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云明
- 作品数:11 被引量:28H指数:4
- 供职机构: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临床药师指导心血管科药物治疗的体会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临床治疗过程中的作用。方法总结临床药师在心血管科遇到的用药问题,介绍临床药师指导药物治疗的过程与方法。结果临床药师通过对医生的药学指导,完善了药物治疗方案;通过对患者的药学监护,提高了药物治疗依从性和安全性。结论临床药师的参与对提高临床医疗水平、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具有重大意义。
- 栗云明
- 关键词:临床药师心血管科
- 2012年度某三甲医院213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 2013年
- 目的分析某三甲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与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与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某三甲医院2012年度上报的213例ADR报告,按患者年龄、性别、给药途径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ADR发生的男女比例基本相同,无差异性;静脉滴注给药较其他给药途径ADR发生率更高(80.28%);抗微生物药物引发的ADR比例最高(42.72%);ADR累及的器官系统主要是皮肤(36.62%),其次是消化系统(19.25%)。结论应重视ADR监测工作,强化ADR监测意识,确保临床安全有效用药。
- 栗云明
- 关键词:药品不良反应
- 仿制与原研替格瑞洛抗血小板治疗有效性和安全性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比较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替格瑞洛片(仿制药)与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替格瑞洛片(原研药)抗血小板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研究设计为回顾性队列研究, 研究对象选自2020年1月至2021年7月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且术后使用替格瑞洛片抗血小板治疗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通过医院电子病历系统, 收集符合纳入标准患者的病历资料并提取相关临床数据(年龄、性别、合并疾病、入院时血脂水平、PCI指征、PCI术后抗血小板治疗方案、用药12个月内疗效和安全性评估终点事件发生情况等)。将患者分为仿制药组和原研药组, 为排除混杂因素的干扰, 对患者进行倾向性评分匹配(PSM)。有效性评估指标为用药12个月内主要终点(心源性死亡、卒中、靶血管重建、再发梗死)和次要终点(全因死亡、外周动脉闭塞、支架内血栓形成、心绞痛发作)事件发生率, 安全性主要评价指标为用药12个月内出血事件发生率。结果纳入研究的患者共1 486例, 仿制药组734例, 原研药组752例。仿制药组患者中女性占比、PCI指征为不稳定心绞痛者占比、入院时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高于原研药组;合并高脂血症患者占比、PCI指征为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者占比低于原研药组(均P<0.05)。PSM后仿制药和原研药组各690例患者, 各项临床特征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PSM前、后仿制药组患者主要终点、次要终点和出血事件发生率与原研药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SM前:12.1%(89/734)比10.9%(82/752), 10.8%(79/734)比8.4%(63/752), 0.3%(2/734)比0.5%(4/752);PSM后:12.6%(87/690)比12.3%(85/690), 11.0%(76/690)比8.3%(57/690), 0.3%(2/690)比0.4%(3/690);均P>0.05]。2组患者均无一例死亡。出血主要表现为鼻出血和皮下瘀点, 未导致抗血小板治疗中断。结论浙江�
- 杨世磊李璐朱艳娜翟晓涵吕林林陈艳伟席艳柳杰陶旭锋李帅唐静雅栗云明董得时
- 关键词:仿制药血小板聚集抑制剂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安全性
- 别嘌醇致药物超敏综合征1例
- 2013年
- 1例70岁女性患者因高尿酸血症服用别嘌醇100mg,2次/d治疗。1个多月后,患者出现发热及皮疹。停用别嘌醇,给予甲泼尼龙治疗后皮疹好转,但停药后皮疹再次加重,并出现呼吸困难和肝、肾功能异常:ALT158U/L,AST97U/L,ALP331U/L,GGT813/L;肌酐237μmol/L,尿素氮11.32mmol/L。诊断为别嘌醇所致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继续给予甲泼尼龙治疗,联合氯雷他定、苯海拉明、利奈唑胺、还原型谷胱甘肽等药物治疗。4周后周身皮疹基本消退,肝、肾功能恢复正常。
- 栗云明柳杰
- 关键词:别嘌醇药物超敏综合征
