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文东
- 作品数:468 被引量:1,869H指数:19
- 供职机构:利津县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女性非淋菌性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状况和药敏及耐药性分析
- 2008年
- 李爱茜杨文东
- 关键词:生殖道支原体支原体感染药敏非淋菌性耐药率女性生殖道感染
- 绝经后妇女摘取宫内节育器的临床观察被引量:5
- 2007年
- 目的探讨笑气与利多卡因联合用于绝经后妇女摘取宫内节育器临床疗效。方法165例绝经后要求取环的妇女应用笑气与利多卡因联合用药,观察镇痛效果、宫颈松弛情况及一次性取环成功率。结果实验组临床镇痛效果总有效率为97.6%,宫颈松弛度用5号扩张器通过率为90.9%,一次性手术成功率为90.9%,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5.0%、52.5%和52.5%,2χ=61.199、34.331和34.331,P<0.05。结论笑气吸入联合利多卡因宫颈管内表面浸润麻醉宫内取环术,可减少绝经后妇女摘取宫内节育器的痛苦,提高一次性成功率。
- 于庆珍郭连俊杨文东
- 关键词:绝经后妇女宫内节育器摘除手术氧化亚氮利多卡因
- 急、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血清一氧化氮水平的观察被引量:1
- 2001年
- 安振国李召芳杨文东綦映柳王光江刘德水
- 关键词:急性肾小球肾炎一氧化氮
- 喹硫平与氯氮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及血清瘦素、脂联素、胰岛素水平的影响被引量:2
- 2009年
- 张金刚杨文东
- 关键词:喹硫平氯氮平瘦素脂联素胰岛素
- C反-应蛋白浓度与冠心病的关系及氟伐他汀干预治疗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
- 2008年
- 目的:探讨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浓度对冠心病严重程度的影响及评价氟伐他汀干预治疗的价值。方法:采用乳胶增强免疫(超敏)比浊法,定量检测健康对照组50例、稳定性心绞痛(SAP)42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P)45例和急性心肌梗死(AM I)38例,患者治疗前血清hs-CRP水平。对血清hs-CRP增高的患者,随机分为氟伐他汀治疗组、常规治疗组,分别在用药后4周、8周检测血清hs-CRP。结果:AM I组、UAP组治疗前血清hs-CRP水平,明显高于SAP组及健康对照组(P<0.01);AM I组的血清hs-CRP水平,明显高于UAP组(P<0.01);而SAP组血清hs-CRP水平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AM I组、UAP组、SAP组,血清hs-CRP增高(均>3 mg/L)的阳性率分别为94.7%、73.3%、7.1%;氟伐他汀治疗组经治疗4周、8周较常规治疗组血hs-CRP明显降低(P<0.01)。结论:血清hs-CRP水平与CHD冠状动脉病变及不稳定病变有关。氟伐他汀可对冠心病患者起到抗炎作用,降低血hs-CRP水平。检测血清hs-CRP水平,可更好的了解病情、指导治疗及判断预后。
- 盛春平杨文东孙传芳
- 关键词:超敏C反应蛋白冠心病急性冠脉综合征氟伐他汀
- 围产期孕妇生殖道B族链球菌感染与不良妊娠结局的关系被引量:9
- 2015年
- 目的:通过分析围产期孕妇生殖道B族链球菌(GBS )的感染与不良妊娠结局,为临床医师制定有效地预防和治疗措施提供依据。方法2013年1月至2015年2月,对795例围产期孕妇生殖道分泌物进行 GBS 培养鉴定,观察临床症状及不良妊娠结局,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795例孕妇中共检出 GBS 携带者256例,带菌率为32.2%。<30岁组(28.9%)与≥30岁组(42.3%)的带菌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095,P <0.01)。GBS 阳性者与 GBS 阴性者的临床症状发生率(18.8%,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514,P <0.01)。GBS 阳性组与 GBS 阴性组比较,胎膜早破、早产、宫内感染及新生儿感染发生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9.355、10.543、31.797、13.291,均 P <0.01)。结论围产期孕妇 GBS 带菌率较高,且高龄者易于感染;围产期孕妇感染 GBS 可增加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应予以临床干预。
- 杨文东
- 关键词:链球菌感染孕妇
- 急性酒精中毒心肌损害的早期诊治与护理
- 2012年
- 目的通过观察急性酒精中毒患者血清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水平变化,探讨其心肌损害的早期诊断以及治疗与护理措施。方法血清h-FABP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一步法定量检测;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采用固相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采用免疫抑制法。结果①急性酒精中毒组患者血清h-FABP水平显著高于健康组(P<0.01);随着病情程度的加重,轻、中及重度组患者血清h-FABP水平也依次升高,且差异显著(P<0.01);轻、中及重度组患者血清h-FABP异常阳性率也依次升高,且差异显著(P<0.01)。血清h-FABP阳性率显著高于血清cTnI、CK-MB及心电图的阳性率(P<0.01)。②心肌损害者出院时血清h-FABP浓度均达正常,心脏功能均得到恢复,无1例恶性心律失常与猝死的发生。结论血清h-FABP定量测定可作为早期判断急性酒精中毒心肌损害的一项客观指标,早期心肌损害者经有效的临床治疗与护理,心脏功能均可得到恢复。
- 袁义秋杨文东
- 关键词:急性酒精中毒心肌损害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诊疗
