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柯建林

作品数:16 被引量:50H指数:4
供职机构:容奇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佛山市医学类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疗效
  • 4篇近视
  • 4篇角膜
  • 4篇超声
  • 4篇超声乳化
  • 3篇翼状胬肉
  • 3篇视网膜
  • 3篇胬肉
  • 3篇网膜
  • 3篇角膜塑形
  • 3篇角膜塑形镜
  • 3篇儿童
  • 2篇植入
  • 2篇视功能
  • 2篇术后
  • 2篇瞳孔
  • 2篇内障
  • 2篇小瞳
  • 2篇小瞳孔
  • 2篇疗效观察

机构

  • 9篇容奇医院
  • 6篇佛山市顺德区...
  • 1篇顺德区容奇医...

作者

  • 16篇柯建林
  • 15篇黄准
  • 5篇张文兰
  • 4篇胡小成
  • 2篇蔡吉梧
  • 1篇李树铭
  • 1篇张文兰

传媒

  • 2篇吉林医学
  • 2篇医学理论与实...
  • 2篇临床眼科杂志
  • 2篇医学临床研究
  • 1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内蒙古医学杂...
  • 1篇中华显微外科...
  • 1篇广东医学
  • 1篇现代医学与健...
  • 1篇抗感染药学
  • 1篇湖北科技学院...
  • 1篇西南医科大学...

