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梁玲娣

作品数:18 被引量:41H指数:5
供职机构:柳州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卫生厅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电图
  • 8篇心电
  • 8篇心电图
  • 5篇心肌
  • 3篇动态心电图
  • 3篇心肌梗死
  • 3篇心律
  • 3篇心律失常
  • 3篇室性
  • 3篇间期
  • 3篇梗死
  • 3篇复极
  • 2篇低通气
  • 2篇低通气综合征
  • 2篇动脉
  • 2篇心病
  • 2篇心率
  • 2篇心室
  • 2篇早搏
  • 2篇室性心律

机构

  • 14篇柳州市人民医...
  • 3篇广西医科大学

作者

  • 17篇梁玲娣
  • 10篇孙静
  • 9篇廖虹
  • 8篇张田田
  • 4篇李燕丽
  • 3篇王栋栋
  • 3篇覃桂凤
  • 2篇陈凯
  • 2篇曾延玲
  • 1篇贾彦尧
  • 1篇施玉峰
  • 1篇张薇
  • 1篇谭世诚
  • 1篇陈燕
  • 1篇陈燕

传媒

  • 3篇实用心电学杂...
  • 2篇影像科学与光...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重庆医学
  • 1篇标记免疫分析...
  • 1篇广西医学院学...
  • 1篇中西医结合心...
  • 1篇中国CT和M...
  • 1篇中国医学装备
  • 1篇心电图杂志(...
  • 1篇当代医药论丛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临床医学研究...

