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志

作品数:45 被引量:84H指数:5
供职机构:深圳市眼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期刊文章
  • 14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3篇医药卫生
  • 2篇化学工程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3篇血管
  • 16篇脉络膜
  • 13篇荧光
  • 13篇造影
  • 13篇网膜
  • 12篇视网膜
  • 11篇血管造影
  • 11篇眼底
  • 11篇疗法
  • 11篇黄斑
  • 10篇病变
  • 9篇断层扫描
  • 9篇荧光素
  • 9篇光动力
  • 9篇光学相干
  • 8篇相干断层扫描
  • 8篇光学相干断层
  • 6篇眼底血管
  • 5篇动力疗法
  • 5篇新生血管

机构

  • 44篇深圳市眼科医...
  • 1篇江西省人民医...
  • 1篇暨南大学
  • 1篇深圳市儿童医...
  • 1篇贵州医科大学
  • 1篇深圳大学总医...
  • 1篇深圳爱尔眼科...

作者

  • 45篇李志
  • 22篇陈青山
  • 15篇古洵清
  • 14篇曾键
  • 13篇余宝花
  • 12篇谢秀英
  • 10篇魏花
  • 9篇赖铭莹
  • 6篇王林丽
  • 5篇黄丽娜
  • 5篇赵铁英
  • 4篇成洪波
  • 4篇吕娟
  • 3篇佘洁婷
  • 3篇刘桂琴
  • 3篇曾琨
  • 3篇梅军
  • 3篇曾平
  • 3篇刘军
  • 3篇应方微

传媒

  • 10篇中国实用眼科...
  • 8篇中国眼底病论...
  • 6篇中华眼底病杂...
  • 4篇临床眼科杂志
  • 2篇中国中医眼科...
  • 2篇国际眼科杂志
  • 1篇中国激光医学...
  • 1篇眼科新进展
  • 1篇眼科学报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中华实验眼科...
  • 1篇中国眼底病论...
  • 1篇中国眼底病论...

