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欧志红

作品数:5 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桂林市中医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血功能
  • 1篇血红
  • 1篇血红细胞
  • 1篇血浆
  • 1篇血浆D-二聚...
  • 1篇血清
  • 1篇血清同型
  • 1篇血清同型半胱...
  • 1篇血小板
  • 1篇血小板计数
  • 1篇抑制剂
  • 1篇制剂
  • 1篇乳腺
  • 1篇乳腺癌
  • 1篇伤患者
  • 1篇蛇伤
  • 1篇糖类抗原
  • 1篇糖类抗原15...
  • 1篇体外抗菌
  • 1篇体外抗菌活性

机构

  • 4篇桂林市中医医...

作者

  • 4篇欧志红
  • 1篇王红
  • 1篇杨秋
  • 1篇文宏宇

传媒

  • 1篇广西医学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 1篇国际检验医学...
  • 1篇临床检验杂志...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外周血红细胞分布宽度、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和糖类抗原15-3水平单独或联合诊断乳腺癌的价值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探讨外周血红细胞分布宽度(RDW)、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和糖类抗原15-3(CA15-3)水平单独及联合诊断乳腺癌的价值。方法纳入90例乳腺癌患者(乳腺癌组)、88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乳腺瘤组)、80例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比较3组外周血RDW、血清Hcy、血清CA15-3水平,并分析三者与乳腺疾病类型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外周血RDW、血清Hcy、血清CA15-3水平单独及联合诊断乳腺癌的效能。结果乳腺癌组、乳腺瘤组和健康对照组的血清Hcy、外周血RDW和血清CA15-3水平依次降低(均P<0.05)。血清Hcy、外周血RDW和血清CA15-3水平与乳腺疾病类型均呈正相关(均P<0.05),即血清Hcy、外周血RDW和血清CA15-3水平越高,患者患乳腺癌的可能性越大。血清Hcy、外周血RDW和血清CA15-3单独诊断乳腺癌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46、0.762、0.797,三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血清Hcy、外周血RDW和血清CA15-3联合诊断乳腺癌的AUC为0.867,大于任意一指标单独诊断时的AUC(均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外周血RDW、血清Hcy和血清CA15-3水平均较乳腺良性肿瘤患者和健康女性升高,三者在乳腺癌的诊断中都有一定的临床价值,联合检测能提高诊断效能。
张维杨秋欧志红王红
关键词:乳腺癌糖类抗原15-3同型半胱氨酸红细胞分布宽度
蛇伤患者血小板计数联合凝血功能检测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究对蛇伤患者行血小板计数联合凝血功能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该院自2017年9月1日至2018年8月31日收治的254例蛇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设为研究组,其中包含155例血液循环毒素蛇咬伤患者、72例混合毒素蛇咬伤患者、27例神经毒素蛇咬伤患者),另选择同期在该院进行体检的200例健康人员作为参照对象(设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受试人员的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纤维蛋白原(Fbg)等凝血功能指标和血小板计数(PLT)。结果血液循环毒素蛇咬伤、混合毒素蛇咬伤患者APTT、PT、TT、D-D、FDP等各项凝血功能指标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Fbg、PLT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毒素蛇咬伤患者与健康人员各项凝血功能指标及PLT水平对比均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蛇伤患者行血小板计数联合凝血功能检测,能及时帮助临床了解患者凝血功能状况,从而为临床诊疗提供有效依据。
王滋华欧志红黄红
关键词:蛇伤血小板计数凝血功能检测
不同骨折创伤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分析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分析不同骨折创伤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差异。方法以2017年4月-2017年10月为时间区间,选择我院接受治疗的916例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检查每例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分析血浆D-二聚体在不同骨折创伤中的表达情况。结果胫腓骨骨折、足骨骨折、多发骨折患者的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其他部位骨折,且胫腓骨骨折、足骨骨折、多发骨折患者的D-二聚体阳性率分别为83.63%(143/916)、82.28%(65/916)、59.45%(129/916),明显高于其他部位骨折(P<0.05)。急性骨折组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非急性组,且D-二聚体阳性率为66.32%(380/573)明显高于非急性骨折组的17.78%(61/343)(P<0.05)。结论不同部位、急性和非急性骨折患者的D-二聚体水平存在一定差异,临床当中可以根据D-二聚体水平对患者的骨折状况做出诊断。
欧志红王滋华
关键词:骨折血浆D-二聚体
含酶抑制剂复合药对常见肠杆菌体外抗菌活性的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了解含酶抑制剂复合药对常见肠杆菌体外抗茵活性的影响,为临床抗茵药物的选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0~2012年住院及门诊患者的各类临床标本分离常见肠杆菌共618株,包括大肠埃希茵231株,肺炎克雷伯茵158株,普通变形杆菌94株,阴沟肠杆菌81株,产气肠杆菌54株,用K-B法检测3种含酶抑制剂复合药及其相应未加酶抑制剂抗茵药物氨苄西林、哌拉西林、头孢哌酮的体外药敏情况。结果与氨苄西林、哌拉西林和头孢哌酮相比,加入酶抑制剂后的3种含酶抑制剂复合药对常见5种肠杆菌的敏感率都有明显的提高。结论氨苄西林/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3种舍酶抑制剂的抗菌活性明显优于未加酶抑制剂的上述3种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选用含酶抑制剂复合药时必须根据该细菌的总体耐药情况,产生何种β-内酰胺酶以及β-内酰胺类抗茵药物本身的抗菌效果等综合考虑。
文宏宇欧志红
关键词:Β-内酰胺酶抑制剂肠杆菌耐药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