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国东
- 作品数:19 被引量:87H指数:5
-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吉林省教育厅资助项目吉林省教育厅“十一五”科学技术研究项目吉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双核素心肌显像对老年冠心病CTO病变PCI术的指导意义被引量:6
- 2013年
- 目的评价99 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99 Tcm-sestamibi,99 Tcm-MIBI)/18F脱氧葡萄糖(18F-fluorodeoxy glu-cose,18F-FDG)双核素心肌灌注/代谢显像技术(DISA)检测冠状动脉完全闭塞导致心力衰竭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老年患者存活心肌对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后心功能的改善情况。方法 41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至少1支以上冠脉闭塞导致心力衰竭型冠心病的老年患者,PCI术前1周行99 Tcm-MI-BI/18F-FDG双核素心肌灌注/代谢显像检查,根据DISA结果,分为有心肌存活组和无心肌存活组。分别比较PCI术前后2组患者血浆BNP值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心功能指标。结果有心肌存活组经PCI术后LVEF由41.12±5.97升至47.12±4.86,LVFS由16.79±5.64升至25.86±7.43,血NT-proBNP值由4287.25±401.56ng/L降至427.43±91.47ng/L;术前与术后比较,有显著统计学意义;无心肌存活组经PCI术后LVEF由40.03±3.48升至41.31±3.56,LVFS由16.35±5.86升至18.75±3.51,血NT-proBNP值由4495.32±347.72ng/L降至3827.53±97.28ng/L,术前与术后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双核素心肌显像能有效检测冠状动脉完全闭塞致心力衰竭型冠心病老年患者存活心肌,而有存活心肌者PCI术后心功能得到明显改善。故双核素心肌显像对老年冠心病CTO病变行PCI术有指导意义。
- 武国东孙明莉王素侠
- 苯磺酸氨氯地平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3
- 2013年
- 目的观察苯磺酸氨氯地平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及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记录132例轻、中度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服用苯磺酸氨氯地平12周前后的各项超声指标〔二尖瓣环舒张早期运动速度Ea及其与晚期运动速度Aa比(Ea/Aa)值,左心房结构参数(LAVI),左心房收缩功能参数(LAEF值)〕及其SBP、DBP数值。结果①苯磺酸氨氯地平降压总有效率为78%;②服用苯磺酸氨氯地平12周治疗后,二尖瓣环舒张早期运动速度Ea及其与晚期运动速度Aa之比(Ea/Aa)值均明显升高,左心房结构参数(LAVI)及左心房收缩功能参数(LAEF)值均明显降低。结论苯磺酸氨氯地降压效果明显,同时能明显改善左心室舒张功能。
- 武国东及志勇武燕萍孙明莉
- 关键词:苯磺酸氨氯地平
- 老年心动过速心肌病17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 2011年
- 心动过速心肌病(TCM)系长期慢性心动过速导致不规则或过高心室率,引起心脏扩大并最终引发心力衰竭的临床综合征,但在心率或节律得到控制后,心功能可以部分或全部恢复。TCM最大特征就是心律失常治愈或控制后心功能可以改善。因此,尽早识别和治疗具有极大的临床价值。
- 武国东张舒岩及志勇
- 关键词:心力衰竭
-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rtPA静脉溶栓临床疗效评价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评价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方法对78例STEMI病人静脉滴注rtPA进行溶栓治疗。比较距发病时间2 h、2~4 h、4~6 h、6 h以上急性心肌梗死再通率。结果分别为85.7%、80.9%、64.3%、26.7%,总再通率为65.4%。各时间段之间再通率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rtPA静脉溶栓时间越早,血管再通率越高。
- 武国东及志勇张舒岩
- 关键词:静脉溶栓疗法
-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PCI术后非梗死相关冠脉病变快速进展被引量:4
- 2021年
- 目的探讨非梗死相关冠脉病变快速进展的原因及可能机制。方法回顾吉林大学第一医院2013年1月至2020年10月明确诊断为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病例共1729例。收集临床基本资料、药物和血运重建治疗及预后情况。结果其中1542例行急诊冠脉造影并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经规范抗血小板聚集及稳定斑块药物治疗后,其中5例最长时间9个月内再次因胸痛入院并行冠脉造影检查示原支架通畅无狭窄,此次既往非罪犯血管病变快速进展再次行PCI。结论非梗死相关冠脉病变进展的原因复杂,可能与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心肾功能不全等因素相关,内皮剪切应力和炎症是主要原因,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达标与否也参与其中。斑块内出血也可能是斑块快速增大原因之一。
- 刘爽武国东
- 关键词:易损斑块
- 肌钙蛋白T与心肌酶谱在早期诊断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相关性的比较研究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探讨肌钙蛋白T(cTnT)和心肌酶CK、CK-MB、LDH、AST对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通过检测158例急性突发性胸痛、胸闷患者及健康体检组51例血清cTnT和心肌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患者组与对照组间分析结果有显著差异。cTnT阳性率高于心肌酶,随着cTnT的浓度增高,CK-MB的敏感性逐渐增高。结论:cTnT是诊断NSTEMI敏感而特异的指标。
- 武国东张舒石及志勇
- 关键词: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心肌酶谱肌钙蛋白T
