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建珍
- 作品数:28 被引量:167H指数:7
- 供职机构:福建省级机关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福建省卫生厅青年科研基金福建省教育厅科技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高血压合并多重危险因素对高血压病人靶器官损害的影响
- 目的探讨心血管各危险因素对高血压病患者靶器官损害的影响。方法分析1995—2000年2534例我院住院高血压患者,剔除所需资料不完整的病例,最后有1184例(男:681,女:503)高血压患者进入统计。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
- 林建珍林金秀杨霞李巍吴雅芳
- 文献传递
- 动态心电图与经食管心房调搏对老年窦性心动过缓患者窦房结功能的诊断价值被引量:2
- 2015年
- 对60例常规心电图诊断为窦性心动过缓的老年患者,行动态心电图检查,根据患者动态心电图分为R-R最长间期≥2.5s组和R-R最长间期<2.5s组,对两组患者进一步行经食管心房调搏,并对两种检查的相关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动态心电图R-R最长间期≥2.5s组和<2.5s组对比,窦房结恢复时间(SNRT)、校正的窦房结恢复时间(CSNRT)、窦房结传导时间(SACT)显著延长,最快心率和最慢心率显著降低,经食管心房调搏CSNRT和SACT分别与动态心电图最长R-R间期、最快心率、最慢心率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动态心电图和经食管心房调搏都能较好的检测窦房结功能,经食管心房调搏CSNRT、SACT与动态心电图最长R-R间期、最快心率、最慢心率间存在明显的相关;对于老年窦性心动过缓患者,可以通过动态心电图最长R-R间期、最快心率、最慢心率对窦房结功能进行初筛。
- 章文杰林建珍陈丽
- 关键词:窦性心动过缓动态心电图经食管心房调搏窦房结功能
- 血清尿酸与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的相关性及性别差异被引量:6
- 2017年
- 目的探讨血清尿酸与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LVH)的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在男女之间是否存在差异。方法选择福建省级机关医院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140例,根据血清尿酸水平四分位数分组,比较4组的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和左心室肥厚(LVH)发生率;按男、女分层,比较男、女尿酸四分位组间LVMI和LVH发生率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男、女患者尿酸与LVH发生的关系。结果随着尿酸四分位水平递增,女性患者LVMI和LVH发生率逐渐增加[分别为(114.41±34.51),(121.34±36.98),(126.86±42.52),(141.74±46.36)g/m2;35.0%,47.0%,52.1%,61.7%;均P<0.05],而男性患者4组间LVM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144.12±76.44),(132.58±40.39),(134.24±41.00),(141.84±55.02)g/m2;P<0.05],LVH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7.1%,50.2%,54.3%,52.7%;P>0.05)。和女性相比,男性尿酸、LVMI升高,LVH发生率增加(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尿酸是女性患者中LVH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95%CI)=1.30(1.13~1.56),P<0.01],男性患者中尿酸与LVH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尽管女性高血压患者尿酸及LVH程度较男性低,但女性患者尿酸与LVH相关,而男性患者这种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
- 林建珍章文杰白萍戴莉莉
- 关键词:血清尿酸原发性高血压左心室肥厚性别差异
- Vitros 250干生化分析仪总胆红素测定的结果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对干生化分析仪测定胆红素时出现总胆红素(TBIL)与游离胆红素(Bu)+结合胆红素(Bc)之和不相符的现象进行分析,探讨如何正确认识Vitros 250干生化分析仪的TBIL测定结果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住院患者血清标本230例,在Vitros 250干生化分析仪上进行TBIL、Bc和Bu的测定(TBIL=Bu+Bc+δ-胆红素),分析不同TBIL浓度范围下TBIL与Bu+Bc之间的关系。结果 TBILBu+Bc现象在TBIL≤30μmol/L时出现的比率分别为76.7%(115/150)和0.0%(0/150),在TBIL>30μmol/L时出现的比率分别为10.0%(8/80)和83.8%(67/80)。结论 Vitros 250干生化分析仪测定胆红素存在普遍的TBIL与Bu+Bc不相符现象,在TBIL浓度正常或略偏高时(≤30 mol/L)主要表现为TBIL30μmol/L)因δ-胆红素的出现而主要表现为TBIL>Bu+Bc,对此应以实测结果报告TBIL并报告检出δ-胆红素。
- 戴婉如伍严安林建珍
- 关键词:VITROS总胆红素结合胆红素游离胆红素
- 前庭诱发肌源电位对眩晕定位诊断的价值探讨
- 2013年
- 目的:通过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患者前庭诱发肌源电位(VEMP),包括颈性VEMP和眼性VEMP的特性研究,以探讨其对眩晕定位诊断的价值。方法:对67例对照组和33例BPPV患者分别进行颈性VEMP、眼性VEMP检测,分析比较两组之间各项检测数据的差异。结果:①病例组患耳的颈性VEMP、眼性VEMP异常率分别达到33%和36%;②病例组与对照组的颈性VEMP各波潜伏期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但峰一峰波幅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病例组与对照组眼性VEMP各波潜伏期和峰一峰波幅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VEMP可以作为(BPPV)耳石器功能异常变化的客观量化评估指标,并对眩晕的定位诊断提供一定帮助。
- 林细康季晓林叶华严金柱林芳林建珍
