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水果
- 作品数:6 被引量:24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实验室内PT及APTT正常值范围的确立方法被引量:6
- 2003年
- 凝血酶原时间(PT)和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APTT)是近几年来实验室内检查人体内、外源性凝血途径的两项重要指标,也是临床溶栓、抗凝治疗以及手术前的必要检查项目.
- 乌丽张月巧杜水果林宇王晓东
- 关键词:实验室PTAPTT凝血酶原时间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
- 软组织扩张中扩张囊内外的细菌学分析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研究软组织扩张术患者扩张囊内、外的细菌数量及种类,为临床上防治扩张术感染提供依据。方法连续采集33例扩张术患者的51枚扩张囊内、外的液体标本,进行常规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并将其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χ2检验和Kappa检验。结果扩张囊内、外的细菌检出率分别为3.92%(2枚)、17.65%(9枚),囊外阳性率显著高于囊内(P<0.05),囊内、外细菌的检出结果一致性较差(Kappa<0.4)。细菌种类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庆大霉素、去甲万古霉素、环丙沙星均敏感。33例患者(51枚)中,有10例患者(10枚)检出细菌,仅有1例患者(1枚)出现临床感染症状,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结论严格消毒后进行穿刺注水导致感染的几率很低,而感染后的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是治疗的关键。
- 张卓男范金财杜水果赵永刚乌丽何晶晶林雨王晓东
- 关键词:扩张术细菌培养
- 尿道下裂患者术前术后尿道细菌的研究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了解尿道下裂患者尿道修复前后尿道及其周围细菌的分布,为临床预防尿道下裂术后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采集30例尿道下裂患者术前尿道、会阴部,术后重建尿道、会阴部皮肤作细菌分离、培养、鉴定、统计分析、药敏试验。结果术前术后尿道与会阴部细菌分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有革兰阳性菌表皮葡萄球菌、肠球菌等,革兰阴性菌变形杆菌、阴沟肠杆菌、大肠埃希菌等,以表皮葡萄球菌占多数。结论术后重建尿道内存在的细菌由会阴部皮肤表面细菌转移而入。菌株以革兰阳性菌表皮葡萄球菌占多数,菌株耐药率较高,临床选择药物要慎重。
- 杜水果乌丽林宇王晓东
- 关键词:尿道下裂尿道会阴细菌分布
- 尿道下裂患者手术前后的尿道细菌分布被引量:8
- 2006年
- 目的了解尿道下裂患者尿道修复前后尿道及其周围细菌的分布。方法用普通无菌棉拭子采集30例尿道下裂患者术前异位尿道和会阴部与术后重建尿道、会阴部皮肤样本,检测细菌分布。结果手术前后尿道与会阴部细菌分布基本一致,革兰阳性菌有表皮葡萄球菌、肠球菌等,革兰阴性菌有变形杆菌、阴沟肠杆菌、大肠杆菌等,以表皮葡萄球菌占多数。结论术后尿道内存在的细菌由会阴部表面细菌转移而来;菌株以革兰阳性菌表皮葡萄球菌占多数,菌株耐药率较高,临床选择药物要慎重。
- 杜水果乌丽张月巧林宇王晓东
- 关键词:尿道下裂尿道会阴细菌分布
- 整形外科患者感染的细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8
- 2006年
- 目的了解整形外科手术患者术后细菌感染的菌株分布和对药物敏感趋势进行监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对我院2001年1月1日-2004年12月30日临床细菌感染患者的标本进行分离培养,对其进行鉴定分析和药敏监测。结果临床患者标本中共分离出153株细菌,主要致病菌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菌株以耐苯唑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耐苯唑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主,未发现其他耐药菌株。结论我院感染菌株数量虽然少于其他医院,但菌株对各类药物耐药率并不低于其他医院,所以要合理使用抗生索以降低菌株耐药性的产生。
- 杜水果张月巧林宇王晓东乌丽
- 关键词:整形外科微生物耐药性
- 软组织扩张中扩张囊内外的细菌学分析
- 目的研究软组织扩张术患者扩张囊内、外的细菌数量及种类,为临床上防治扩张术感染提供依据。方法连续采集33例扩张术患者的51枚扩张囊内、外的液体标本,进行常规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并将其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χ2检验和Kap...
- 张卓男范金财杜水果赵永刚乌丽何晶晶林雨王晓东
- 关键词:细菌学分析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菌培养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