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笑文
- 作品数:15 被引量:89H指数:6
- 供职机构:西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 黄河上游沿岸带旅游生产力空间布局优化研究被引量:3
- 2007年
-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为了加快黄河上游的经济发展,有学者相继提出建立"黄河上游多民族经济开发区"、"黄河经济协作区"等概念。本文在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构建"黄河上游沿岸带"的概念,通过该旅游带的构建,将黄河上游沿岸的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四省区的各个区段的旅游生产力原有布局进行优化,整合旅游生产力,借此促进黄河上游各省区段旅游业的互动发展。
- 毛笑文
- 关键词:旅游生产力
- 甘肃省旅游产业-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研究被引量:3
- 2020年
- 在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利用熵值法和加权Topsis得出甘肃省及各市州旅游产业发展水平和生态环境发展水平,结合耦合协调模型得到其耦合协调度.研究发现:(1)自2012年以后,甘肃省生态环境发展水平一直滞后于旅游产业发展水平;各地区旅游产业发展水平逐年提高,生态环境系统演化曲线呈U型,地区间存在明显的差异性;随着各子系统的不断发展,陇南、临夏、甘南演变为生态环境领先型,其余市州演变为旅游产业领先型.(2)甘肃省各地区耦合协调度在不断优化,总体由失调过渡到协调阶段;河西地区的耦合协调度最高,陇东地区耦合协调的速度最快,金昌、嘉峪关、张掖、兰州在不同的时期保持了较高的耦合协调度,甘南、兰州、庆阳的耦合协调速度位居全省前列.最后,结合相关结论提出对应的建议.
- 巴伟进毛笑文史璠
- 关键词:旅游产业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
- 甘肃生态旅游发展探析被引量:3
- 2004年
- 甘肃旅游资源丰富,发展生态旅游不仅具有雄厚的基础,而且也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基于生态旅游与可持续发展之间关系的阐述,着重分析了甘肃发展生态旅游的条件,并从转变思想观念、强化生态意识、确定开发重点、拓宽投资渠道和产品包装营销等方面对如何发展生态旅游提出了具体的对策。
- 毛笑文
- 关键词: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
- 甘肃省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定量评价被引量:6
- 2006年
- 从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4方面构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模型,并选择23个参评因子,对甘肃省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空间差异进行定量分析,发现甘肃省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有明显的空间差异,认为各地在资源开发、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方面有待进一步协调。
- 毛笑文
- 关键词: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 西部城市旅游竞争力时空演变
- 2020年
- 以西部地区11个省会城市和直辖市重庆为研究对象,通过指标参考频率统计和专家咨询,在现有指标体系研究成果中选取最具代表性的指标借鉴使用。通过SPSS17.0软件处理数据,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评价了2002年至2018年西部12个城市的旅游竞争力,绘制城市旅游竞争力时空分布图,得出时空演变特征。结果显示,重庆市旅游竞争力一直稳居首位,且遥遥领先于其他城市;各城市旅游竞争力历年排名没有根本性的变化;西部地区城市旅游竞争力总体水平较弱,且呈现西南强西北弱发展态势;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得出城市旅游资源和社会经济支撑能力是影响城市旅游竞争力的主要指标;城市旅游竞争力是区域竞争力的缩影,区域竞争力通过城市旅游竞争力得以表现。提升西部省会城市和直辖市旅游竞争力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优化旅游资源空间配置,推动西部地区旅游产品优化设计;增强西北6市城市经济实力,提高旅游市场投入;推进西北6市旅游景区晋级工作,增强旅游吸引力;进一步完善提升西部地区城市基础设施,提高旅游舒适度;以系统论为指导,构建西部地区旅游地域系统;保护城市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 毛笑文段晓丽
- 关键词:城市旅游竞争力主成分分析
- 甘肃省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对策被引量:2
- 2006年
- 依托自然保护区发展生态旅游为保护区的建设提供了一定的经济支撑,但如果保护不当将会给生态环境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必须协调自然保护区的积极保护和适度开发,进行科学理性的开发利用,以实现其生态环境的原生性和完整性。
- 毛笑文巴爱军
- 关键词: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旅游开发
- 黄河上游沿岸带旅游空间结构优化研究
- 本文在分析黄河上游沿岸旅游带空间结构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结合旅游业发展的实际,以可持续发展为宗旨,对该旅游带的空间结构优化进行研究,提出优化设想和对策.本论文共分七部分,其中三、四、五章是本论文的重点.引言部分主要阐述了...
- 毛笑文
- 关键词:旅游空间结构旅游带旅游资源
- 文献传递
- 西部民族地区农户的生活满意度分析——基于甘肃省的村域调查数据被引量:13
- 2014年
- 本研究以甘肃省张掖市、甘南藏族自治州、临夏回族自治州为研究区,基于农户调查资料,采用多样本非参数检验及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了甘肃省汉、藏、回族地区农户生活满意度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张掖市、甘南州、临夏州农户的生活满意度存在显著差异,且张掖市农户生活满意度最高,临夏州次之、甘南州最低;家庭收入及收支平衡状况、相对生活水平、抗风险能力、社会信任度均对农户生活满意度有显著正向影响,且横向相对生活水平的影响最大,抗风险能力的影响次之;民族属性对农户生活满意度存在显著影响。
- 赵雪雁毛笑文
- 关键词:农户生活满意度西部民族地区
- 西部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现状及对策研究被引量:15
- 2004年
- 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为西部民族地区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由于历史与现实的诸多因素,长期以来西部民族地区一直是西部贫困程度最深、最边远落后的地区。如何使西部最贫困的民族地区尽快脱贫致富奔小康,是西部大开发战略成功实施的根本保证。本文以人力资本理论为依据,在分析西部民族地区的人力资源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在西部大开发中如何通过具体措施提高人力资本存量,从根本上提高西部民族地区整体竞争能力的对策。
- 毛笑文
- 关键词:西部民族地区西部大开发战略人力资本理论人口素质经济结构调整
- 甘肃生态旅游发展对策研究被引量:4
- 2005年
- 基于生态旅游与可持续发展之间关系,着重分析了甘肃发展生态旅游的必要性,并从认识与定位、统筹与开发、管理与保护、投资与建设、创新与品牌、宣教与监督等方面对如何发展生态旅游提出了具体的对策。
- 毛笑文
- 关键词: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