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楚波 作品数:36 被引量:131 H指数:6 供职机构: 湖北省肿瘤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 湖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生物学 一般工业技术 更多>>
一种鼻咽癌循环肿瘤细胞检测试剂盒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鼻咽癌循环肿瘤细胞检测试剂盒,由人外周血白细胞去除部分和免疫荧光原位杂交鉴定部分组成,其中人外周血白细胞去除部分包括稀释缓冲液、红细胞裂解液、密度梯度离心介质、细胞固定液A以及免疫磁珠,其中红细胞裂解液由... 胡德胜 周晓艺 吴媛 漆楚波 张志凌 庞代文 朱小波文献传递 快速免疫组织化学在疑难病例术中快速诊断的应用 被引量:6 2020年 术中快速疑难病例包括乳腺导管原位癌是否伴微浸润、乳腺硬化性腺病与浸润性癌鉴别、不同系统来源低分化癌与炎性病变的鉴别等,利用术中快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标记特异性肌上皮细胞指标p63、Calponin以及广谱细胞角蛋白,可以在15 min内完成染色,快速、准确地辅助术中快速诊断,显著降低误诊、漏诊率。 高少阳 王明伟 唐浩 张盛 漆楚波 王满香 常青 岳君秋关键词:疑难病例 乳腺导管原位癌 低分化癌 乳腺硬化性腺病 浸润性癌 骨桥蛋白对乳腺癌预后的判断价值 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2003年12月乳腺癌患者239例。原发灶石蜡标本制作组织芯片,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OPN的表达。结果 OPN的阳性率为54.39%,其表达与ER(P=0.004)、PR(P=0.008)相关,单因素分析OPN阳性组的无瘤生存低于阴性组,差异有显著性(Log-rank检验,P<0.01),在患者年龄、原发灶大小、组织学分级、病理学分类、腋窝淋巴结状态、ER、PR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的多因素Cox模型预后分析中,OPN表达、腋窝淋巴结状态、组织学分级是独立的预后因素,其危险比为2.55(95%CI为1.26~5.17)。结论检测OPN表达有助于乳腺癌预后的判断。 漆楚波 王明伟 龚益平 陈琼荣 邵军 程洪涛 夏和顺关键词:乳腺肿瘤 骨桥蛋白 预后 RNA干扰LOXL2基因对头颈部鳞状细胞癌凋亡及PD-L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讨抑制赖氨酰氧化酶样蛋白2(LOXL2)基因表达对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NSCC)增殖凋亡及PD-L1表达的影响研究。方法:通过Western blot检测人HNSCC细胞YCU-H891、YCU-N861和KB中LOXL2的蛋白表达。以Lipo-fectamineTM2000为载体,参照其说明将合成的LOXL2 siRNA转染KB细胞,转染48 h后,Western blot检测LOXL2、PD-L1、STAT3、p-STAT3、PCNA和Bax的蛋白表达; CCK8及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细胞活力及凋亡率。结果:LOXL2在YCU-H891、YCU-N861和KB中表达均升高。转染LOXL2 siRNA的KB细胞LOXL2的蛋白表达明显降低,与空白组和NC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转染LOXL2 siRNA的KB细胞活力明显降低,凋亡率明显升高,PD-L1、p-STAT3和PCNA的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Bax的蛋白表达明显升高,与NC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RNA干扰抑制LOXL2基因可降低HNSCC细胞活力和诱导凋亡,下调PD-L1表达,机制可能与抑制STAT3信号通路有关。 田双莲 漆楚波 朱润清关键词:头颈部鳞状细胞癌 STAT3信号通路 粘膜活检病理常见问题 <正>~~ 夏和顺 漆楚波文献传递 DLC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和蛋白在散发性乳腺癌及乳腺腺病良性病变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散发性乳腺癌(Sporadic breast cancer,SBC)、乳腺异型导管上皮增生(Breast atypital ductal hyperplasia,BADH)及乳腺腺病(Breast adenosis,BA)组织中肝癌缺失基因1(Deleted in liver cancer-1,DLC1)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及其蛋白表达的关系,及DLCl基因异常的表遗传学作用与SBC发生的关系。