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艳坤

作品数:66 被引量:139H指数:6
供职机构: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工业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8篇生物学
  • 17篇轻工技术与工...
  • 16篇化学工程
  • 10篇农业科学
  • 8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文化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15篇谷氨酸棒杆菌
  • 15篇棒杆菌
  • 13篇酵母
  • 10篇毕赤酵母
  • 9篇细胞
  • 8篇基因
  • 8篇巴斯德毕赤酵...
  • 7篇杆菌
  • 6篇蛋白
  • 5篇普鲁兰
  • 5篇普鲁兰酶
  • 5篇反应器
  • 4篇代谢
  • 4篇芽孢杆菌
  • 4篇生物反应
  • 4篇生物反应器
  • 4篇外源蛋白
  • 4篇过表达
  • 3篇信号肽
  • 3篇芽孢

机构

  • 55篇江南大学
  • 10篇郑州大学
  • 7篇江苏省生物活...
  • 4篇中国科学院
  • 1篇河南农业大学
  • 1篇国家林业局
  • 1篇安徽工程大学
  • 1篇武汉纺织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成都英德生物...
  • 1篇长兴制药股份...

作者

  • 66篇杨艳坤
  • 37篇刘秀霞
  • 8篇孙杨
  • 7篇戴晓峰
  • 6篇聂简琪
  • 4篇席宇
  • 4篇詹锦玲
  • 4篇朱大恒
  • 4篇陈阿娜
  • 3篇彭枫
  • 3篇刘萌
  • 2篇蔡亚君
  • 2篇宋淑红
  • 2篇袁志明
  • 2篇陈继峰
  • 2篇张广乐
  • 2篇蔡全信
  • 2篇韩绍印
  • 2篇王芬
  • 2篇李翔

传媒

  • 17篇生物学杂志
  • 13篇食品与发酵工...
  • 5篇食品与生物技...
  • 3篇河南农业科学
  • 3篇东北农业大学...
  • 3篇中国生物工程...
  • 3篇生物产业技术
  • 2篇生物技术通报
  • 2篇江苏农业学报
  • 2篇微生物学通报
  • 2篇生物工程学报
  • 1篇中国烟草科学
  • 1篇微生物学报
  • 1篇河南医学研究
  • 1篇西北林学院学...
  • 1篇化工进展
  • 1篇海峡科技与产...
  • 1篇广西科学
  • 1篇热带医学杂志
  • 1篇化学与生物工...

