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邵峰
- 作品数:18 被引量:36H指数:5
- 供职机构:天津师范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 基于STM32的心理测试仪心理反应跟踪监测系统设计被引量:5
- 2022年
- 如今的心理反应跟踪监测系统受到数据采集模式的影响,运行功耗较高,其电池续航能力较差。基于此,提出基于STM32的心理测试仪心理反应跟踪监测系统设计,在硬件设计方面,针对协调器和实时时钟进行优化设计;在软件设计方面,以STM32微控制器为基础构建多通道模拟数字转换器,采集测试仪心理反应数据,并实现数据的清洗和变换。设计无线传输方案将数据发送至终端,结合实时时钟更新液晶显示程序中的跟踪监测数据。系统测试结果显示:系统的平均运行功耗为10.46 W/h,具备超低功耗优势,电池续航能力更强,值得推广。
- 赵智军杨邵峰
- 关键词:STM32心理反应监测系统数据处理可视化
- 提取诱发遗忘:抑制与非抑制之争
- 提取诱发遗忘(retrieval-induced forgetting)最早是由Anderson等(1994)提出的,它是指对某些记忆内容进行提取练习会损害与被提取记忆内容相关的其它记忆内容的随后回忆成绩。目前,提取诱发...
- 刘旭白学军杨邵峰
- 关键词:提取诱发遗忘
- 价值取向对大一新生普遍信任的影响:多重中介效应分析被引量:6
- 2019年
- 采用价值取向滑块测验、人际反应指针量表和普遍信任量表,对329名在校大一新生进行问卷调查,检验了大一新生的价值取向、观点采择、同情关注与普遍信任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价值取向、观点采择、同情关注和普遍信任之间均存在显著正相关;价值取向、观点采择和同情关注均可正向预测普遍信任;观点采择和同情关注在价值取向和普遍信任之间起多重中介作用。研究结果为大一新生群体中价值取向、观点采择、同情关注和普遍信任之间的动态关系提供了初步有效的数据支撑。
- 张振齐春辉杨邵峰赵智军高晓雷熊建萍
- 关键词:观点采择普遍信任
- 自恋型人格的测评及相关研究
- 2016年
- 自恋型人格具有自大或傲慢的行为、权利感、共情缺乏和乐意剥削其他个体的特点,具有自恋型人格特质的个体一方面具有内在的自我积极性,另一方面具有人际间的防御性,它是当前心理学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主要介绍了自恋型人格特征、测评方法以及相关研究。下一步的研究趋向应重点关注自恋型人格的性别差异及其社会互动特点。
- 杨邵峰郭丰波
- 自我控制的理论与测评方法
- 2015年
- 自我控制是引导我们的身体与思想脱离即时欲望,而追求其他的理想与抱负的能力。近些年来研究者提出了能量模型、双系统模型和加工模型,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自我控制及其特性进行了阐述;目前评估个体自我控制能力的测评方法主要包括延迟满足任务、双任务范式和人格问卷测评方法;今后关于自我控制的相关研究应致力于突破以往模型研究的局限,加深对提升个体自我控制能力的策略与干预措施的探讨,并向实际应用方向发展。
- 赵智军杨邵峰张振
- 关键词:自我控制测评方法
- 人们如何应对不公平待遇:公平加工的认知机制
- 2024年
- 公平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社会规范,制约并引导着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互动行为。数十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公平加工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本文基于新近的研究成果及理论模型的分析,简要介绍了公平加工的概念及其研究范式,提出一种包含公平性判断、心理推理和自我控制三种认知过程的理论模型,并回顾了支持理论模型的相关实证研究,最后对该研究领域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 杨邵峰
- 关键词:自我控制
- 关于非理性决策的建构水平理论评述——以最后通牒任务为例被引量:1
- 2014年
- 经典经济学理论认为,人类个体是自私且理性的,能够控制自己的非理性冲动,从而实现自我利益的最大化。"经济人"假设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与挑战。新近的认知—情绪双系统理论则将情绪驱动和认知控制置于非理性决策中利益权衡的两端,试图整合性地阐述非理性决策的内部机制。基于双系统理论,目前大多数研究者以建构水平为切入点,探讨决策情境在个体头脑中的表征方式对非理性决策的影响;未来关于非理性决策的研究应致力于探究人们表征决策情境的内在机制及其影响因素,并向应用方向发展,以帮助人们做出理性决策。
- 张振杨邵峰李颖
- 关键词:非理性决策
- 抑制还是干扰?来自提取练习范式的证据被引量:1
- 2022年
- 为探讨抑制理论和干扰理论对提取诱发遗忘产生的不同解释,当前研究使用经典的提取练习范式,通过两个实验从不同角度对提取诱发遗忘进行了检验。实验1采用2(学习方式:类别学习、正常学习)×3(项目类型:Rp+、Rp-、Nrp)两因素混合设计,通过设置不同学习方式操纵项目的干扰程度,结果显示,相较于正常学习,类别学习条件下提取诱发遗忘效应量增加,即该条件下Rp-受到抑制更大。实验2采用单因素三水平设计(Rp+、Rp-、Nrp),控制样例提取方式以排除线索与项目的联结,结果仍然发现了提取诱发遗忘。两个实验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提取诱发遗忘的抑制理论。
- 杨邵峰张志超冀婷
- 关键词:提取诱发遗忘
- 凸显刺激对整体知觉集合数量效应的影响
- 2024年
- 凸显刺激类型对整体知觉集合数量效应的影响仍存在争论。实验1采用需要自主调整出集合均值的调整范式,引入绝对偏差指标衡量反应值与正确均值的差异,探讨凸显刺激类型对整体知觉中集合数量效应的影响。实验2增加了凸显刺激的数量,进一步考察无关凸显刺激对整体知觉中集合数量效应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与无凸显刺激条件相比,相关凸显刺激条件下的绝对偏差更大,并表现出集合数量增益效应;无关凸显刺激只有在其数量较多时才会表现出上述现象。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凸显刺激均会对整体知觉及集合数量效应产生影响,相关凸显刺激的影响作用更大,无关凸显刺激仅在增加凸显刺激数量后才会降低整体知觉表现。这一发现揭示了整体知觉建立在个体对刺激集合中所有刺激进行加工的基础上,但赋予凸显与非凸显刺激不同权重,支持了整体放大假说。
- 赵冰洁何婕刘颖杨邵峰王峥张琪涵白学军
- 非理性决策中的情绪加工及其影响因素——以最后通牒任务为例被引量:6
- 2013年
- 传统经济学当中的"理性人"假设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和挑战,研究者提出了不平等厌恶理论、互惠性理论和双系统加工理论,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非理性决策及其特性进行了阐述。目前关于非理性决策影响因素的研究主要从实验前诱导的情绪状态、情绪调控策略等与情绪加工相关的视角进行;今后关于非理性决策的研究应致力于突破以往模型研究的局限,对非理性决策的神经机制进行探讨,并向实际应用发现发展。
- 张振刘凯杨邵峰
- 关键词:非理性决策负性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