- 常规阿托品试验联合下蹲运动试验及标准阿托品试验对窦房结功能的诊断价值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评价常规阿托品药物试验联合下蹲运动及标准阿托品药物试验对窦房结功能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20例窦性心动过缓患者行常规阿托品试验为A组,对于常规阿托品试验组中窦性心率小于90次/min阳性者,进入B组即予快速加做下蹲运动试验和进入C组则在首次阿托品试验后24h,再次进行标准阿托品试验(0.04mg·kg^(-1))。对B组及C组结果皆阳性患者再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及食道电生理检查。并对各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阳性率B组、C组分别与A组相比,P<0.05,具有显著差异;C组与B组相比,P>0.05,阳性率无显著差异。在A组患者中,出现阳性的与阴性对比,体重增加是其中的影响因素之一,二者P<0.05;B组及C组阳性患者进一步行动态心电图及经食管心房调搏术检查,两组之间阳性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常规阿托品试验加做下蹲运动试验及标准阿托品试验能减少常规阿托品试验的假阳性,提高对窦房结功能的诊断价值。
- 章文杰林建珍江灵芝
- 关键词:阿托品试验下蹲运动假阳性窦房结功能
- 缬沙坦氨氯地平复方制剂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早期肾损害的疗效观察被引量:7
- 2015年
- 目的观察缬沙坦氨氯地平复方制剂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早期肾损害的疗效。方法老年高血压合并早期肾损害患者60例,分为观察组(A组)和对照组(B组),每组30例。A组缬沙坦80mg/氨氯地平5mg单片复方制剂起始治疗,B组氨氯地平片5mg起始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第四周及第八周时血压降幅、达标率、尿m ALB、Cys C血清浓度及其他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第四周和第八周,A组患者血压降幅及达标率大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尿m ALB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四周,两组患者Cys C血清浓度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八周,两组患者Cys C血清浓度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A组患者Cys C血清浓度水平低于B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血肌酐及血钾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合并早期肾损害使用缬沙坦氨氯地平单片复方制剂可以有效降低血压,缓解肾损害,改善肾功能。
- 章文杰林建珍
- 关键词:氨氯地平肾损害疗效观察
- 氨氯地平和硫氮革酮缓释片联合治疗对高血压病患者血压和动脉弹性功能及尿蛋白的影响被引量:7
- 2007年
- 联合降压治疗能使靶器官能得到更多保护,因而日益受到广泛重视。国外研究发现在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非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可显著降低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本研究旨在研究二氢吡啶类钙拈抗剂氨氯地平与非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硫氮革酮缓释片联合治疗对控制血压、改善动脉弹性功能、保护肾功能是否有协同作用。
- 彭峰林金秀吴雅芳林建珍杨霞
- 关键词:动脉弹性功能患者血压氨氯地平缓释片高血压病
- 心脑舒通对高血压病伴高脂血症患者血脂及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被引量:5
- 2010年
- 目的探讨心脑舒通胶囊对高血压病伴高脂血症患者血脂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将100例高血压病伴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心脑舒通联合辛伐他汀滴丸)50例和对照组(辛伐他汀滴丸)50例,治疗前后分别测定血浆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hs-CRP,比较两组血脂及hs-CRP的情况。结果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TC、TG、LDL-C、hs-CRP比对照组明显减低(P<0.05),HDL-C明显增高(P<0.05)。结论心脑舒通可明显降低高血压病伴高脂血症患者血脂,降低血浆hs-CRP水平。
- 李珍辉林建珍
- 关键词:心脑舒通胶囊高血压病辛伐他汀滴丸超敏C反应蛋白
- 高血压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危险因素的探讨被引量:29
- 2010年
- 目的:探讨心血管危险因素对高血压患者10年间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将随访到的380例住院高血压患者,根据患者是否在10年间新发主要心血管事件分为两组:事件组(n=159,至少新发主要心血管事件中的一项),无事件组(n=221,没有新发任何一项主要心血管事件),分析两组高血压患者的基线危险因素的特征及其对新发心血管事件的的影响。结果:159例新发心血管事件中发生率由高到低依次为脑血管病(23%)、冠心病(22%)、心脑血管病死亡(17%)、肾功能受损(15%)、心功能不全(12%)、糖尿病(11%)。事件组高血压患者合并基线危险因素的平均个数显著高于无事件组(2.17±1.05比1.36±0.97,P〈0.001)。事件组高血压患者高龄、血脂异常、糖尿病、吸烟、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比例显著高于无事件组(均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并调整年龄、性别、血压水平、高血压病程、脉压影响后,吸烟、糖尿病、血脂异常与新发心血管事件呈正相关,比值比(OR)分别为2.667(95%CI:1.449~4.478)、1.854(95%CI:1.027~3.346)、1.657(95%CI:1.028~2.672)。调整混杂因素后,每增加一个危险因素,新发心血管事件危险增加46%。结论:吸烟和糖尿病是高血压患者发生新发心血管事件的主要可改变危险因素。
- 林建珍姚月娴林金秀
- 关键词:高血压吸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