年份

  • 1篇2025
  • 5篇2024
  • 6篇2023
  • 5篇2022
  • 7篇2021
  • 5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8
  • 9篇2017
  • 9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7
  • 1篇2006
6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恶臭假单胞菌F1表达P450酶催化柠檬烯生物合成紫苏醇被引量:1
2024年
紫苏醇是一种天然存在的单萜类化合物,在医药、日化、食品等行业具有广阔应用前景,但利用柠檬烯生物合成中的过程中存在选择性不强、底物对宿主菌株有毒性等问题。为此该文选择恶臭假单胞菌F1这种对环境具有高耐受度的菌株,构建在大肠杆菌和恶臭假单胞菌中皆可扩增并表达目的基因的广宿主载体,过表达选择性羟化酶CymAa、CymAb,异源表达特异性氧化柠檬烯生成紫苏醇的P450酶CYP153A6,并在表达P450酶的基础上对柠檬烯底物添加浓度进行了调整,与大肠杆菌BL21(DE3)一同进行柠檬烯生物合成紫苏醇实验,并使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和GC-MS分别测量菌株生长状况和紫苏醇产量。最终证明了恶臭假单胞菌F1在柠檬烯浓度为10 mmol/L内的环境中具有高耐受度,且添加1 mmol/L柠檬烯底物发酵48 h后获得最高产量75.6 mg/L,最高转化率达到49.66%,缩小了生物合成紫苏醇的底物添加范围,并获得对柠檬烯具有高耐受度的发酵宿主。
底心怡刘春立刘秀霞刘秀霞白仲虎
关键词:细胞色素P450恶臭假单胞菌萜类化合物
基于全基因组重测序策略对谷氨酸棒杆菌外源蛋白高产菌株相关基因的挖掘及初步验证
2021年
谷氨酸棒杆菌是食品安全级菌株,可作为生产高价值产物的优良底盘细胞用于工业生产。它具有良好的分泌系统,是表达重组蛋白的潜在宿主,有极大的研究价值。为优化底盘细胞提高其蛋白表达能力,挖掘并验证谷氨酸棒杆菌中与外源蛋白高表达相关的基因。在谷氨酸棒杆菌重测序的基础上,应用生物信息学对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基因进行挖掘,分析基因保守结构域。通过构建SNP基因过表达和敲除重组菌株,评估其生长情况以及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ce protein,EGFP)和人重组特立帕肽(recombinant human teriparatide,rtPTH)的外源蛋白表达能力。分析并整理了高产量外源蛋白菌株的重测序数据,共有33个SNP突变位点,主要涉及5个基因。其中SNP重组菌株over-2370和ko-973-974的荧光值最高,并且发酵生产rtPTH,均比野生型(wild type,WT)提高了近1倍。该研究成功挖掘出与蛋白表达相关的基因GL002370和GL000974,这些发现将有助于获得优化的底盘细胞,并为深入研究增加蛋白产量的靶基因提供指导。
孟丽虹刘秀霞杨艳坤杨艳坤
关键词:谷氨酸棒杆菌
谷氨酸棒杆菌内源表达元件的筛选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构建谷氨酸棒杆菌表达元件探测载体,筛选能够启动蛋白表达的序列片段。【方法】基于谷氨酸棒杆菌表达载体p XMJ19,利用Golden Gate新型克隆方法构建表达元件插入位点,使筛选的片段能够与报告基因快速无缝衔接,同时避免残留额外的序列对表达元件效果测试产生可能存在的干扰。对本课题组前期的谷氨酸棒杆菌BZH001高、中、低溶氧条件下的发酵样品转录组数据进行分析,筛选出稳定于高转录水平的6个基因,通过软件预测每个基因的启动子区域和5′UTR区域,两者构成能够启动基因表达的功能性元件,并将其从基因组中克隆出来。以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基因egfp作为报告基因,快速测量出表达元件的效果。【结果】获得5个不同效果的内源性表达元件,最好的元件插入探测载体后在谷氨酸棒杆菌中表达的荧光强度大于3 500 RFU/OD600。【结论】通过结合转录组数据,探测载体能够快速有效筛选表达元件,为将来人们对谷氨酸棒杆菌基因工程改造和生物系统的构建提供更多基础材料。
刘秀霞赵子豪孙杨杨艳坤白仲虎
关键词:谷氨酸棒杆菌RNA-SEQ启动子
生物过程工程研究在创新生物医药开发中应用的驱动力--生物反应器被引量:6
2016年
近年创新生物医药在生物产业中的比重逐渐增大,也给生物产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靶点筛选及分子构建等上游技术的进步是促进生物医药进步的主要原因。随着目前细胞培养技术在生物医药生产中的广泛应用,对细胞培养技术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同时细胞培养技术的实现载体——生物反应器的技术改进和创新也越发凸显其重要性。本文介绍了生物反应器在创新生物医药产业中的应用种类、发展趋势及发展驱动力,回顾了全球范围内新型生物反应器的发展成果,包括新型反应器技术及过程分析技术在生物医药中的应用,最后,分析了中国生物反应器的发展现状与问题,指出了生物反应器的发展与进步应以提高生物培养过程的稳定性最终提高产品的质量而不是以提高产量为主要目标。本文详细阐述现代生物反应器技术及基于"质量源于设计"的质量控制理念在其中所起到的关键作用,以及生物反应器的技术发展的现状和未来走向。
孙杨聂简琪刘秀霞杨艳坤戴晓峰白仲虎
关键词:生物反应器生物工程微反应器
Expi293F表达重组鲎C因子用于荧光法内毒素检测被引量:1
2024年
鲎C因子是一种对痕量内毒素高度敏感的丝氨酸蛋白酶原,在医药行业可替代鲎试剂用于内毒素检测。然而其重组表达困难,且对于环境中内毒素的控制要求极高。该文首先克隆了来源于东方鲎的全长C因子,并在N末端和C末端分别添加了Flag标签和6×His标签,同时用哺乳细胞表达载体中的分泌信号肽替换掉了原始C因子信号肽。构建好的重组质粒转染至人胚胎肾脏细胞Expi293F悬浮培养7 d后收获上清液,Western Blot检测蛋白与预测大小128 kDa一致,具有与内毒素结合以及结合后切割荧光底物的能力。该研究首次在人胚胎肾脏细胞Expi293F中成功表达出具有生物学活性的全长C因子,表达量达到19.18 mg/L,比DING在昆虫细胞SF9中的表达量提高了113%。该方法对于后续开发低成本内毒素检测试剂盒具有指导意义。