方法采用甲基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ethylation specific polrmerase chainreaction,MSP)研究42例SBC、14例BADH、20例BA组织及5例健康成人女性外周血淋巴细胞中DLC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并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研究SBC、BADH和BA中DLCl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5例健康成人女性外周血淋巴细胞均为DLC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阴性;SBC、BADH和BA中DCL1基因启动子CpG岛甲基化率分别为38.1%、35.7%和0。SBC和BADH的DLC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阳性率显著高于BA;SBC与BADH之间DLC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BC中DLC1蛋白表达阴性26例,表达下调16例,BADH中DLC1蛋白阴性6例,表达下调8例;BA未见DLC1蛋白表达阴性或下调。16例发生DLC1甲基化的SBC,有14例蛋白表达阴性,2例表达下调。5例发生甲基化的BADH组织,3例蛋白表达阴性,2例表达下调。SBC、BADH的DLC1蛋白的阳性率显著低于BA;SBC的DLC1蛋白阳性率显著低于BADH。DLC1非甲基化组其蛋白表达的强度明显高于甲基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DLC1基因启动子CpG岛甲基化是SBC发生过程中的早期事件,是其蛋白表达下降乃至失活的重要原因,可能在乳腺癌变过程中起重要生物学作用。 刘宇飞 胡余昌 夏和顺 漆楚波 郎博娟 何钒关键词:散发性乳腺癌 DNA甲基化 免疫组织化学 VEGF-C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研究进展 漆楚波 朱润庆关键词:VEGF-C 肺癌 文献传递 USP2和CyclinD1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分析胃癌中USP2蛋白和CyclinD1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胃癌组织和相应癌旁组织中USP2蛋白和Cyclin D1蛋白的表达情况,并与胃癌临床病理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胃癌组织中USP2蛋白阳性表达率为63.3%(69/109),而癌旁组织中USP2阳性表达率为33.7%(34/101),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χ2=18.428,P<0.001)。胃癌组织中CyclinD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41.1%(49/111)。胃癌组织中USP2表达与CyclinD1表达高度相关(P=0.005);胃癌组织中Cyclin D1表达与远处转移和TNM分期呈正相关。[结论]胃癌组织中USP2异常表达可能通过其底物蛋白CyclinD1促进胃癌发展并影响患者的预后。 叶盛威 王明伟 陈琼荣 漆楚波 岳君秋 魏少忠 张克亮关键词:胃癌 CYCLIN D1 远处转移 TNM分期 基于免疫磁性纳米球快速高效准确检测淋巴结转移癌细胞 被引量:1 2017年 发展了一种基于免疫磁性纳米球(IMNs)快速、高效、准确检测淋巴结转移癌细胞(LNMCCs)的策略。首先利用本课题组发展的方法制备了具有磁性和生物靶向双功能的IMNs,然后利用IMNs通过免疫磁分选对淋巴结转移癌病人淋巴结穿刺物中的LNMCCs进行分离和富集,最后采用瑞氏染色法和免疫细胞化学(ICC)对富集的LNMCCs进行鉴定,实现对LNMCCs的快速高效准确检测。免疫磁分选实现了LNMCCs的分离和富集,可以有效降低淋巴结穿刺物中的背景干扰;瑞氏染色法和ICC鉴定为准确诊断提供了更多可靠依据,因此,传统细胞学敏感性、特异性和诊断准确率不高的问题得到明显改善。其次,淋巴结穿刺物与IMNs的孵育只需5 min,简便快速,完整保留了LNMCCs的形态学特征,为淋巴结转移癌(LNMC)的分类和后续病理学分析提供了重要基础。此外,IMNs对淋巴结穿刺物中上皮来源癌细胞的特异性捕获可以确诊捕获的细胞为LNMCCs,实现了LNMC和恶性淋巴瘤的鉴别诊断。最后,采用本方法检测了110例病人淋巴结穿刺物中的LNMCCs,总诊断准确率高达98.2%,特异性为100.0%,敏感性为98.0%,相比于传统细胞学诊断都有明显的提高。因此,IMNs用于LNMC病人淋巴结穿刺物中LNMCCs的检测是一次新的尝试,为LNMC的诊断和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马旭妍 秦银辉 漆楚波 吴玲玲 张志凌 夏和顺 庞代文纳洛酮和必需磷脂防治酒精性脂肪肝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4 2003年 冯志强 沈志祥 谭诗云 漆楚波 郭洁 李海霞关键词:纳洛酮 酒精性脂肪肝 必需磷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