年份

  • 2篇2023
  • 2篇2020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3
  • 7篇2012
  • 2篇2011
  • 4篇2010
  • 7篇2009
  • 3篇2008
  • 4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3
  • 3篇2002
  • 1篇2001
4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光动力疗法联合与不联合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治疗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
陈青山曾琨佘洁婷李志姚丽莉曾键
点状内层脉络膜病变的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及吲哚青绿血管造影
姚雪李志王林丽顾宝文
B型超声检查诊断外伤性眼内膜性病变被引量:9
2007年
目的:探讨B型超声检查对眼外伤后眼内病理性膜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作用。方法:对我院B超室诊断为眼内病理性膜性病变的103例眼外伤眼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考察其B型超声图像的特征。结果:根据B超图像特征区分5种主要的外伤性眼内膜性病变,与临床的符合率达86.4%。结论:B型超声检查可以较好地区分和诊断眼外伤后眼内病理性膜性病变。
秦波黄丽娜李志赵铁英
关键词:眼外伤B型超声检查图像特征
马凡综合征晶状体半脱位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特点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应用超声生物显微镜(UBM)观察马凡综合征的眼前节改变特点。方法对已确诊为马凡综合征者进行UBM检查,观察眼前节的结构改变。结果 4例(8只眼)晶状体全部半脱位,2只眼偏向鼻侧,6只眼偏向鼻上方。虹膜根部附着偏前;睫状体变薄,睫状突不明显。结论马凡综合征具有明显的眼前节改变,UBM是一种有价值的辅助检查,能较好地显示晶状体半脱位情况及睫状体形态改变。
王林丽王希振梅军汪瑞娟李志
关键词:超声生物显微镜马凡综合征
隐匿性脉络膜新生血管的吲哚青绿血管造影观察
2007年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是评估渗出型老年黄斑变性(AMD)的金标准,对渗出型AMD脉络膜新生血管(CNV)的诊断、分类、指导激光光凝治疗以及随访都起着关键性作用。但是渗出性AMD常由于黄斑或黄斑周围有浆液性色素上皮脱离(PED)、出血、渗出和色素遮盖或荧光素渗漏的影响,只有少量患者的CNV具有清晰的边界。
陈青山古洵清曾键李志周微微
关键词:血管造影术
光动力疗法与吲哚青绿介导的光栓疗法治疗慢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疗效对比
陈青山成洪波谢秀英李志余宝华曾键
光动力疗法延长照射时间联合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后极部孤立性脉络膜血管瘤疗效观察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观察光动力疗法(PDT)延长照射时间联合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后极部孤立性脉络膜血管瘤(CCH)的疗效。方法回顾性临床研究。2012年3月至2018年3月于深圳市眼科医院检查确诊的CCH患者51例51只眼纳入研究。其中,瘤体位于黄斑区36只眼,位于黄斑外(旁中心外或视盘周边)15只眼。所有患者均行BCVA、眼底彩色照相、FFA、眼B型超声、OCT检查。BCVA检查采用国际标准视力表进行,统计时换算为logMAR视力。51只眼中,伴黄斑区浆液性视网膜脱离48只眼。瘤体位于黄斑区、黄斑外的患眼平均logMAR BCVA分别为0.05±0.05、0.32±0.15;肿瘤厚度、直径分别为(4.5±2.2)、(3.8±1.4)mm和(9.7±3.6)、(7.7±1.9)mm。患眼均行PDT治疗,照射时间123 s;48 h后玻璃体腔注射10 mg/ml雷珠单抗0.05 ml(含雷珠单抗0.5 mg)。治疗后1、3、6个月采用治疗前相同设备和方法行相关检查。观察患眼BCVA、视网膜下积液(SRF)、瘤体渗漏情况及大小变化。治疗前后BCVA、瘤体厚度和直径比较行t检验。结果治疗后6个月,所有患眼瘤体缩小,未见瘢痕形成;瘤体内血管较治疗前稀疏,荧光素渗漏减少,其中未见荧光素渗漏8只眼;伴黄斑区浆液性视网膜脱离的48只眼中,视网膜平复43只眼。瘤体位于黄斑区、黄斑外的患眼平均logMAR BCVA分别为0.16±0.15、0.55±0.21。与治疗前平均logMAR BCVA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511、-2.676,P=0.036、0.040)。与治疗前比较,不同位置患眼肿瘤厚度(t=3.416、3.055,P=0.011、0.028)、直径(t=4.385、4.171,P=0.002、0.009)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延长PDT照射时间联合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可使CCH瘤体缩小,BCVA提高。
