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浩
- 作品数:54 被引量:503H指数:15
-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法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法学会部级法学研究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 民主集中制与中国刑事诉讼制度现代化
- 2024年
-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第3条)。同时规定,在刑事诉讼中“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应当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以保证准确有效地执行法律”(《宪法》第140条)。
- 洪浩
- 关键词:刑事诉讼制度刑事案件民主集中制分工负责《宪法》
- 我国逮捕审查制度中“社会危险性”认定之程序要件——兼评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公安部《关于逮捕社会危险性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第5-9条被引量:12
- 2016年
- 《关于逮捕社会危险性若干问题的规定》1第5-9条进一步明确和细化了判断犯罪之"社会危险性"的实质要件,在"社会危险性"认定标准的客观性上取得了长足进步;但《规定》第5-9条仍未彻底解决"社会危险性"认定标准客观性不足的问题,并且某些规定反而导致了"社会危险性"的认定标准趋于机械化的后果。究其原因是"社会危险性"本身的抽象性决定其难以在实质要件上彻底实现客观性,故仅在实质要件上寻求"社会危险性"认定标准之客观性的努力成效有限。转换视角,通过构建"社会危险性"之程序要件的方式以破解其认定标准客观性不足之难题不失为一种积极的探索。
- 洪浩赵洪方
- 关键词:逮捕社会危险性客观性程序要件
- 民法典时代民事诉讼制度发展的几个基本问题被引量:12
- 2020年
- 民法和民事诉讼法都是民事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相辅相成,不可或缺。在经历了诸法合体和二元分立的关系模式之后,我国进入了实体法和程序法相互渗透和融合的民法典时代。民法和民事诉讼法不仅有许多相同的法律理念,还有不少相同的法律原则。作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民法具有调整民事法律关系,为民事审判提供法律依据的作用。民事诉讼法为解决民事法律纠纷,化解社会矛盾和保障民事权利提供了救济渠道。民法和民事诉讼法的同源性和共同性决定了民法典的制定对民事诉讼法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民法典有助于民事诉讼法的有效运行,为民事诉讼法的体系化、绿色化以及适用性提供规范指引,并促进民诉立法、司法的更迭和发展。
- 洪浩
- 关键词:民法典实体法程序法保障性
- 非讼方式:农村民事纠纷解决的主要途径被引量:29
- 2006年
- 非讼方式作为民事纠纷解决的方式之一,与诉讼方式并行不悖。其在解决纠纷中有着低成本、高效率、全面性、易执行的特点;这与转型期我国农村民事纠纷的性质与特点具有契合性。在我国推行和谐社会建设的背景下,以非讼方式推进农村民事纠纷的解决具有正当性,非讼方式应成为农村民事纠纷解决的主要途径。同时,非讼方式的有效运作需要与国家司法权协调互动。
- 洪浩
- 关键词:农村民事纠纷
- 我国“捕诉合一”模式的正当性及其限度被引量:46
- 2018年
- 检察机关内设机构的改革既要遵循司法规律,更要契合司法实践之需要。作为我国"议行合一"政体下的二级权力形式之一,我国检察权具有司法权和行政权的双重属性。其中,具有司法属性的审查逮捕权和兼有行政属性的公诉权是当下检察机关的主要权能,这也是我们讨论"捕诉合一"模式正当性的制度基础。从司法实践层面看,"捕诉合一"模式在实现诉讼目的和提高效率、强化监督和两法衔接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以司法制度改革和检察制度创新为契机,在研究"捕诉合一"模式的内涵、特点、性质和历史沿革后,本文指出:若对"捕诉合一"模式适用的条件、类型、程序和救济方式等予以适度的规范和限制,从现实功效和制度自信的角度来看,其改革具有一定的正当性。
- 洪浩
- 关键词:捕诉合一
- 刑事案件财产执行制度改革确有必要被引量:1
- 2011年
- 为有效缓解刑事案件财产执行之难,我们首先必须对其加以准确界定,即究竟何为刑事案件财产“执行难”?如果是由于被告人或执行义务人确无财产使之不具备或不完全具备执行能力而导致难以对刑事案件进行财产执行,显然,如同民事“执行难”一样,希望通过修改现行立法以及仅只由公安司法部门采取措施是无法解决问题的。
- 洪浩
- 关键词:刑事案件财产司法部门义务人被告人
- 我国刑事速裁程序迈向理性的崭新课题被引量:6
- 2017年
- 2014年6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关于授权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在部分地区开展刑事案件速裁程序试点工作的决定》。立法机关首次采取"自下而上"的制度生成模式,以保证实现公平正义为前提,优化司法资源配置,节约司法成本。但两年的实践工作也暴露出适用范围狭窄、当事人程序权利保障不完善、程序运行不畅的问题。速裁程序的制度设计还应当从经验转向理性,以证据标准代之罪名标准,构建以审判为中心下的审前中心程序,建立以认罪真实性与量刑规范化的公式关系,在此基础上实行一审终审制。惟其如此,速裁程序才具有生命力与独立性。
- 洪浩寿媛君
- 关键词:一审终审
- 略论律师赔偿责任的性质被引量:3
- 2005年
- 在其他变量保持大致恒定的前提下,律师职业的发达程度与律师执业风险的大小构成反比例的紧张关系,而律师执业风险的大小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律师责任制度建构的合理与否。从现有框架审视律师赔偿责任的性质定位即成为重构该制度的逻辑起点和基本前提。律师赔偿责任的性质可定位为产生的传递性、实现方式的补偿性、执行的或然性、转嫁的现实可能性和形式的二重性五个方面。《律师法》的修改应体现律师赔偿责任性质定位的辐射作用。
- 洪浩刘加良
- 关键词:《律师法》法律性质
-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程序性实现--以中美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比较为视角
- 文章结合非法证据规则形成与发展的历程,分析其法理与制度基础,而后认真思考应怎样看待关于非法证据排除的两个新近规定,我国立法应如何构建具有自己特色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定就显而易见成为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问题。文章介绍了非法证据排...
- 洪浩
- 关键词:刑事诉讼法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司法程序
- 文献传递
- 论我国民事执行救济法律制度之重构被引量:30
- 2005年
- 民事执行救济制度包括程序上的救济——执行异议和实体上的救济——执行异议之诉,但两者的法理基础并不相同,并由此决定了制度构建的不同。执行异议以执行行为违法为前提,基于执行行为的行政权属性,从权力制约和权利救济出发,应采取行政救济和司法救济相结合的方式。执行异议之诉不以行政行为错误为前提,而以执行当事人及案外人之间的实体权利义务争议为基础,该争议构成独立的民事诉讼。
- 洪浩
- 关键词:执行救济执行异议执行救济制度民事执行法律制度执行当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