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老年
  • 2篇微循环
  • 1篇丁酯
  • 1篇新药
  • 1篇血压
  • 1篇血液
  • 1篇血液流变
  • 1篇血液流变学
  • 1篇血液流变学影...
  • 1篇药物疗法
  • 1篇社会
  • 1篇社会因素
  • 1篇收缩期
  • 1篇收缩期高血压
  • 1篇腔隙
  • 1篇腔隙性
  • 1篇腔隙性脑梗死
  • 1篇肿瘤
  • 1篇肿瘤患者
  • 1篇微循环变化

机构

  • 5篇苏州医学院附...

作者

  • 5篇李明德
  • 3篇李建中
  • 2篇叶德珍
  • 2篇夏银燕
  • 1篇王芬蝶
  • 1篇金秀华
  • 1篇陈酌
  • 1篇蒋文平

传媒

  • 2篇苏州医学院学...
  • 1篇中国微循环
  • 1篇中国新药与临...
  • 1篇微循环技术杂...

年份

  • 1篇2000
  • 1篇1996
  • 1篇1993
  • 1篇1991
  • 1篇1990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健康老年人与常见老年病患者的甲襞微循环观察被引量:3
1993年
通过对21例健康老人和83例常见老年病患者的甲襞微循环观察表明,随着年龄的增加,甲襞微循环的形态、流态及襻周状态发生退行性变化,表明衰老与微循环障碍的关系。常见老年病患者的微循环改变与健康老人有显著差异,提示甲襞微循环障碍与老年病关系密切,为无创性诊断老年性疾病,制订治疗方案、判断预后提供了辅助指标。
李建中李明德叶德珍
关键词:老年病甲襞微循环
巴曲抗栓酶对老年腔隙性脑梗死病人的微循环和血液流变学影响被引量:3
2000年
目的 :探讨巴曲抗栓酶对老年腔隙性脑梗死病人甲襞微循环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经CT或MRI确诊的老年腔隙性脑梗死病人 4 8例 ,给巴曲抗栓酶治疗 ,d 1给 10BU ,以后 5BU ,qod ,ivgtt ,总剂量 2 0BU ,治疗前后分别进行甲襞微循环及血液流变学检测。结果 :腔隙性脑梗死病人均有明显微循环及血液流变学异常 ,治疗后异常指标得到改善 ,但管攀模糊、微静脉口径、血流速度、红细胞聚集及微血栓数等指标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临床总有效率 96 %。结论 :巴曲抗栓酶可改善老年腔隙性脑梗死病人的微循环及血液流变学异常 ,可起到“微血管疏通剂”的作用。
李建中李明德王芬蝶夏银燕钱惠英
关键词:腔隙性脑梗死巴曲抗栓酶微循环血液流变学
苏州市区老年人收缩期高血压及其有关社会因素的调查
1991年
苏州市区1577名老年人中,高血压者567名,其中收缩期高血压者283名,占高血压的49.91%。经多元回归法分析,得出其年龄因素贡献最大。
李明德陈酌杨欣英金秀华谈宏
关键词:老年人收缩期高血压社会因素
新降压药——苯丁酯脯酸的临床应用
1990年
本文总结40例高血压病人服用新药苯丁酯脯酸与巯甲丙脯酸对比临床应用,讨论国产新型转换酶抑制剂的疗效及其副作用,结果证明该新药有明显降压作用,总有效率为92.3%,用药剂量小,维持时间长,副作用小,是很有临床应用价值的新降压药。
李明德韩水云傅玉珍蒋文平
关键词:降压药新药
100例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前后微循环变化被引量:2
1996年
本文报告100例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前后甲襞微循环及外周血象的改变。发现肿瘤患者化疗后短期内微循环障碍及外周血象异常较化疗前更加明显,两者存在显著差异。尤以老年肿瘤患者为甚。提示对老年肿瘤患者进行全身静脉化疗应慎重。
李建中叶德珍李明德夏银燕
关键词:肿瘤药物疗法微循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