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血清
  • 3篇动脉
  • 3篇生化
  • 3篇生化检验
  • 3篇META分析
  • 2篇胆红素
  • 2篇蛋白
  • 2篇动脉造影
  • 2篇心病
  • 2篇血清总胆红素
  • 2篇造影
  • 2篇乳腺
  • 2篇乳腺癌
  • 2篇总胆红素
  • 2篇腺癌
  • 2篇冠心病
  • 2篇冠心病患者
  • 2篇冠状
  • 2篇冠状动脉
  • 2篇冠状动脉造影

机构

  • 9篇中国石油中心...
  • 2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廊坊市人民医...

作者

  • 11篇杨保昌
  • 8篇史连义
  • 7篇刘继勇
  • 5篇张继领
  • 3篇田雪梅
  • 3篇周志伟
  • 3篇周志伟
  • 3篇刘继勇
  • 2篇田雪梅
  • 2篇王凌凌
  • 2篇银广悦
  • 2篇马春华
  • 1篇范小奎
  • 1篇张晓梅
  • 1篇王国锋
  • 1篇徐伟
  • 1篇刘继勇
  • 1篇谢卫
  • 1篇张绍菊
  • 1篇徐翠玲

传媒

  • 5篇国际检验医学...
  • 2篇现代检验医学...
  • 1篇中国煤炭工业...
  • 1篇华北煤炭医学...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海南医学