柯文锋李诗洁郑梦林白仲虎杨艳坤
关键词:内毒素检测脂质体转染
生命科学领域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途径探讨被引量:6
2013年
生命科学快速发展的今天,社会对人才需求也有了更高的标准。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一直放在首位。本文结合生命科学的特点,从几个侧面探讨了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主要从综合性实验教学平台建设、对学生开放实验室、改变授课方式、创新项目申报及参与教师的研究课题、加强"产、学、研"结合及发挥校外实习基地的作用、组织学生参加创新大赛与建立奖励机制等方面阐述了对生命科学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陈继峰杨艳坤田保明
关键词:生命科学大学生
过表达人工设计的sRNA(anti-micA)提高大肠杆菌存活力和普鲁兰酶产量被引量:3
2017年
大肠杆菌表达外源蛋白的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外源和内源的胁迫并且形成了多种感受和响应特定刺激的胁迫信号传导系统。细菌胁迫应激时,许多小的非编码RNA(small non-coding RNA,sRNA)参与mRNA转录后调节,改变其翻译效率和稳定性,调节基因表达。通过过表达人工设计的micA反义sRNA anti-micA(bprO和omU)阻断micA对ompA的沉默,进而阻断sigma E介导的细胞自溶信号转导途径,提高大肠杆菌存活力和表达普鲁兰酶能力,并初步讨论了影响人工设计反式编码sRNA功能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在bprO和omU过表达菌株中,菌落形成单位分别提高了0.5和1个数量级,ompA mRNA相对水平分别提高了7.2和6.9倍,OmpA蛋白含量均显著提高,普鲁兰酶产量分别提高了1.4和1.8倍,并且omU的过表达比bprO的过表达对菌体特性的影响更大。为菌种改良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并为反式编码sRNA的设计提供参考性指导。
安展飞栗亚美杨艳坤白仲虎
关键词:存活力普鲁兰酶
白花泡桐羟基肉桂酰辅酶A还原酶mRNA全序列克隆及序列分析被引量:2
2011年
经过对其他物种CCR mRNA序列的对比分析后,设计保守区兼并引物,首先用RT-PCR方法得到229 bp CCR mRNA部分序列,之后通过RACE(Rapid 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方法,成功克隆得到包括5'UTR和3'UTR在内的CCR全部mRNA序列,并进行了分析,所得CCRmRNA全序列共1 243个碱基,CDS共999个碱基(103-1 101),编码氨基酸332,和其他多个物种的CCR序列比对结果显示相似度均在80%以上。此序列成功克隆之前,尚未见到白花泡桐木质素代谢关键酶基因的报道,这对丰富白花泡桐基因资源、有针对性的进行白花泡桐品质或材质改良有巨大的意义。
陈占宽杨艳坤叶金山李荣幸刘志刚王军军
关键词:白花泡桐
酸性普鲁兰芽孢杆菌普鲁兰酶在大肠杆菌中分泌表达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来自于酸性普鲁兰芽孢杆菌的普鲁兰酶,由于分子量较大,在大肠杆菌中难以实现高效分泌表达。为研究其在E.coli中高效分泌表达策略,构建了带信号肽的p ET-28a(+)-pel B-pul13A质粒,通过发酵过程控制及向发酵培养基中添加促分泌物质,系统地优化了分泌表达策略。通过分子改造,带信号肽的表达系统实现了低水平的分泌性表达;进一步通过优化培养基、诱导温度、IPTG浓度、诱导时机及11种培养基添加物,促进普鲁兰酶最大限度的分泌到周质空间。实验结果显示,连上pel B信号肽的pull3A在TB/SB培养基中,通过优化的诱导条件(IPTG浓度0.1 mmol/L,诱导温度20℃,诱导时机为接种后5 h),在诱导20 h时加入0.03%SDS,周质空间酶活达到最大值102.5 U/m L。在此基础上,探究了化学添加剂对大肠杆菌细胞膜及膜通透性的影响,并应用优化后的系统实现了乙酰胆碱酯酶和单域抗体的分泌表达。为大分子蛋白在大肠杆菌中分泌表达提供参考。
栗亚美陈阿娜杨艳坤白仲虎
关键词:普鲁兰酶分泌表达信号肽发酵优化十二烷基磺酸钠
基于异戊烯基焦磷酸异构酶的改造及表达优化提高异戊二烯产量
2023年
异戊二烯是最简单的萜烯类化合物,是橡胶、食品、医药和化妆品工业的重要原料。在微生物中构建甲羟戊酸(mevalonate,MVA)代谢途径是目前生产异戊二烯及其衍生萜烯的有效途径,但关键酶的活性和表达水平会限制异戊二烯的合成。针对关键酶-异戊烯基焦磷酸异构酶(isopentenyl diphosphate isomerase,IDI)的活性低等问题,该研究从酶工程、启动子工程和核糖体结合位点(ribosome binding site,RBS)工程3个方面对IDI的表达进行了优化。首先在大肠杆菌中建立了异戊二烯生产体系,挑选肺炎链球菌来源的IDI进行蛋白质建模和结构分析,计算得到了活性热点Met146并对其进行点突变。经过改造得到1株突变体Met146His,其将异戊二烯的产量提升至820.46 mg/L。接着针对该突变株进行启动子优化和RBS优化,最终得到的优化菌株将异戊二烯的产量提升至862.79 mg/L,是出发菌株的2.58倍。结果证明,对于IDI进行酶分子改造和表达优化以提高酶活性并调控表达水平,是提高异戊二烯产量的有效策略。IDI的优化也可以应用于异戊二烯的下游产物,如倍半萜和二萜等的生物合成。
孙瓅刘春立刘秀霞刘秀霞杨艳坤白仲虎
关键词:异戊二烯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