- 芪苈强心胶囊对大鼠心功能的改善作用被引量:3
- 2014年
- 据国内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心力衰竭(HF)病人的平均发病率大概为0.9%,在35-74岁年龄段的成年人中大约有400万病人,预计在未来10年心力衰竭的发病率还会成倍增长[1]。心力衰竭的治疗从洋地黄类强心药物及利尿剂为主到扩张动静脉减轻心脏前后负荷,再到阻断 RASS 系统的转换酶抑制剂及β受体阻断剂治疗为主。除外神经-内分泌系统及体液因素,免疫及细胞因子网络等因素亦参与了心功能不全的病理生理进程中。近期临床资料与相关动物实验方面证实,芪苈强心胶囊对心力衰竭有一定疗效。调节心力衰竭患者的免疫功能可能是芪苈强心胶囊改善心功能不全的机制之一。本文研究观察芪苈强心胶囊对大鼠心力衰竭的疗效。
- 武国东姜慧轶
- 关键词:芪苈强心胶囊心功能不全平均发病率内分泌系统Β受体阻断剂转换酶抑制剂
- 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启动子-786位点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发病相关性的研究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 研究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基因启动子-786位点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发病的相关性,同时研究此位点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的程度及血压节律是否相关.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以23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与130名健康中老年人的血白细胞为样本,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检测两组的eNOS基因启动子-786位点T/C多态性,比较两组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高血压组内按高血压的危险分层分为低危、中危、高危组分别为89、78、65例,按血压节律性分为杓型与非杓型组分别为109、123例,比较各组eNOS基因启动子-786位点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结果 eNOS基因启动子-786位点T/T、T/C和C/C基因型在高血压组中分别为22.84%、50.87%、26.29%,在正常中老年人组中分别为36.15%、53.08%、10.77%,此位点高血压组与正常中老年人组的基因分布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eNOS基因启动子-786位点T/T、T/C和C/C基因型在高血压低危、中危、高危各组中分布频率无显著差异,在依据血压节律的分组中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①eNOS基因启动子-786位点与原发性高血压发病有一定程度的相关性;②eNOS基因启动子-786位点T/T是原发性高血压的保护性基因;③eNOS基因启动子-786位点的基因型与原发性高血压的程度及血压节律改变无明显相关性.
- 刘永生郑立文武国东
- 关键词: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原发性高血压基因遗传多态性
- 血栓抽吸术在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中的疗效被引量:19
- 2014年
-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12 h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过程中应用血栓抽吸导管进行血栓抽吸,对心肌组织微循环灌注的影响。方法诊断为STEMI并行急诊PCI治疗的84例患者,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对"罪犯"血管反复持续负压抽吸直至病变处血栓影变淡或消失,冠脉远端血流得到明显改善。根据是否抽吸出血栓分为抽吸出血栓组与未抽吸出血栓组。PCI术后行冠脉造影比较两组心肌梗死溶栓实验(TIMI)血流分级、心肌血流灌注(TMP)分级、心电图抬高ST段回落幅度、血清血肌酸激酶(CK)和血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峰值和PCI术后1 w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及PCI后4 w内主要心脏事件。结果与未抽吸出血栓组比较,抽吸出血栓组TIMI血流分级和TMP分级均明显改善;心电图抬高ST段回落幅度大〔分别为(67.5±28.9)%vs(38.1±30.7)%〕;CK分别为(1 278.5±69.8)U/L vs(1753.8±72.6)U/L,CK-MB分别为(108.9±25.6)U/L vs(228.6±23.9)U/L,抽吸出血栓组CK及CK-MB峰值显著降低;1 w心彩检查左心室射血分数增大(56.9%±3.4%vs 52.2%±3.7%);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减小(50.6±4.9 vs 55.4±4.7)。以上各项指标比较,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支持冠脉病变部位血栓碎裂脱落导致冠脉远端微小血管栓塞是引起"无复流"或"慢血流"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血栓抽吸导管在冠脉内行血栓抽吸操作安全可靠,不增加心脏事件的发生率。
- 武国东邹颖刚及志勇
- 关键词: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血栓抽吸慢血流无复流
- 大鼠儿茶酚抑素和心力衰竭的关系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对比心衰大鼠儿茶酚抑素水平与心功能指标,阐明二者之间的临床相关性。方法选取健康Wistar大鼠40只,采用腹主动脉缩窄法建立心衰模型,造模成功后从存活的心衰大鼠中随机选取20只作为心衰组,另选20只正常大鼠作为对照组。心衰组和对照组大鼠均行心脏彩超检查,测量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检测血浆儿茶酚抑素(CST)及脑钠肽(BNP)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心衰组大鼠LVEF值降低,BNP及CST值增大(P<0.01);分别以LVEF和BNP为自变量,以CST为因变量进行线形回归分析,CST水平随BNP值的升高而升高,呈正相关关系(r=0.384,P<0.01)。CST水平与EF值无相关。结论心衰大鼠CST值增高,CST水平与BNP值呈正相关,CST可能成为心力衰竭新的生化标志物。
- 权玉兰孙明莉凡文博武国东
- 关键词:左室射血分数脑钠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