:发芽糙米代谢综合征血糖血脂
61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血型血清学特征及输血疗效评估被引量:72
2013年
本研究旨在分析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的血型血清学特征及红细胞不相容输注的疗效及安全性。通过回顾性分析特发性(21例)或继发性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40例)血型血清学特征、输血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按照自身抗体类型、接受不同红细胞成分分别评价不相合输血疗效和安全性。结果表明:61例中单独IgM类冷自身抗体8例(13.1%),单独IgG类温自身抗体50例(82.0%),IgM冷自身抗体联合IgG温自身抗体3例(4.9%),合并存在同种抗体18例(29.5%);其中36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在排除同种抗体干扰情况下共进行不相合红细胞输注113次,总有效率56.6%,总部分有效率15.1%,总无效率28.3%。按输注红细胞成分差异分为ABO同型非洗涤红细胞组和O型洗涤红细胞组,ABO同型非洗涤红细胞组有效率57.6%,部分有效率13.0%,无效率29.4%;O型洗涤红细胞组有效率53.6%,部分有效率21.4%,无效率25.0%,两组输注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按患者自身抗体类型分为IgM冷自身抗体组和IgG温自身抗体组,其中IgM冷自身抗体组有效率46.2%,部分有效率30.8%,无效率23.0%;IgG温自身抗体组有效率56.7%,部分有效率13.4%,无效率29.9%,两组输注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所有输血病例均无溶血性输血反应发生。结论:对于重度贫血的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在排除同种抗体干扰的情况下,采用同型非洗涤红细胞或O型洗涤细胞输注都是相对安全的,两种方式疗效差异无显著性,选择同型非洗涤红细胞输注更方便、快捷,还能避免O型红细胞的过度使用。
于洋孙晓琳马春娅关晓珍张晓娟陈麟凤王可罗圆圆王旖李明伟封艳楠佟珊于帅杨璐吴月清庄远潘纪春冯倩张婷汪德清
关键词: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输注疗效自身抗体同种抗体
围术期输血对患者术后感染的影响被引量:25
2013年
本研究通过对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术后感染病例的回顾性分析,探讨患者围术期的输血状况是否会加重术后感染程度。应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输血科开发软件"临床输血数据库"进行检索,选取150例外科手术后感染病例,按感染部位分为深部感染组和浅部感染组,对两组患者的年龄、住院时间、红细胞输注量、非红细胞输注量、输血次数和平均每次输血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发生浅部感染患者的中位红细胞输注量和非红细胞输注量分别为4.50(0-59)U和2.95(0-119.6)U,深部感染组中位红细胞输注量和非红细胞输注量分别为9.00(0-153)U和8.05(0-136.6)U,两组患者存在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最显著的差异是输血次数的不同,发生浅部感染的患者中位输血次数为2(1-31)次,远远低于发生深部感染患者的输血次数4(1-49)次(P<0.001)。两组患者的平均每次输注量没有明显差异。结论:手术患者围术期的输血量及输血次数同患者术后感染的严重程度似乎呈正相关。
庄远张冬青王淑英周武潘纪春汪德清
关键词:围术期输血术后感染红细胞
非4℃条件储运后CPDA血液保存期的变化被引量:8
2004年
目的 为研究非 4℃条件储运不同时间后CPDA血液保存有效期的变化。方法 采集 10名健康献血者全血各 2 0 0ml ,每袋分出 5 0ml标记为对照组 ,其余标记为实验组 ;将对照组置于 4℃冰箱保存 ,于保存末期检测红细胞ATP含量为临界ATP ;将实验组置于 10℃保存 2 4h ,然后放入 4℃冰箱继续保存 ,每天测定ATP等指标 ,以临界ATP为指示点确定剩余保存有效期。重复上述方法 ,测定血液在不同温度保存 48h和 72h后的剩余保存有效期。结果 血液常温储存 2 4h保存有效期变化不明显 ,储存 48h以上则保存有效期明显缩短 ,温度越高剩余保存有效期越短。结论 血液在常温下储运 2 4h~ 72h ,入库 ( 4℃冰箱 )后应相应确定继续保存时间 ,以保证血液保存质量和输注疗效。
刘景汉韩玮潘纪春于洋庄远
关键词:血液保存有效期ATP输注
医院血库质量体系的建立被引量:2
2011年