年份

  • 2篇2019
  • 1篇2015
  • 2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05
  • 1篇2003
  • 1篇2002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决策树分析在提高血清维生素D、CA153、CA125、CEA对乳腺癌辅助诊断作用中的应用分析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探讨血清指标建立决策树模型在乳腺癌患病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8年4月在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心医院就诊的由组织病理学确诊的新发乳腺癌患者60例,作为乳腺癌组;选取同期体检非肿瘤、非生殖内分泌系统疾病的女性患者60例,作为非乳腺癌组;再选取本研究外首次就诊乳腺科患者60例组成验证组,其中乳腺癌30例,非乳腺癌30例。检测两组患者肿瘤标志物糖链抗原153(CA153)、CA125、癌胚抗原(CEA)和25-羟基维生素D,首先对两组患者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然后对所有检测数据建立决策树模型,分析各指标在辅助诊断乳腺癌中作用,收集验证组患者相关指标应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曲线)对模型的临床诊断效能进行评价。结果(1)乳腺癌组未绝经患者维生素D水平低于对照组,乳腺癌组绝经患者CEA水平高于非乳腺癌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进行自动建模分析得出,决策树100.0%预测能力最佳模型为CHAID决策树,该模型显示当维生素D水平小于或等于7.2 ng/mL时,对乳腺癌阳性预测达到100.0%;当维生素D水平大于7.2 ng/mL且小于或等于19.0 ng/mL时,加入是否绝经变量,对于未绝经患者阴性预测能力76.0%,绝经患者阳性预测能力65.7%;当维生素D水平大于19.0 ng/mL时,且CEA结果小于或等于2.48 U/mL时阴性预测能力87.9%,且CEA结果大于2.48 U/mL时阳性预测能力100.0%;通过ROC曲线分析得出决策树模型较多指标串联分析在筛查特异度方面提升明显。结论决策树模型分析可通过对检验指标递进分类,以树形式组成不同判断集合,增强了检测指标在乳腺癌中的辅助诊断价值。
尹志辉周志伟刘继勇杨保昌王凌凌
关键词:乳腺癌维生素D
血液标本中葡萄糖稳定性的动态观察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动态观测血液标本中葡萄糖的稳定性,为葡萄糖测定标本的采集及处理提供实验依据。方法用NaF管、肝素钠管、凝胶促凝管采集血样在室温或4℃放置不同时间后分离血浆(清)测定葡萄糖。血清标本在室温放置不同时间后测定葡萄糖,观察其变化规律。结果室温下肝素钠管中葡萄糖浓度随时间延长不断下降,NaF管中葡萄糖浓度在前90min下降与肝素钠管中一致,90~180min葡萄糖浓度保持稳定。凝胶促凝管中葡萄糖浓度在前60min下降与在肝素管及NaF管中一致,但60~150min葡萄糖浓度下降较前两管慢。血清标本在室温下至少保持3h稳定。凝胶促凝管在4℃放置葡萄糖浓度至少保持3h不变。结论防止血液中葡萄糖浓度降低最有效的途径不是使用NaF管采血而是将血样低温保存或及时分离血清(浆)。
史连义张继领谢卫刘继勇杨保昌徐伟
关键词:葡萄糖稳定性标本采集
血清标本在不同温度与时间下储存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被引量:5
2005年
①目的探讨血清标本在不同温度与时间储存对生化检测结果的影响.②方法将50例混合血清即刻测定11项生化指标(ALT, AST, GGT, AKP, CK, HBDH, LDH, BUN, Cr, UA, Glu),然后分别将每例分成24份,分别加盖放置在-20℃、4℃、+20℃、+35℃条件下,并于4、8、12、24、48和72小时后重测,比较其结果.③结果除在35℃放置72小时后CK测定结果超出了实验室允许范围,其余测定结果均在实验室允许范围之内.④结论血清标本放置在-20℃~35℃之间72小时内较稳定.
史连义张继领刘继勇杨保昌范小奎
关键词:血清标本温度
冠心病患者血清总胆红素水平的meta分析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探讨血清胆红素水平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关于冠心病与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关系的对照研究,以此作为基础文献,数据以RevMan4.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收集到符合要求的文献26篇,漏斗图显示文献无发表偏倚,meta分析结果显示冠心病患者较非冠心病者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低(P<0.000 01),多支病变组较双支病变组及单支病变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低(P<0.000 01),双支病变组较单支病变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低(P=0.02)。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低于非冠心病者,冠状动脉病变越严重血清总胆红素越低。
史连义周志伟田雪梅张继领刘继勇杨保昌马春华
关键词:冠心病胆红素冠状动脉造影META分析
动脉血气剩余血用于危重患者生化检验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6
2011年
目的探讨血气分析的动脉剩余血用于生化检验以减少重症患者检验性失血的可行性。方法用固体肝素锂锌平衡的动脉血气针采集动脉血,剩余血用于生化检验,同时采静脉血进行生化检验,并比较两种方法检测结果及患者失血量。结果两种采血方法的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清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谷氨酰转肽酶(GGT)、总胆汁酸(TBA)、血尿素氮(BUN)、尿酸(UA)、血糖(GLU)、乳酸脱氢酶(LDH)、α-羟基丁酸脱氢酶(HB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超敏C反应蛋白(hs-CRP)、K、Na、Cl、Ca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蛋白(TP)、直接胆红素(DBIL)、碱性磷酸酶(AKP)、肌酐(Cr)结果差异虽有统计学意义,但均未超过1/2CLIA′88,因此未超出实验室允许误差范围。一次动脉采集2.5mL全血可以完成血气分析及22项生化检验,分别单独采血则需血约9mL。结论用血气分析的动脉剩余血可以同时进行生化检验,结果可靠,同时减少重症患者检验性失血。
史连义刘继勇王国锋杨保昌张绍菊田雪梅周志伟
关键词:血气分析生化检验动脉血
唾液肌酐、尿素和尿酸水平对慢性肾脏病的诊断价值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检测唾液尿素(Urea)、肌酐(Cr)和尿酸(UA)水平对慢性肾脏病(CKD)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88例CKD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组)。将88例患者按照肌酐清除率(CCr)分为CKD晚期26例(A组),CCr<30 ml/(min·1.73 m2);CKD中期32例(B组),30 ml/(min·1.73 m2)≤CCr≤60 ml/(min·1.73 m2);CKD早期30例(C组),CCr>60 ml/(min·1.73 m2)。另选择健康人群92例为对照组。统计受试者血清和唾液中Cr、Urea、UA含量,并对各指标与年龄、CKD分期、吸烟状况、BMI的关系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随着肌酐清除率的降低,血清和唾液Cr、Urea、UA水平呈升高趋势(P<0.01),但C组和对照组间血清和唾液Cr、Urea、UA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KD患者血清Cr、UA水平明显高于唾液,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和唾液Urea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C组和对照组各组间,血清Cr、UA水平明显高于唾液,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清和唾液Urea水平比较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r、Urea、UA水平与唾液Cr、Urea、UA水平分别呈正相关(P<0.05);血清和唾液Cr、Urea、UA水平与CKD分期均呈正相关(P<0.05),与年龄、吸烟状况、BMI等因素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唾液Cr、Urea、UA水平可反映血清Cr、Urea、UA含量,与CKD病情进展密切相关,随着CKD病情的进展呈现上升趋势,检测唾液Cr、Urea、UA含量可用于中晚期CKD的监测。
刘继勇徐翠玲杨保昌田雪梅武彩虹银广悦
关键词:慢性肾脏病唾液尿素肌酐尿酸
健康成人血清蛋白及A/G参考值的探讨被引量:4
2003年
目的 对参考文献的TP、ALB、A/G参考值用于临床实验室的可行性探讨。方法 用双缩脲和溴甲酚绿法检测 554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清TP、ALB、A/G ,并统计参考值。结果 得出参考值TP :65 .5~ 87.5g/L ,ALB :40 .7~ 52 .1g/L ,A/G :1 .1 3~ 2 .0 1。结论 我们的参考值与文献有较大差别 ,建议各实验室建立自己的参考值范围。
史连义张晓梅刘继勇杨保昌
关键词:健康成人血清蛋白参考值溴甲酚绿法
冠心病患者血清总胆红素水平的Meta分析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探讨血清胆红素水平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关于冠心病与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关系的对照研究,以此作为基础文献,数据以RevMan 4.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收集到符合要求的文献26篇,漏斗图显示文献无发表偏倚,Meta分析结果显示冠心病患者较健康者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低(P<0.01),多支病变组较双支病变组及单支病变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低(P<0.01),双支病变组较单支病变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低(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低于健康者,冠状动脉病变越严重血清总胆红素水平越低。
史连义周志伟田雪梅张继领刘继勇杨保昌马春华
关键词:冠心病胆红素冠状动脉造影META分析
临床生化检验后的质量控制
2002年
全程质量控制包括检验前、检验中和检验后质量控制,其中检验前、检验中质控在大部分医院都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而检验后质量控制作为检验报告发出的最后一次审查具有更重要的地位.
史连义刘继勇杨保昌银广悦
关键词:临床生化检验
脑梗死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的Meta分析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探讨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关于脑梗死与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关系的对照研究,以此作为基础文献,数据以RevMan5.0和STATA10.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收集到符合要求的文献13篇,Meta分析结果显示,脑梗死患者较非脑梗死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高(P<0.00001),Begg法和Egger法证实文献无发表偏倚。结论脑梗死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高于非脑梗死者。
周志伟史连义田雪梅张继领刘继勇杨保昌
关键词:脑梗死纤维蛋白原META分析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