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碧颜
- 作品数:45 被引量:184H指数:8
-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医学卫生科技自主创新和普及推广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水利工程更多>>
- 中药治疗连续60个月的565例HIV/AIDS病人的CD_4T淋巴细胞消长特征被引量:19
- 2013年
- 目的观察连续接受中医药治疗60个月的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及艾滋病(AIDS)病人(HIV/AIDS病人),CD4T淋巴细胞计数的变化。方法收集全国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从2004-2011年采用中医药治疗的HIV/AIDS病人565例,对6个时间点(治疗0、12、24、36、48、60个月)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变化、分层分析(≤200个/mm3、201~350个/mm3、351~500个/mm3、>500个/mm3)比较。结果 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个/mm3以西药抗病毒治疗为主,中医药为辅,中西医组占90.90%(100/110),CD4T淋巴细胞计数平均每年上升约6个/mm3;中医组占9.09%(10/110),CD4T淋巴细胞平均每年下降约7个/mm3。CD4T淋巴细胞计数201~350个/mm3以中医药治疗为主,中医组占80.73%(155/192),CD4T淋巴细胞平均每年下降约3个/mm3;中西医组占19.27%(371/192),CD4T淋巴细胞平均每年下降约2个/mm3。CD4T淋巴细胞计数351~500个/mm3以中医药治疗为主,中医组占92.19%(118/128),CD4T淋巴细胞平均每年上升约3个/mm3;中西医组占15.63%(20/128),平均每年上升约8个/mm3。CD4T淋巴细胞计数>500个/mm3以中医药治疗为主,中医组占92.00%(115/125),CD4T淋巴细胞平均每年上升约4个/mm3;中西医组占8.00%(10/125),CD4T淋巴细胞平均每年上升约14个/mm3。结论长期服用中医药可使CD4T淋巴细胞保持稳定或者延缓其下降速度,远期疗效较好。
- 王健梁碧颜陆嘉明张小平徐立然邓鑫李秀惠方路谭行华毛宇湘张国梁
- 关键词:艾滋病艾滋病病毒CD4T淋巴细胞
- 坦桑尼亚HIV/AIDS患者常见消化道疾病的中医药治验
- 2011年
- 1腹泻/腹痛1.1胃肠型疟疾:患者,男性,1969年生,诊断为HIV感染。2003年7月开始在我门诊采用艾灵1号颗粒,l(或)2袋/次,2次/d治疗。2007年10月16日就诊时主诉,10d前疟疾发作,高热、头痛、身痛、汗多,化验外周血疟原虫300/HP,采用奎宁静脉给药,已退烧1周,仍感到头昏、疲乏、汗多,二便正常,舌淡红、
- 杨凤珍赵晓威梁碧颜魏文斌Nomi
- 关键词:HIV/AIDS患者消化道疾病HIV感染静脉给药疟原虫
- 中医药防治大肠癌术后复发转移前瞻性队列研究被引量:13
- 2008年
- 目的研究中医药在大肠癌根治术后巩固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设计,选取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门诊和病房的84例大肠癌术后病例(治疗组)与北京军区总医院的78例病例(对照组)进行同期对照,就复发转移率和无病生存率进行观察。选择9个可能对大肠癌术后无病生存产生影响的因素,通过COX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治疗组1、2、3年复发转移率分别为0、4.08%、20.00%,对照组分别为5.12%、22.91%、36.11%,即治疗组1、2、3年无病生存率分别是100%、95.91%、80.00%,对照组为94.87%、77.08%、63.88%。影响患者术后无病生存的主要因素为淋巴结是否转移和治疗方式。结论中医药联合放化疗对于预防大肠癌的复发转移具有积极和重要的意义。
- 梁碧颜吴煜雒琳杨宇飞张侠刘端祺
- 关键词:大肠癌复发转移前瞻性队列研究COX模型
- 1891例静脉吸毒感染HIV/AIDS患者的中医证候分析被引量:6
- 2013年
- 目的:了解静脉吸毒感染艾滋病患者的症状分布,探讨中医证候特点。方法:选取静脉吸毒感染艾滋病患者1 891例,采用因子分析方法提取证候要素。结果:症状体征分布特点:主症以乏力、纳呆为主,次症以气短(胸闷)、盗汗为主,体征以淋巴结肿大为主。因子分析结果得出7个公因子,症状组合提示的证候要素有10个,病位类要素有肺、脾、胃,病性类要素有阴虚、气滞、血瘀、血虚、湿热、热(火)、痰。提示的常见证候有8个,虚证类有肺阴虚、胃阴虚、阴血不足,实证类有气滞血瘀、脾胃不和、湿热蕴结、心火上炎、气滞痰阻。结论:基于因子分析提取的1 891例静脉吸毒感染艾滋病患者的常见证候与证候要素,为今后的辨证规范研究提供一定的依据。
- 梁碧颜王健方路邓鑫王军文
- 关键词:中医证候静脉吸毒证候要素
- 中医药治疗8946例艾滋病患者临床观察被引量:59
- 2011年