梁思颖陈青山胡晨丽李志马大卉
关键词:光动力疗法
角膜营养不良家系患病角膜细胞角蛋白及b-FGF与TGF—bl表达的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了解深圳地区一角膜营养不良家系中患病角膜中细胞角蛋白,纤维组织相关的碱性成纤维细胞因子(b—FGF)和转化生长因子(TGF—b1)的表达改变。方法分别按照SABC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及双夹心ELISA方法检测家系中5例受累颗粒状营养不良角膜及1例格子状角膜营养不良角膜中高、低分子量细胞角蛋白的分布表达情况,以及h—FGF和TGF—bl的表达,散发4例格子状角膜营养不良角膜及4例意外死亡者的正常角膜做为对照。结果高、低分子量细胞角蛋白在本角膜营养不良家系患者的角膜中分别有100%及66.7%的阳性表达(阳性/弱阳性均计入阳性表达率),散发性格子状营养不良角膜均有弱阳性的表达,正常角膜则没有表达。b—FGF在各组角膜中的表达无明显差异。TGF的含量在家系颗粒状角膜营养不良的角膜中平均为1.225±0.867pg/ml,与正常角膜中的含量无明显差异;家系格子状角膜营养不良的角膜中为4.0pg/ml,比正常角膜明显增多(t检验t=36.373,P=O.017);散发格子状角膜营养不良的角膜中平均为(8.375±0.667)pg/ml,比正常角膜明显增多(t检验t=9.413,P=0.020);正常角膜中TGF的含量平均为(0.0625±0.0088)pg/ml。结论细胞角蛋白在本家系颗粒状角膜营养不良及格子状角膜营养不良均有表达,高分子量细胞角蛋白的表达更明显,其发病与角膜上皮表达细胞角蛋白的增多有关联。家系中的主要角膜营养不良类型(颗粒型)的患病角膜组织中TGF—bl及b—FGF的含量均无明显改变。格子状角膜营养不良(包括家系及散发)的角膜组织中TGF—bl的含量明显增加,其发病与板层纤维增生有一定的关联。
应方微黎明李志
关键词:角膜营养不良家系碱性成纤维细胞因子
黄斑脉络膜新生血管的PDT与TTT疗效对比观察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比较经瞳孔温热疗法(TTT)与光动力疗法(PDT)治疗黄斑脉络膜新生血管的疗效。方法对比分析渗出性老年黄斑变性(AMD),特发性脉络膜新生血管,病理性近视,眼底血管样条纹继发黄斑CNV97例101只眼治疗后1个月,3个月的矫正视力(BCVA),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治疗前均检查BCVA、FFA、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部分病例行吲哚青绿脉络膜血管造影(ICGA)。其中PDT治疗52例54只眼,TTT治疗45例47只眼。结果PDT与TTT治疗后1月、3月矫正视力比较,PDT治疗组提高2行及2行以上与TTT治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7,P〉0.05,X2=0.034,P〉0.05)。PDT治疗后1、3月视力提高或不变(稳定)分别有25只眼(46.2%),20只眼(37%),TTT治疗后1、3月视力提高或不变分别有14只眼(29.8%),16只眼(34%),治疗后1月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96,P〈0.05),治疗后3月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1.78,P〉0.05)。典型性或典型性为主性CNVPDT与,TTT治疗后矫正视力比较,治疗后1、3月PD个组分别有40%,54%,哪’治疗组分别有12.5%,12.5%PD个组视力提高2行或2行以上。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57,P〈0.01,x2=4.14,P〈0.05)。隐匿性CNVPDT与TTT治疗后矫正视力比较,治疗后1、3个月,PDT与TTT组视力无提高。治疗后1月PDT治疗组视力不变2只眼,TTT组5只眼,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67,P〉0.05)。治疗后3月两组视力均下降。PDT与rIT丌治疗后1、3月CNV渗漏比较,治疗后1月PDT治疗组控制或减轻CNV的荧光渗漏要好于TTT治疗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64,P〈0.05。治疗后3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2,P〉0.05)。结论PDT对典型性或典型性为主CNV的治疗,随访短期内(1-3个月)在视力、及C
陈青山曾键谢秀英李志古洵清黄丽娜
关键词:黄斑病变脉络膜新生血管经瞳孔温热疗法
视路胶质瘤伴眼内浸润和眼球萎缩1例
2023年
患儿男,4个月余。因右眼向外偏斜伴眼球突出2个月,于2021年5月21日至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眼眶病科就诊。患儿足月顺产,个人史、家族史无异常。眼部检查:双眼追光。右眼球突出,向外偏斜。双眼眼球运动正常。双眼眼前节未见明显异常,瞳孔4.5mm,对光反射迟钝。眼底检查,右眼视盘边界不清,自视盘隆起一黄白色肿块,其周围和黄斑区视网膜下黄白色渗出,视盘表面和后极部视网膜动脉变细、静脉扩张纤曲,伴新生血管和点片状出血(图1A).
杨胜蓝刘悦琤王靖生李志刘桂琴
关键词:眼球萎缩病例报告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