年份

  • 1篇2021
  • 6篇2020
  • 1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0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类型角膜塑形镜对近视儿童角膜厚度及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角膜塑形镜对近视儿童角膜厚度及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本院收治的100例小于12周岁的近视需要配戴角膜塑形镜的患儿,按照角膜塑形镜的不同分为两组,即软性角膜接触镜组(SCL组)48例和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组(RGPCL组)52例,观察两组患儿配戴3个月、6个月前后角膜厚度、内皮六角形细胞比例、角膜内皮细胞及变异系数情况。结果 SCL组患者戴镜6个月、3个月与戴镜前角膜厚度、内皮六角形细胞比例、内皮细胞密度比较均差异显著(P<0.05),RGPCL组间三个时间点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均>0.05),佩戴前两组各项指标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均>0.05),戴镜3个月和戴镜6个月,与RGPCL组比较,SCL组患者角膜厚度、内皮六角形细胞比例、内皮细胞密度均显著降低(P均<0.05),内皮细胞变异系数显著升高(P<0.05)。结论配戴RGPCL矫正近视对儿童角膜厚度及角膜内皮细胞无影响,适合长时间配戴。
刘惠东张先楠柯建林黄准
关键词:近视儿童角膜塑形镜角膜厚度
睑板腺按摩疗法配合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对眼睑缘炎患者的疗效与睑板腺功能的影响
2020年
目的:探究睑板腺按摩疗法配合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对眼睑缘炎患者的疗效与睑板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2月间诊治的眼睑缘炎患者80例病例资料,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联用组(n=40)和眼膏治疗组(n=40);眼膏治疗组患者予以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治疗,联用组患者予以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与睑板腺按摩疗法联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和复发率的差异,以及治疗前后泪液分泌、泪膜破裂时间和睑板腺功能评分值的变化情况。结果:联用组患者治疗后治愈率高于眼膏治疗组(77.50%vs 55.00%,P<0.05);治疗1月后联用组泪液分泌、泪膜破裂时间优于眼膏治疗组(P<0.05),分泌物性状和分泌物排出难易度的评分值优于眼膏治疗组(P<0.05);联用组患者治疗后6月的复发率低于眼膏治疗组,但经组间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睑板腺按摩疗法配合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治疗眼睑缘炎患者的疗效较为确切,有效改善了睑板腺功能,且复发率低。
刘惠东柯建林黄准龚莉莉
关键词:泪液分泌
激光治疗中度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分析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 观察次全视网膜激光光凝和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对中度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患者的疗效及预后.方法 根据2003年国际临床分级标准对中度NPDR患者90例(162眼),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无光凝观察组)、次全视网膜光凝组和全视网膜光凝组.记录三组治疗前后的最佳矫正视力及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变化情况,术后随访6~ 18个月,根据最佳矫正视力和FFA判定疗效,并进行视网膜病变进展情况比较.结果 最佳矫正视力方面:对照组24例44眼,其中视力提高0例0眼,视力不变8例16眼,视力下降16例28眼;次全视网膜光凝组32例58眼,其中视力提高4例7眼,视力不变20例38眼,视力下降8例13眼;全视网膜光凝组34例60眼,其中视力提高5例10眼,视力不变22例37眼,视力下降7例13眼;两治疗组治疗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治疗组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视网膜渗漏(根据FFA判断)方面:对照组中有效0例0眼,无效24例44眼;次全视网膜光凝组中有效22例40眼,无效10例18眼;全视网膜光凝组中有效26例50眼,无效8例10眼;两治疗组治疗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治疗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次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或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有助于中度NPDR患者的视力和视网膜病变的稳定和改善.
柯建林黄准蔡吉悟
关键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激光
角膜塑形镜矫正单眼近视对患者近立体视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分析在采用角膜塑形镜对于患者进行单眼近视矫正的过程中,对于其近立体视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60例单眼近视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框架眼镜治疗组与角膜塑形治疗组,每组30例。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的近立体视功能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矫正前的屈光度基本无差别(P>0.05),患者矫正后1d、7d、30d、90d、1年框架眼镜治疗组的矫正前后屈光度明显高于角膜塑形治疗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单眼近视矫正的过程中,采用角膜塑形镜进行矫正相对于框架眼镜矫正而言,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提升患者的近立体视功能。
刘惠东柯建林黄准龚莉莉
关键词:角膜塑形镜屈光不正
虹膜拉钩在小瞳孔及晶体脱位白内障超乳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评价虹膜拉钩在小瞳孔和晶体部分脱位性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中的应用,观察其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对30眼不同原因的小瞳孔及晶体半脱位白内障患者行白内障手术,应用虹膜拉钩辅助进行固定虹膜及囊袋固定后,再进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随访3~24个月。结果 29眼白内障手术顺利,22眼(73.3%)术后视力大于0.6,3眼(10.3%)术后视力低于0.1,其中1眼晶体脱位严重者半年后二期植入人工晶体,术后视力达0.32,眼因眼底疾病视力无提高,无严重手术并发症。结论在小瞳孔及晶体半脱位白内障患者进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中,通过应用虹膜拉钩能有效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黄准柯建林张文兰
关键词:虹膜拉钩小瞳孔晶体脱位超声乳化术
双眼视觉及调节功能训练对儿童 近视的临床效果研究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探究儿童近视双眼视觉短塑性训练联合调节功能训练的临床疗效,为儿童近视干预提供科学参考。方法:选择2017年2月至2019年5月期间我院眼科近视患儿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近视干预手段,研究组在常规干预基础上结合双眼视觉短塑性训练联合调节功能训练。疗程6个月,观察两组患儿视力、屈光状态变化、临床疗效及治疗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1.25%,高于对照组(7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6个月、1年后最佳矫正视力均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儿在治疗1年,年度屈光度变化值均优于治疗前,且对应时间点均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负球镜测正相对调节(positive relative accommodation,PRA)、正球镜测负相对调节(negative relative accommodation,NRA)均高于治疗前(P<0.05),对照组仅PRA高于干预前(P<0.05);研究组患儿治疗后PRA、NRA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调节灵敏度、幅度均高于治疗前(P<0.001),且研究组调节幅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眼视觉短塑性训练联合调节功能训练能够有效改善近视患儿视力、屈光状态,治疗满意度高,临床疗效显著,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刘惠东柯建林龚莉莉黄准
关键词:儿童近视
泪道浚通联合义管植入治疗慢性泪道阻塞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 报导应用泪道浚通联合义管植入对慢性泪囊炎泪道阻塞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32例32眼慢性泪囊、慢性泪道阻塞患者,在显微镜下先行上下泪点扩张,泪道探通、泪道高频治疗仪浚通,然后逆行泪道义管植入术.术后定期泪道冲洗.结果 32眼中30眼在最后一次随访中取得良好疗效,总体手术成功率为93.75%.平均随访时间为9.6个月(3~18个月).17例成功取管,15例因无不适,未进行取管手术,随访期间未发现明显阻塞现象.术后2例(6.25%)出现泪小点撕裂.结论 泪道浚通联合置管手术治疗慢性泪疲乏阻塞手术风险较小、成功率较高,临床效果良好.
柯建林
关键词:泪道浚通术慢性泪囊炎显微手术
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临床报告
2000年
目的 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的特点、手术技巧、并发症及防治措施。方法 对 16 8只眼白内障施行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 ,并与同期施行常规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的病例对照组相比较。结果 裸眼平均视力 ,术后第 1天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 .0 1) ,术后第 1周和第 1个月时差异仍有显著性。角膜散光术后第 1周 ,两组差异非常显著 (P <0 .0 0 1) ,术后第 3个月两组差异仍显著 (P <0 .0 1)。结论 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优于常规白内障囊外摘除术 ,手术成功的关键在手术者的手术方法和操作技巧。
胡小成张文兰柯建林黄准
关键词: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
同种异体羊膜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观察被引量:7
2000年
目的 观察用羊膜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复发性翼状胬肉、睑球粘连的手术技巧及疗效。方法 选择翼状胬肉 16例 16只眼 ,复发性翼状胬肉 15例 15只眼 ,睑球粘连 8例眼。在显微镜下行羊膜移植联合手术。结果 经过 6~ 18个月的观察无 1例复发 ,睑球粘连解除 ,无排斥反应发生 ,角膜上皮稳定 ,手术区结膜上皮生长正常。结论 羊膜移植技术是治疗翼状胬肉、复发性翼状胬肉、睑球粘连等眼表疾病的一种较有效的方法。
柯建林胡小成张文兰黄准
关键词:羊膜移植翼状胬肉睑球粘连
软性角膜接触镜在翼状胬肉切除术后的应用被引量:10
2011年
目的:评价软性角膜接触镜在治疗翼状胬肉手术后角膜面恢复的效果。方法:采用对比法将41例36~73岁的胬肉术后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按常规术后给予包眼,术后第2天统一使用托百士及贝复舒眼药水,术后3 d改用典必舒眼药水,观察组术后给予戴角膜接触镜,给予同样眼药水局部滴眼,戴镜期间,接触镜视情况消毒,角膜面恢复后取出。观察比较翼状胬肉手术后患者的症状及角膜愈合情况。结果:观察组角膜3 d治愈率89.7%,5 d治愈率100%,对照组角膜3 d治愈率75.4%,7 d治愈率100%,观察组患者戴镜后90%以上畏光、流泪现象消失。结论:在翼状胬肉术后戴软性角膜接触镜对角膜面恢复及缓减刺激症状安全有效。
黄准柯建林张文兰蔡吉梧李树铭
关键词:软性角膜接触镜翼状胬肉术后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