年份

  • 3篇2022
  • 3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09
  • 4篇2008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Micro-CT参数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被引量:6
2022年
本研究探讨Micro-CT参数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患者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选取OVCF患者127例,根据术后6个月骨折复发情况分为复发组(n=41)与未复发组(n=86)。患者均接受Micro-CT检查,对比两组Micro-CT参数,即骨体积分数(BV/TV)、骨小梁厚度(Tb.Th)、骨小梁间隙(Tb.Sp)、结构模型指数(SMI),以及骨密度(BMD)、骨矿含量(BMC),分析各参数与BMD、BMC及术后复发相关性,并评价各参数对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结果显示,复发组骨体积分数(BV/TV)、骨小梁厚度(Tb.Th)低于未复发组,骨小梁间隙(Tb.Sp)、结构模型指数(SMI)高于未复发组(P<0.05);BV/TV、Tb.Th与骨密度(BMD)、骨矿含量(BMC)呈正相关,Tb.Sp、SMI与BMD、BMC呈负相关(P<0.05);将年龄、BMD、BMC等其他因素控制后,BV/TV、Tb.Sp、Tb.Th、SMI与OVCF术后骨折复发显著相关(P<0.05);BV/TV、Tb.Sp、Tb.Th、SMI联合预测OVCF术后骨折复发的曲线下面积(AUC)最大,为0.888(P<0.05)。提示Micro-CT参数在OVCF患者中呈异常表达,采用Micro-CT检查可为临床预测OVCF术后骨折复发提供科学指导。
王栋栋任伟民陈凯胡晓东梁玲娣
关键词: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骨矿含量
脉搏波传导速度和踝臂指数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研究脉搏波传导速度和踝臂指数两项指标与冠状动脉病变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柳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冠状动脉单支病变患者、冠状动脉双支病变患者、冠状动脉多支病变患者各53例,分别定义为研究1组、研究2组、研究3组,再抽取同期接受健康体检的同年龄段健康人(排除有冠状动脉病变)资料53例,将其定义为对照组。采用该院现有的全自动动脉硬化测定仪对四组研究对象的脉搏波传导速度和踝臂指数两项指标水平进行测定,对比两组测定结果和两项指标检测结果阳性率水平。结果研究3组研究对象的脉搏波传导速度明显高于研究2组、研究1组、对照组;研究3组研究对象的踝臂指数水平明显低于研究2组、研究1组、对照组。研究3组研究对象脉搏波传导速度和踝臂指数两项指标水平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研究2组、研究1组、对照组。结论冠状动脉病变患者的脉搏波传导速度会呈现异常升高的趋势,踝臂指数水平会呈现异常降低的趋势,且随着病变支数的增多不断加剧。
梁玲娣张田田孙静覃桂凤廖虹
关键词:脉搏波传导速度踝臂指数冠状动脉病
OSAHS患者的心律失常与心率变异性和心率减速力的相关分析
2021年
探寻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的心律失常与心率变异性和心率减速力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本院2020年3月-2021年2月收入的100例OSAHS患者,给予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之后,记录24小时心率变异性指标、心率减速力数值,观察心率变异性和心率减速力的相关性,探讨OSAHS导致心律失常的机制。结果: OSAHS重度患者房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发生率显著较轻中度患者高(P<0.05);心率减速力和心率变异性时域指标呈显著正相关性(P<0.05)。 结论: OSAHS患者的心律失常与心率变异性和心率减速力具有较好的相关性。
梁玲娣张田田曾延玲
关键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心律失常心率变异性
动态心电图带教方法探讨
2009年
覃桂凤孙静张田田梁玲娣
关键词:动态心电图带教方法常规心电图电学知识心电变化知识层次
多媒体与现代心电图实习教学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研究多媒体课件对心电图实习教学的影响。方法学生分成以多媒体课件教学的实验组(A组)及以传统方法教学的对照组(B组),实习结束进行阅图考核。结果两组实习生心电图考试成绩经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二者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A组成绩明显高于B组,优秀率A组显著高于B组。结论采用多媒体教学有助于提高医学实习生学习心电图的兴趣,提升他们的临床素质,使之尽快成为一名合格的临床医师。
李燕丽廖虹谭世诚孙静施玉峰梁玲娣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
动态心电图对糖尿病无痛性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被引量:5
2008年
廖虹梁玲娣
关键词:糖尿病动态心电图心肌缺血
一种整骨肩锁固定带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整骨肩锁固定带,包括腰部固定板,所述腰部固定板的一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一号腰部固定带,且腰部固定板的另一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二号腰部固定带,所述腰部固定板的上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连接带,且连接带的上端外表面...
陈凯王栋栋梁玲娣郝宗波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伴胸前导联ST段压低与左心室射血分数分析
2008年
目的探讨下壁急性心肌梗死(AMI)伴胸前导联ST段压低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的关系。方法筛选我院收治的下壁AMI患者82例,回顾性分析其急性发作后24h内心电图(ECG)改变,对其中43例伴胸前导联ST段压低者(A组)及39例不伴胸前导联ST段压低者(B组)的超声心动图(UCG)的LVEF及冠状动脉造影(CAG)结果进行分析。结果A组LVEF明显降低,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9430,P〈0.001);A组CAG双支或三支病变比例增多,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3942,P〈0.001):A、B两组病死率分别为16.28%及2.56%。结论下壁AMI伴胸前导联ST段压低大多缺血累及心肌范围大,提示预后不良。
廖虹梁玲娣陈燕张薇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左室射血分数ST段压低
老年心肌梗死患者跨壁复极离散度增大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预后的关联分析被引量:11
2017年
目的研究T波峰末-间期老年心肌梗死患者跨壁复极离散度增大与室性心律失常、梗死程度及冠脉事件发生的关系,为老年心肌梗死预后评估提供指导意见。方法选取该院心内科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73例,女47例,平均年龄(62.37±11.34)岁。另选取其他心脏疾病的老年患者76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42例,女34例,平均年龄(59.56±12.64)岁。分析不同分组患者T波峰末-间期及离散度和校正心率后T波峰末-间期及离散度。结果入院时对照组与AMI组间、AMI组内急性期患者与恢复期患者的T波峰末-间期、离散度及校正心率后T波峰末-间期、离散度方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AMI组不同室性心律失常患者校正心率前后T波峰末-间期、离散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AMI组前间壁、前壁、下壁、高侧壁与多支梗死患者之间的校正心率前后T波峰末-间期、离散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校正心率后不同T波峰末-间期患者死亡及入院时冠心病事件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T波峰末-间期与恶性心律失常发生关系密切,对AMI老年患者的近期预后具有重要的预测价值。
梁玲娣廖虹张田田孙静覃贵凤宋筱陈海燕
关键词:心肌梗死室性心律失常
浅论动态心电图检查在诊断房性早搏所致阵发性心房颤动方面的价值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 :探讨动态心电图检查在诊断房性早搏所致阵发性心房颤动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柳州市人民医院在2014年11月至2016年5月接诊的70例房性早搏所致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70例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35例)和动态组(35例)。采用常规心电图检查对常规组患者的病情进行诊断,采用动态心电图检查对动态组患者的病情进行诊断,并对比两组患者病情诊断的准确率。结果 :动态组患者病情诊断的准确率为85.71%(30/35),常规组患者病情诊断的准确率为51.43%(18/35)。动态组患者病情诊断的准确率高于常规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动态心电图对房性早搏所致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的病情进行诊断的临床效果显著。
张田田梁玲娣廖虹孙静
关键词:动态心电图检查房性早搏阵发性心房颤动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