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桂宝 作品数:58 被引量:444 H指数:10 供职机构: 英德市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 清远市科技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更多>>
多层次护理管理模式在静脉治疗专科门诊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探讨多层次护理管理模式在静脉治疗专科护理门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于我院静脉治疗门诊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的2661例次患者按就诊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1237例次采取常规管理模式,观察组1424例次采取多层次护理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维护就医体验情况及患者导管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导管并发症发生情况:穿刺处皮疹分别为261(9.81%)及90(3.38%)、贴膜固定不规范分别为230(8.64%)及74(2.78%)、穿刺部位感染分别为73(2.74%)及21(0.78%)、医用粘胶相关皮损分别为71(2.67%)及32(2.74%),各项目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就医维护体验评价得分情况:就诊环境分别为(7.32±0.31)及(9.04±0.23)、就诊秩序分别为(7.74±0.42)及(9.24±0.40)、服务流程分别为(7.53±0.13)及(9.61±0.20)、服务质量分别为(7.14±0.74)及(9.36±0.10),各项目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层次护理管理模式应用于静脉治疗专科门诊,能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就医体验的满意程度。 张玉艳 李桂宝 黄世英 文须眉 梁红丽 潘金萍关键词:中心静脉导管 专科门诊 舒适化护理在患者阴道镜下宫颈活组织检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探讨舒适化护理在患者阴道镜下宫颈活组织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接受阴道镜活组织检查的患者共96例为观察对象,其中2020年3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48例患者为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48例患者为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以舒适化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检查配合度、舒适度和护理满意度。结果患者检查配合度观察组(8.23±1.10)分,对照组(6.07±0.75)分(P<0.001);患者检查舒适度观察组(41.14±7.26)分,对照组(36.59±6.84)分(P<0.001);护理满意度观察组总满意46例(95.83%),对照组总满意43例(89.58%)(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舒适化护理能够提高阴道镜活组织检查患者检查配合度、舒适度和护理满意度。 陈彩霞 黄凤友 邓秋艳 郭亚金 周明珠 李华丽 宋丝影 李桂宝 林辛霞关键词:宫颈 活检 阴道镜 舒适护理 留置针封管夹在延长管不同节段夹闭对堵管发生率的临床研究 2023年 探讨静脉留置针封管夹夹于延长管的最佳部位,以降低静脉回血及堵管发生率。方法 将336例使用静脉留置针输液首次封管的成年患者采用计算机随机数字分组法按封管夹夹于延长管的不同位置分为4组,每组84例,第1组为3cm处,第2组为4cm处,第3组为5cm处,第4组为7cm处,观察患者24~96h内延长管回血、堵管及夹子松脱情况。结果 第1、2、3、4组患者发生回血分别为10例(11.90%)、6例(7.16%)、22例(26.19%)、25例(29.76%);发生堵管分别为8例(9.52%)、5例(5.95%)、19例(22.61%) 、 23例(27.38%);发生夹子松脱分别为14例(16.67%) 、4例(4.76%)、7例(8.33 %)、5例(5.95%)。4组资料比较,静脉回血X2= 19.751, P<0.01,堵管比较,X2= 19.372,P<0.01,夹子松脱比较X2= 8.930,P<0.05,均有统计学意义。4组之中第2组发生静脉回血、堵管、夹子松脱的机率最低,理想的护理效果依次为第2组、第1组、第3组、第4组。结论 静脉留置针封管夹的最佳夹管位置为延长管4cm处。 。 黄世英 李凤姣 陈彩霞 李桂宝 许素芃关键词:正压封管 静脉回血 堵管 综合门诊静脉输液室护患矛盾的分析及干预 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综合门诊静脉输液室护患矛盾的原因及干预对策。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1月~2011年10月门诊输液室发生的护患矛盾。结果护患矛盾的原因有静脉穿刺一次不成功、穿刺部位出血、护理服务缺位、护士语言不当等。对应措施有加强业务技能训练、加强语言行为训练、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改善服务流程、营造良好的输液环境等。结论对门诊输液室进行有效的干预能减少护患纠纷,提高护理质量。 李桂宝 文勇 许素芃关键词:综合门诊 静脉输液 护患矛盾 干预 门诊输液室药物不良反应的管理研究 被引量:3 2011年 总结了59例药物不良反应的处理,包括找出处理药物不良反应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针对不足进行分析整改,并将不良反应按轻中重分为三类,然后按类别规范处理程序。认为规范管理药物不良反应能减少医疗纠纷,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护士素质。 