本文从ISO 15189的医学实验室管理要求出发,结合临床输血全过程质量管理,以及医院血库的技术性质特点,阐述如何建立医院血库的质量体系。建立质量体系的主要思路应该首先从实验室体系技术性要求的支持性文件入手,然后从管理角度搭建文件体系的构架,结合输血相关法规及行业标准,完成初步的体系文件。通过ISO 15189的内部审核以及管理评审,逐步完善体系。
骆群汪德清于洋王海宝潘纪春
关键词:血库实验室
影响薄片法血小板聚集实验的因素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研究常见影响因素对薄片法血小板聚集实验(SPAT)时间的影响.方法:测定下列富含血小板血浆(PRP)的SPAT:①调整血小板计数分别为240,120,60,30和15×109/L的8例健康献血者PRP;②分别在40,35,30,25,20,15,10和5℃条件下恒温30min的10例健康献血者PRP;③含终浓度为0,10,20,30,40和50g/L的二甲基亚砜(DMSO)并室温放置30min的10例健康献血者PRP;④在室温放置1,2,3,4h后的8例健康志愿者服用阿司匹林前后PRP;⑤含浓度分别为0,0.5,1.0,2.0和3.0U/L的肝素或0.1g/LEDTA的8例健康献血者PRP.结果:①随着血小板计数的降低,SPAT时间逐渐延长;同一供者血小板计数与其SPAT时间呈显著的直线负相关(r=0.996,P=0.004);②温度在20~40℃对SPAT时间无明显影响,但当温度低于20℃时SPAT时间明显延长;③DMSO对SPAT有明显的影响,使SPAT时间明显延长,并呈明显的剂量效应;④血小板标本室温放置1,2,3和4hSPAT无显著差异(P=0.815);⑤肝素对SPAT时间无明显影响,而0.1g/L乙二胺四乙酸(EDTA)可完全抑制血小板聚集.结论:血小板计数、所处的温度以及含有DMSO时,均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SPAT时间,但是上述因素均不影响血小板最终形成肉眼可见的聚集,且聚集时间仍然在180s以内.
潘纪春毕蔚茹欧阳锡林刘景汉李锡金李卉马曙轩Dean P.Bondman高大勇
关键词:血小板聚集影响因素
某医院外科临床用血变化特征分析被引量:10
2015年
目的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本院外科每个科室最近4年临床用血量及各成分变化特征,为提升外科临床用血及手术输血水平提供循证输血医学依据。方法收集2011~2014年医院外科各成分用血量、手术例数、手术用血量等,比较医院4年用血的变化特征,分析外科患者治疗及手术用血的变化趋势。结果 2011年手术量及用血总量最高,近2年呈稳中下降趋势。其中红细胞、血浆主要用于骨科;血小板和冷沉淀主要用于肝胆外科、心血管外科和ICU外科;自体血主要用于骨科和妇产科。手术红浆比例除儿科外,其余经历了波动后基本维持在1.5左右。结论本院外科用血总量保持比较稳定的变化趋势,手术红浆比例也处于在控状态,但仍需注意手术输血管理策略,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输血,做到科学合理输注。
潘纪春王淑英孙晓琳汪德清
关键词:外科输血成分输血
2001—2014年解放军总医院临床用血变化趋势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科学合理用血经验,为进一步提高临床输血质量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1年1月至2014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全血及各成分血用量、外科手术台数、输血总人数及外科主要成分血(红细胞、血浆与血小板)输注例次等临床资料为研究对象。分析本院2001—2014年全血及各成分血应用变化趋势,内、外科各成分血用量变化特点,外科手术红细胞、血浆及血小板输注例次及人均和台均用血量的变化规律。结果随着本院床位数增加,2001—2011年临床用血总量呈上升趋势,近3年稳中有降。其中,成分血应用比例超过本院临床用血总量的99%,全血、红细胞、血浆、冷沉淀与血小板用量分别占本院临床用血总量的0.5%,50.4%,38.6%,2.4%与8.2%。红细胞和血浆主要用于外科手术,血小板主要用于内科出血性疾病。外科患者手术台均和人均红细胞和血浆用量均比较稳定,人均血小板用量呈逐步下降趋势。结论本院2001—2011年,每年用血总量随医院床位数增加而增加,近3年(2012—2014年)则呈缓慢下降趋势,成分血应用比例合理。
潘纪春王淑英汪德清
关键词:血液成分输血红细胞血小板冷沉淀输血
实验室认可中技术档案管理的实践和体会
输血科的主要职责是为患者提供相合的血液制品,保障临床手术和治疗用血需求。在该过程中输血相容性检测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结果的准确程度是决定输血成功与否的关键,为了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提升实验室的管理水平,经过充分准备后...
潘纪春
关键词:临床诊疗输血疗法血液检测技术档案
文献传递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