- 临床药师对一例冠心病合并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过敏体质患者治疗方案的药学干预与优化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临床治疗过程中的作用。方法结合1例冠心病合并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过敏体质患者的治疗,介绍临床药师干预与优化治疗方案的过程与方法。结果临床药师通过药学干预,完善了药物治疗方案,减少了药物不良反应,避免了过敏反应的发生,保证了药物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论临床药师的参与对提高临床医疗水平、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具有重大意义。
- 栗云明汤新强
- 关键词:临床药师药学干预
- 静脉输注蔗糖铁致药物性肝损害1例
- 2018年
- 1临床资料
患者,女,70岁,因"间断活动后胸闷、气促1年余,加重1月"为主诉于2016年8月8日就诊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既往高血压30年,最高190/100 mm Hg;冠心病1年余,19个月前于外院诊断为急性下壁心梗,行造影示LCX11#闭塞,并植入支架1枚。
- 李静李静栗云明
- 关键词:蔗糖铁缺铁性贫血药物性肝损害
- 2009年我院183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被引量:8
- 2010年
- 目的分析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与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与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我院2009年度上报的183例ADR报告,按患者年龄、性别、药物种类、给药途径、不良反应表现及严重程度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ADR发生的男女比例基本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静脉给药的ADR发生率更高(82.51%);抗微生物药物引发的ADR比例最高(49.73%);ADR累及的器官系统主要是皮肤(38.25%),其次是消化系统(18.03%);严重的ADR及新的ADR所占比例分别为2.19%和22.40%。结论应重视ADR监测工作,强化ADR监测意识,确保临床安全有效、合理规范用药,更大程度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 栗云明
- 注射用胺碘酮引起急性肝功能衰竭1例被引量:5
- 2009年
- 1临床资料
患者,男,72岁,因间断纳差12d,加重伴少尿8d于2008年9月18日入院。既往否认有肝炎病史。4个月前诊断:缺血性心肌病、心房纤颤、动脉粥样硬化。平时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qd;地高辛片,0.125mg,qd;2个月前诊断抑郁,加服氢溴酸西肽普兰20mg,qd。入院查体:血压130/80mmHg(1mmHg=0.133kPa),浅昏迷,球结膜水肿,巩膜黄染,全身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界向下扩大,
- 崔向丽栗云明黄佳陈丽王孝蓉
- 关键词:胺碘酮肝功能衰竭
- 服用华法林期间饮用蒲公英水致消化道出血被引量:1
- 2020年
- 1例55岁男性二尖瓣重度关闭不全患者行二尖瓣机械瓣置换术后长期服用华法林抗凝治疗,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维持在2.00~3.00。因口腔溃疡,患者用自购的蒲公英晒干后泡服代茶饮。15 d后,患者轻微活动即出现胸闷、气短、心悸、乏力,继而出现恶心、呕吐,双下肢轻度水肿,夜间端坐呼吸,右下肢瘀斑,大便呈黑色;实验室检查示血红蛋白52 g/L,红细胞计数2.05×1012/L。考虑为消化道出血,可能与服用华法林期间饮用蒲公英水有关。停用华法林,停饮蒲公英水。给予滤白悬浮红细胞2 U静脉滴注、1次/d,共2次,埃索美拉唑80 mg静脉滴注、2次/d,维生素K1 10 mg肌内注射和20 mg口服各1次等对症治疗。2 d后患者INR 1.58,血红蛋白84 g/L,红细胞计数2.33×1012/L;5 d后INR为1.63,血红蛋白104 g/L,红细胞计数3.92×1012/L。
- 王丽岩陈艳伟栗云明
- 关键词:华法林蒲公英属
-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调查分析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分析起搏器植入患者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方法对某三甲医院2012年度197例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197例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100%,药物共计4大类7个品种,使用频度前3名依次是头孢呋辛、头孢美唑和头孢硫脒;全部是单联用药。结论该院起搏器植入术抗菌药物的预防应用存在用药剂量过大,用药时间过长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管理。
- 栗云明
- 关键词:抗菌药物起搏器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