黄丽琴 李桂宝 文勇 许素芃关键词:门诊 输液 药物不良反应 护理管理 基层医院护理实习生静脉留置针知识现状 2021年 目的了解基层医院护理实习生对静脉留置针治疗知识的掌握现状, 为护理教育者和护理管理者开展教学和带教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1年1~2月在英德市人民医院实习>6个月的护理实习生102名, 采用自制的问卷调查表调查学生静脉留置针知识学习情况及知识掌握情况。结果有64人(62.75%)接触最多的静脉输液工具为留置针, 89人(87.25%)反映留置针知识是从带教老师处获取的, 在老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留置针穿刺>30次者只有36人(35.29%), 甚至有1人(0.98%)为0次, 有62人(63.73%)担心穿刺不成功, 46人(45.10%)担心穿刺失败被患者责备, 工作后如需长时间静脉输液首选静脉留置针有95人(93.14%)。学生静脉留置针知识考核得分(76.32±18.36)分, 其中优秀9人(8.82%)、良好13人(12.75%)、合格58人(56.86%)、不合格22人(21.57%)。在老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留置针穿刺>30次、独立完成封管次数>30次、获得留置针相关知识的途径、培训方式、最关注的留置针知识是影响护理实习生静脉留置针知识考核得分的影响因素。结论基层医院护理实习生临床实际亲自操作穿刺静脉留置针机会不多, 对留置针维护及并发症预防和处理知识不足, 需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法提高留置针技能, 为临床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保障静脉留置针应用安全。 陈彩霞 曹涧敏 李凤姣 李桂宝 黄世英 许素芃 陈丽青 曾艺鹤 邓秋艳关键词:护理实习生 静脉留置针 45例食管癌患者术后早期应用空肠内管饲的护理 被引量:67 2007年 总结45例食管癌患者经左胸行食管癌切除、术后早期空肠内管饲的护理经验。45例患者在术前插胃管的同时,插一条空肠营养管保留,于术后第1天开始从空肠内管饲流质食物,持续时间5~7d。45例患者术后未发生吻合口瘘、肠粘连等并发症,术后住院10~12d,痊愈出院,平均住院天数较静脉营养供给患者缩短5~10d,人均住院费用节约8000~10000元。 黄世英 王楚华 李桂宝关键词:食管肿瘤 肠道营养 手术后医护 孕期体重控制联合计划分娩的应用效果 2016年 目的评价孕期体重控制联合计划分娩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3年10月收治的符合病例选择条件的孕产妇30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干预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141例实行常规孕期检查及指导,研究组167例除常规孕期检查指导外,实行孕期体重控制联合计划分娩进行干预。对比两组的妊娠结局、分娩并发症、妊娠期体重增加、产程时间及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研究组的不良妊娠结局(剖宫产、胎儿窘迫等)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胎盘早剥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分娩并发症(产后出血、宫内感染、软产道损伤)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研究组妊娠期体重增加较对照组少(P〈0.01);研究组第一、二、三产程时间及总产程时间较对照组短(P〈0.01);研究组产妇满意度得分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孕期体重控制联合计划分娩的应用能有效改善妊娠结局,缩短产程,同时还可提升护理工作质量。 杨淑妙 邓秋艳 李桂宝 高凌云 许爱娣关键词:计划分娩 产程时间 泌尿系结石红外线光谱成份分析与饮食干预控制复发研究 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探讨泌尿系结石红外线光谱成份分析联合饮食干预在控制结石复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420例泌尿系结石手术成功患者,以自愿原则是否同意做红外线光谱分析结石成份进行分组,其中不同意做检查的132例作为对照组,由医护人员根据工作经验以结石外观主观判断结石类别进行常规饮食干预;同意做检查的288例作为观察组,根据红外线光谱成份分析结果判断结石类别进行饮食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结石复发情况,统计复发率及复发时间。结果术后随访12~18个月,对照组患者中6例复发,复发率为4.55%,复发时间(0.81±0.12)个月;观察组患者中3例复发,复发率为1.04%,复发时间(1.22±0.21)个月。两组患者的结石复发率及复发时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泌尿系统结石患者术后进行红外线光谱成份分析,依据诊断结果按结石类别给予饮食干预,可减少结石复发率并延缓复发时间。 曹涧敏 吴凡宇 黄振 刘贤团 胡育萍 李桂宝关键词:泌尿系结石 复发 饮食干预 手掌压迫法和下颌贴肩法在预防PICC置管导管异位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探讨手掌压迫法和下颌贴肩法在预防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置管时导管异位的效果。方法按入院次序编号,根据随机数字表将76例行PICC置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8例,观察组在PICC置管时采用手掌压迫法;对照组在PICC置管时采用下颌贴肩法,观察两组患者导管异位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PICC导管异位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手掌压迫法可预防PICC置管时导管异位的发生,值得临床特别是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黄世英 陈丽青 许素芃 李桂宝 陆海颖 范奕送 黄辉英 陈繁花关键词: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