- 目的观察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及艾滋病(AIDS)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全国17个省(市)、自治区从2004~2009年采用中医药治疗的HIV/AIDS患者8946例,对患者治疗后4个时间点(12、24、36、48个月)的症状体征、证候分布、CD4+计数、治疗情况及病例脱落死亡情况进行观察分析。结果中医药对发热、乏力、气短、咳嗽、纳呆、腹泻、皮疹等症状有明显疗效,其中以乏力改善最为突出。无症状期患者CD4+计数随时间的变化而降低,艾滋病期患者CD4+计数随时的变化而升高,12、24、36、48个月时与治疗初始时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中医药可阶段性地提高和稳定患者免疫功能,改善症状体征,提高其生存质量。
- 王健梁碧颜闫世艳陆嘉明徐立然王玉光方路张国梁李秀惠毛宇湘邓鑫李晓东王军文
- 关键词:艾滋病艾滋病病毒证候CD4
- 艾滋病中医药治疗现状及展望
- 本文简述了中医治疗艾滋病切入点及临床疗效以及中医药治疗艾滋病(成人)诊疗方案,介绍了全国中医药治疗艾滋病试点项目以及中西医结合治疗艾滋病疗效系统评价研究。
- 王健梁碧颜邹雯董继鹏
- 关键词:艾滋病中医药治疗临床疗效
- 中药减轻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后不良反应临床研究被引量:12
- 2017年
- 检索近10年文献报道的中医药减轻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后不良反应的临床研究,分析临床观察,就病名、病因病机、治疗进行评述。中医通过疏肝利胆、清营凉血、祛风消肿、健脾益气、益气活血、通经活络、活血祛瘀化浊等为主要治则,改善抗病毒治疗后相关不良反应,提高了艾滋病的治疗效果。
- 王健梁碧颜
- 关键词:艾滋病中药抗病毒治疗
- 艾滋病相关焦虑中西医协同治疗专家共识被引量:5
- 2020年
- 焦虑是艾滋病患者最常见的心理症状之一,焦虑不仅增加了患者的治疗负担,更影响了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和治疗效果。目前西医主要以心理辅导及抗焦虑抑郁药物治疗。中医对本病的认识多归于“惊悸”“怔忡”“不寐”“健忘”“郁证”等范畴,认为病位在脑,涉及多个脏腑,病情复杂。中医药与抗焦虑药物协同治疗,充分发挥中西药各自的治疗优势,临床疗效显著。
- 无万勇马成杰马成杰马秀兰王丹妮王军文王丽王莉王丽毛宇湘王莉杨玉琪王健何云何金洋何艳谷野邹雯张传涛张国梁张明香谷野张毅邹雯陈耀凯邵宝平林路平罗威和丽生张毅姜枫徐立然高辉高国建郭会军黄成瑜常占杰胡建华董继鹏蒋士卿喻剑华谭行华高国建
- 关键词:艾滋病焦虑惊悸怔忡郁证
- 坦桑HIV/AIDS患者常见皮肤病变的中医药治疗被引量:1
- 2011年
- 艾滋病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体现在皮肤的病变主要有白色念球菌感染、带状疱疹、生殖器疱疹、紫斑、血肿、下肢丹毒,皮肤损伤后容易出血不止等。笔者在坦桑尼亚期间接触的艾滋病皮肤病变给予中医治疗,取得一定疗效,总结如下。
- 杨凤珍赵晓威魏文斌梁碧颜Nomi
- 关键词:HIV/AIDS患者皮肤病变中医药治疗生殖器疱疹带状疱疹下肢丹毒
- 2353例艾滋病患者中医药治疗4年保持率及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对我国首批5个省中医药持续治疗艾滋病(HIV/AIDS)患者的4年治疗情况,以及保持治疗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采用乘积极限法计算不同随访时间的治疗保持率,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对可能影响中医药治疗时间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共有2353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参加了为期4年的随访,其中男性1156例(49.1%),汉族2344例(99.6%),已婚2260例(96%),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2219例(94.3%),平均年龄为(41.52±8.98)岁,有偿供血1758例(74.7%),输血478例(20.3%),无症状期737例(31.3%),中西药合用患者963例(40.9%)。患者4年的中位治疗时间为44.84个月,治疗1、2、3、4年的保持率分别是86.6%、78.4%、72.2%、65.6%。Cox比例风险回归结果显示,合用西药患者(HR=0.805,P<0.01)和艾滋病期患者(HR=0.769,P<0.01)能减少患者治疗期间的脱失风险,感染途径为有偿供血患者(HR=1.373,P<0.01)会增加脱失的风险。结论我国首批5省中医药治疗艾滋病持续治疗患者,4年治疗保持率为65.6%,其中感染途径、是否合用西药和分期对中医药持续治疗时间有影响。
- 梁碧颜王健陆嘉明徐立然张国梁毛宇湘李晓东谭行华
- 关键词:艾滋病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