- 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心肌损害早期诊治的临床研究被引量:7
- 2005年
- 目的:通过观察病毒性心肌炎患儿治疗前后检测指标的变化,探讨早期诊治病毒性心肌炎心肌损害的检测指标.方法:对62例病毒性心肌炎住院患儿进行血清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和肌酸磷酸激酶同功酶(CK-MB)检测,普通心电图(ECG)和动态心电图(ACG)测定,X线胸透.结果:①治疗前(急性期)患儿h-FABP、CK-MB水平均显著性升高(P<0.01);治疗后(恢复期)与治疗前相比均显著下降(P<0.01),治疗后h-FABP、CK-MB水平较对照组高,但无显著差别(P>0.05).②治疗前血清h-FABP的阳性率(96.8%)显著高于血清CK-MB的阳性率(53.2%),也显著高于ACG(62.9%)和ECG(40.3%)的异常率.③系统治疗2~3个月后,痊愈46例(74.2%),好转16例(25.8%).无1例死亡.结论:血清h-FABP 定量测定是早期诊断病毒性心肌炎心肌损害的一项指标,比CK-MB、ACG和ECG具有更高的敏感性.血清h-FABP联合ACG或ECG检测,对早期诊断病毒性心肌炎和提高检出率,同时对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的预后和临床用药具有重要价值.
- 王晓田杨三华杨文东
- 关键词:病毒性心肌炎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诊治
- 原发性高血压与C反应蛋白的相关性及瑞舒伐他汀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2
- 2011年
- 目的观察原发性高血压患者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瑞舒伐他汀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乳胶增强免疫(超敏)比浊法,定量检测健康对照组50例和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28例治疗前后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血脂水平,hs-CRP采用乳胶增强免疫(超敏)比浊法。将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瑞舒伐他汀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分别在用药8周后检测血清hs-CRP及血脂。结果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hs-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阳性率达96.1%(123/128);治疗前两组血清hs-CRP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8周后,瑞舒伐他汀治疗组显著低于常规治疗对照组(P<0.01),与治疗前相比显著降低(P<0.01);治疗前两组血脂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8周后,瑞舒伐他汀治疗组血脂水平有显著性变化(P<0.05),常规治疗对照组无显著性变化(P>0.05)。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可能与炎性反应的病理生理机制有关,表现为CRP水平的异常表达。瑞舒伐他汀可显著降低CRP水平,抑制炎性反应,且能够改善血脂。因此,瑞舒伐他汀具有良好地抗炎和调脂作用。检测血清hs-CRP水平,可更好的了解病情、指导治疗及判断预后。
- 韩振平杨文东
- 关键词:瑞舒伐他汀高敏C反应蛋白原发性高血压疗效
- 综合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医嘱依从性及效果的影响被引量:31
- 2012年
-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对冠心病(CHD)患者医嘱依从性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将180例CH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包括健康教育、心理干预的综合护理,随访干预观察6个月并进行评价指标判定。结果 (1)干预前两组不良心理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不良心理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不良心理好转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2)干预随访6个月后,观察组疾病知识、自救知识掌握及危险因素防范率分别为96.9%、98.5%和96.9%,均显著高于对照组(58.0%、64.0%和66.0%),差异有显著性(P<0.01);生活态度积极乐观、合理生活及控制体质量率分别为98.5%、97.7%和96.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68.0%、64.0%和58.0%),差异有显著性(P<0.01);服药依从、运动依从、饮食依从及情绪可控率分别为99.2%、96.9%、94.6%和97.7%,均显著高于对照组(48.0%、44.0%、52.0%和46.0%),差异有显著性(P<0.01);但再住院率(6.9%)显著低于对照组(16.0%),差异有显著性(P<0.01)。(3)观察组患者对护士的满意率(96.9%)显著高于对照组(68.0%),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CHD患者的不良心理,提高医嘱依从、相关知识知晓与掌握、生活态度积极乐观、合理生活及情绪可控率,降低再住院率,提高对护士的满意率,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医嘱依从性的提高和治疗效果的改善。
- 杨洪芹袁义秋杨文东
- 关键词:综合护理冠心病医嘱依从性干预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