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波 作品数:58 被引量:201 H指数:7 供职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数学天元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理学 文化科学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经济管理 更多>>
PageRank的改进算法——调整阻尼因子 被引量:7 2008年 Google将PageRank定义成某个非周期不可约Markov转移概率矩阵的平稳分布,于是对PageRank算法的改进所得到的矩阵一定要是非周期不可约Markov转移概率矩阵,结合RageRank算法和林共进修正算法思想,以及修正算法存在的问题,本文给出了改进算法,并通过简单试验对改进算法进行调整,调整后的改进算既满足Google的初衷又解决其算法的问题,也没有增加算法的复杂度. 邵晶晶 李波 刘汉平关键词:PAGERANK算法 大数据驱动的精准化教学干预--基于高中数学教学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5 2022年 精准化和个性化一直是教育的理想和诉求。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教育信息化的推进,教育大数据时代已经来临,利用数学建模和大数据分析技术为精准教育提供支持成为可能。本文从多阶段决策视角研究精准化教学干预问题,引入强化学习算法,刻画教学的过程属性和时序性特征,构建精准化教学干预的通用框架,给出了开展精准化教学干预的具体步骤以及策略,并通过高中数学教学实证研究展示这一框架在教学实践中的具体应用。结果表明,精准化教学干预框架能够提供动态的精准化教学干预策略,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效果,为教师开展精准教学提供支持。 李波 彭湃 王磊关键词:教学干预 数据驱动 定数截尾试验下两总体双参数Pareto分布尺度参数的比较 被引量:6 2007年 本文研究了在定数截尾样本下,形状参数未知时双参数Pareto分布尺度参数的检验问题;并利用似然比检验的方法,获得了检验统计量及检验否定域的上下界。 毕祥娟 李波关键词:定数截尾 第十三届全国计算语言学会议(CCL2014)在华中师范大学召开 2014年 2014年10月18日至19日,第十三届全国计算语言学会议(CCL2014)在华中师范大学召开。会议主办单位是中国中文信息学会,组织单位是清华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承办单位是华中师范大学。 李波关键词:计算语言 中文信息 基于分组数据的指数分布参数的同变估计 2008年 给出了基于分组数据的指数分布参数的同变估计,其中位置参数是最优同变估计,刻度参数为近似最优同变估计,最后通过Monte-Carlo模拟数据说明方法的可行性. 胡志超 李波 方华强关键词:分组数据 同变估计 “新定义”蕴含的几何意义 2020年 一、背景"新定义"是近几年中考的一种新题型,是一道创设情境、引入新的数学概念的探索性问题,从运动与变化的角度观察图形,分析问题,发现问题间的区别与联系,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主要考查数形结合、类比与归纳的数学思想方法,考查抽象概括能力,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创新意识[1]. 赵琨 李娜 李波关键词:数学思想方法 数形结合 抽象概括能力 数学概念 创设情境 基于词向量与可比语料库的双语词典提取研究 被引量:4 2018年 双语词典是跨语言信息检索以及机器翻译等自然语言处理应用中的一项重要资源。现有的基于可比语料库的双语词典提取算法不够成熟,抽取效果有待提高,而且大多数研究都集中在特定领域的专业术语抽取。针对此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词向量与可比语料库的双语词典提取算法。首先给出了该算法的基本假设以及相关的研究方法,然后阐述了基于词向量利用词间关系矩阵从可比语料库中提取双语词典的具体步骤,最后将该抽取方法与经典的向量空间模型做对比,通过实验分析了上下文窗口大小、种子词典大小、词频等因素对两种模型抽取效果的影响。实验表明,与基于向量空间模型的方法相比,本算法的抽取效果有着明显的提升,尤其是对于高频词语其准确率提升最为显著。 柳路芳 李波 陈鹏 周凌寒 王兵关键词:双语词典 可比语料库 复合Poisson风险模型下积分-微分方程的解 2010年 破产论是风险论的核心内容,复合Poisson风险模型一直是破产论研究的热点。本文研究了带常利息力和两个红利Threshold策略的复合Poisson风险模型,在作者之前研究的基础上给出了该模型下的Gerber-Shiu期望折现罚金函数m(u,b)所满足的积分-微分方程在δ=0时的解。 郭红 关树明 李波关键词:复合POISSON风险模型 红利 积分-微分方程 基于复数胶囊网络融合的跨模态抑郁倾向识别模型的构建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复数胶囊网络融合的跨模态抑郁倾向识别模型的构建方法,涉及数据分析技术领域。本发明以语音和文本模态信息作为输入,建立公共语义空间,进行语义融合,利用语义融合后的融合特征训练复数胶囊网络,且本申请的复数胶... 雷杰睿 李波 杨卿怡 张文剑 黄雅莉 张迎娣 张高立 陈芳政学生信息技术使用模式与目的赋能教育教学数字化转型——基于K-means聚类和逐步回归的中国四省市数据分析 2022年 数字化是推动新时代教育发展的核心动力,而信息与通信技术(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ICT)的广泛应用是推进数字化的基石。本文基于PISA 20151测试中学生ICT问卷与科学素养的得分,使用K-means聚类和逐步回归方法,探索学生使用ICT的不同模式及目的对科学素养产生的影响。研究发现,学生ICT使用频率整体偏低;利用ICT的自主式学习对科学素养有正向影响,进行交流式学习有负向影响等。在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学校应着力培养学生自我认知,促进学生信息化素养全面发展。 李波 魏亚丹 王兆川 张滢 李娜关键词:教育数字化 I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