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秀玉

作品数:9 被引量:47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6篇异核体
  • 4篇核DNA
  • 3篇棉花
  • 3篇枯萎
  • 3篇枯萎病
  • 3篇枯萎病菌
  • 3篇核型
  • 3篇病菌
  • 2篇指纹
  • 2篇指纹分析
  • 2篇指纹图
  • 2篇指纹图谱
  • 2篇棉花枯萎病
  • 2篇棉花枯萎病菌
  • 2篇表型
  • 2篇不同表型
  • 1篇担孢子
  • 1篇新疆棉
  • 1篇新疆棉花
  • 1篇原生质

机构

  • 8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河南省科学院

作者

  • 8篇李秀玉
  • 4篇李颖
  • 4篇颜耀祖
  • 3篇关国华
  • 3篇陈希
  • 1篇刘枫
  • 1篇蒋永申
  • 1篇冯双庆
  • 1篇舒石
  • 1篇周伏忠
  • 1篇谢宇雄
  • 1篇杨红

传媒

  • 1篇微生物学报
  • 1篇微生物学通报
  • 1篇Journa...
  • 1篇食用菌
  • 1篇吉林农业大学...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菌物系统
  • 1篇中国菌物学会...

年份

  • 1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1
  • 1篇1999
  • 2篇1998
  • 1篇1996
  • 1篇1992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棉枯萎病菌异核体及其不同表型分离子在基因转录水平上的差异被引量:9
2004年
采用银染mRNA差异显示技术 ,研究了棉花枯萎病菌异核体菌株 (Ag14 9)及其两个不同表型分离子(Ag14 9 Ⅰ和Ag14 9 Ⅲ )之间差异表达的基因 ,观察到在 3 0 0~ 70 0bp之间出现了 19个差异条带 ,经反向RNA印迹 ,证实其中 2条差异带为阳性 :编号为C6的差异条带在Ag14 9和Ag14 9 Ⅰ菌株中呈高表达 ,而编号为G5的差异条带在菌株Ag14 9和Ag14 9 Ⅲ中呈高表达。这两条差异片段经测序后在GenBank中分别进行同源比较 ,发现由C6片段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多种生物 (包括动物、植物和微生物 )NADH脱氢酶的第 6个亚基有不同程度的同源性 (3 0 %~70 % ) ;而编码G5片段的氨基酸序列与龟裂链霉菌 (Streptomycesrimosus)的OtrB(tetracyclineeffluxprotein)蛋白有 3 5%的同源性。首次证明在异核体菌株及其不同表型分离子之间存在基因转录水平差异 。
杨红李颖关国华李秀玉
关键词:棉花枯萎病菌异核体MRNA差异显示
稻恶苗菌异核体三种核型核DNA的RAPD分析被引量:9
1996年
利用RAPD技术,对稻恶苗菌TJ47-26异核体的紫、红、白三种核型(同核体)核DNA进行比较,用80种10bp长的随机引物进行DNA扩增,共检测了基因组中近400个位点,未发现三种核型的基因组间有明显差异,表明紫、红、白三种核型的DNA碱基序列高度相似。由此推测TJ47-26异核体的三种不同核型是来自同一个核的变异体。
陈希李秀玉颜耀祖
关键词:异核体RAPD植物病原
稻恶苗菌异核体3种核型核DNA指纹分析
李秀玉陈希颜耀祖
关键词:异核体核DNA指纹图谱
香菇原生质体及其担孢子对紫外线的反应曲线被引量:3
1992年
原生质体技术为丝状真菌的科学研究提供了一种新方法。Lee Jae-Sung(1988)用紫外线诱变白黄侧耳Pleurotus cornucopiae原生质体,成功地获得了七株营养缺陷型突变体。本文对香菇原生质体和担孢子对紫外线的敏感性进行了对比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周伏忠李秀玉
关键词:香菇原生质体担孢子紫外线
新疆棉花枯萎病菌异核体及其不同表型分离子核DNA的差异被引量:3
2003年
为探索丝状真菌异核体的产生机制,从新疆地区患枯萎病的棉杆中分离出棉花枯萎病菌Fusariumoxysporumf.sp.vasinfectum异核体菌株X515,并自其菌落出现的不同角变处分离出三个不同表型的分离子,X515-Ⅰ、X515-Ⅱ和X515-Ⅲ。选用200种随机引物对它们进行核DNA的RAPD分析,只在OPB-16引物对致病力强的分离子X515-Ⅰ核DNA的PCR扩增产物中出现了一条354bp的差异片段,其部分碱基序列与Fusariumoxysporumf.sp.lycopersici的短散布序列(Foxy)末端序列的相似性达88%。本研究结果提示,随着所采用引物数量的增加,可有望找出异核体及其不同分离子之间核DNA的差异,为最终阐明异核体形成的机制提供线索。
李颖舒石关国华刘枫李秀玉
关键词:转座因子
棉花枯萎病菌异核体的三个不同核型分离子DNA碱基组成及18S rDNA序列被引量:2
2001年
从棉花枯萎病菌 (Fusariumoxysporumf.sp .vasinfectum)异核体菌株Ag1 49的菌落角变处分离得到 3个培养特征和致病性差异明显的单孢分离子。分别测定了这 3个分离子的总DNA和核DNA的碱基组成 ,以及它们的 1 8SrDNA的部分序列 ( 1 477个碱基对 )。它们的总DNA (G +C)mol%差异在 0 1 %~ 0 4%之间 ;核DNA (G +C)mol%的差异在0 4%~ 0 8%范围内 ;而 1
李颖关国华蒋永申李秀玉
关键词:棉花枯萎病菌RDNA序列异核体
稻恶苗菌异核体3种核型核DNA指纹分析
1998年
异核现象在丝状真菌.尤其是半知菌及某些子囊菌中非常普遍,是一些病原真菌经常变异,造成作物抗病性退化的重要原因.60年代,俞大绂教授证明稻恶苗病菌(Fusariummoniliforme有性为Cibberella fujikuroi)在自然状态下普遍存在异核现象.不同核型的菌株不仅在色素、菌落形态和孢子形成方面存在明显差异,而且赤霉素产量及致病性也显著不同.为从分子水平上深入探讨稻恶苗菌异核体3种核型分离在DNA水平上的异同,作者曾利用80种引物对稻恶苗菌异核体3种核型DNA进行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分析,结果表明.异核体3种核型核DNA高度相似.为进一步探讨稻恶苗菌异核体3种核型核DNA的异同,利用3种探针(33.6,M13和pGTG_4)与2种限制性内切酶(Hind Ⅲ和PstⅠ)6种组合杂交,进行DNA指纹分析,结果3种核型的DNA指纹图谱相同.这一结果与RAPD分析的结果一致,说明水稻恶苗菌异核体3种核型的核DNA高度同源.
李秀玉陈希颜耀祖
关键词:异核体核DNA指纹图谱
广西中部地区芒果采后致病真菌的鉴定及果实常温贮藏试验被引量:1
1999年
谢宇雄冯双庆颜耀祖李秀玉李颖
关键词:芒果真菌果实贮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