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庆霞

作品数:96 被引量:327H指数:10
供职机构:哈尔滨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9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5篇文化科学
  • 29篇哲学宗教
  • 10篇政治法律
  • 6篇经济管理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历史地理
  • 1篇社会学
  • 1篇艺术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15篇主义
  • 13篇哲学
  • 13篇文化
  • 11篇高校
  • 10篇政治
  • 10篇教学
  • 9篇政治理论
  • 9篇政治理论课
  • 9篇思想政治
  • 9篇思想政治理论
  • 9篇思想政治理论...
  • 9篇理论课
  • 8篇社会
  • 8篇马克思主义
  • 7篇社会转型
  • 7篇资本主义
  • 6篇教育
  • 5篇大学生
  • 5篇维度
  • 5篇高校思想

机构

  • 93篇哈尔滨师范大...
  • 6篇黑龙江大学
  • 4篇东北农业大学
  • 2篇齐齐哈尔大学
  • 1篇北京联合大学
  • 1篇东北林业大学
  • 1篇东北师范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吉林大学
  • 1篇哈尔滨学院

作者

  • 93篇李庆霞
  • 5篇关健
  • 3篇姜立红
  • 3篇张妍
  • 3篇李晓杰
  • 3篇王鸽
  • 3篇刘玉莹
  • 1篇姚吉婷
  • 1篇李冰
  • 1篇胡晓萍
  • 1篇丁红岩
  • 1篇许晓平
  • 1篇李晓晴
  • 1篇张华
  • 1篇姜华
  • 1篇苑爽
  • 1篇王希
  • 1篇李晓雨
  • 1篇顾博
  • 1篇王琰

传媒

  • 11篇北方论丛
  • 7篇思想理论教育...
  • 7篇学术交流
  • 7篇黑龙江高教研...
  • 5篇社会科学战线
  • 5篇理论探讨
  • 5篇思想教育研究
  • 5篇思想政治教育...
  • 5篇哈尔滨师范大...
  • 4篇求是学刊
  • 4篇边疆经济与文...
  • 3篇学习与探索
  • 3篇继续教育研究
  • 2篇哲学研究
  • 2篇马克思主义理...
  • 1篇当代世界与社...
  • 1篇哈尔滨学院学...
  • 1篇新华文摘
  • 1篇电影文学
  • 1篇黑龙江社会科...

年份

  • 6篇2024
  • 3篇2023
  • 6篇2022
  • 7篇2021
  • 4篇2020
  • 3篇2019
  • 4篇2018
  • 4篇2017
  • 5篇2016
  • 3篇2015
  • 4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2
  • 3篇2011
  • 4篇2010
  • 4篇2009
  • 1篇2008
  • 5篇2007
  • 3篇2006
  • 3篇2005
9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资本主义社会从“控制自然”到“控制人”的内在机制探究被引量:2
2021年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类自我持存的目的必须通过控制自然来实现,结果导致了外在自然及内在自然受到严格的控制;技术是人们控制自然的重要手段和工具,在其发展中逐渐成为控制人的异化力量;作为意识形态的控制自然遮蔽了对人的全面控制,由此形成了"控制自然"与"控制人"的内在逻辑,即"控制自然"的目的走向了"控制人"的结果。
李庆霞孙晓黎
关键词:控制自然控制人
当代青年审美“单向度”现象批判
2023年
单向度理论是马尔库塞思想的集中体现,指在发达工业社会中的人们缺乏否定和批判的精神。为摆脱“单向度”的困境,马尔库塞把人的自由实现和幸福感的满足寄托于审美艺术上,在其看来,只有审美的向度才依然保留着自由,因而审美保持着双向度,但在消费主义的助推下,商品异化已经进入了文化和审美领域,抑制了大众的审美发育,人们丧失了对审美的否定和批判的能力,出现审美同质化、符号化现象。
李晶萍李庆霞
关键词:单向度虚假需求消费主义
从“救国”到“强国”——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建设的历史嬗变被引量:2
2022年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勇于自我革命,以思想复兴引领民族复兴,将党的意识形态建设贯穿于革命、建设、改革的全过程。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意识形态开创为探索救国凝聚思想共识,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党的意识形态确立为实现兴国奠定观念前提,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的意识形态发展为助力富国提供思想指引,新时代以来党的意识形态完善为推进强国明确价值导向。从历时角度诠释了党在不同历史阶段中意识形态建设嬗变的必然逻辑与内在机理,为解决当下我国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的新问题及新时代党的意识形态建设提供了现实镜鉴。
于秋叶李庆霞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建设历史嬗变
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马克思主义传播与研究的四个结合被引量:2
2020年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与研究是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理论先导。20世纪初中国近代知识分子在"救亡图存"的艰难探索中实现了从"师资"向"师俄"的范式转化,逐渐聚焦并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建党时期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与研究主要体现为四个结合,即马克思主义的多元性引入与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信仰性承接的结合,马克思主义的选择性传播与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整体性重构的结合,马克思主义的学理性研究与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大众化宣传的结合,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式解读与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中国化探索的结合。这四个结合共同构筑了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的立体图景,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准备了干部队伍、理论基础、群众力量和实践基础,推进了中国共产党创建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丁红岩李庆霞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
汤因比的文化形态学及其启示被引量:2
2003年
汤因比在其巨著《历史研究》中阐释了文化形态学的基本内容 ,并站在全人类的高度对文明的内在机制进行了详细的研究。挖掘汤因比文化形态学的思想 ,对于今天正处于全球化进程中的人类文明具有重要意义。
李庆霞姜华
关键词:汤因比文化形态学人类文明
地理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被引量:2
1998年
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正在逐渐为世界各国所认识和接受。如何把可持续发展由人们的观念变成现实,这需要人们对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保障有所认识。本文认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是对生态危机深刻反思的结果,而生态危机的出现,则是由于人们在认识上忽视地理环境的作用,在实...
李庆霞
关键词:地理环境可持续发展生态系统
当代中国大众文化对传统日常生活的影响被引量:1
2014年
随着中国现代化转型的深入,大众文化逐渐成为社会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文化形态。作为与大众密切相关的大众文化对传统的日常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一方面它使日常生活更加丰富,另一方面它导致了日常生活的审美化、非意识形态化和理性化。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大众文化,应该既考虑到它与日常生活不可分割,同时又要对其提升,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李庆霞
关键词:大众文化意识形态
资本主义社会从“控制自然”到“控制人”的内在机制探究
2021年
随着现代社会的到来,人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的确立,自然由以往人们所依赖、恐惧和敬畏的对象成为被人控制的对象。在此基础上,人们希望成为控制一切的控制者,以期获得彻底的解放与自由。结果却是,人们非但未获得如期的解放与自由,反而陷入新的恐惧与束缚中,即从“控制自然”走向了“控制人”。
李庆霞孙晓黎
关键词:恐惧资本主义
数字资本主义视域下重思斯蒂格勒的无产阶级化概念
2021年
数字资本主义是技术与人双向延异的时代,为了批判技术的负面影响,斯蒂格勒提出无产阶级化概念,以技术逻辑重新诠释了黑格尔和马克思理论。斯蒂格勒通过对马克思“机器论片段”文本的分析与重构,基于数字资本主义的时代特征,完成了无产阶级化概念的语境转换。但是回到马克思的原初语境,可以发现斯蒂格勒的无产阶级化概念一方面忽视了其根本性的社会历史语境,另一方面则忽视了与生产力共同构成矛盾运动的生产关系,是一种基于技术逻辑的文本重构。因此,只有在数字资本主义视域下重新审视斯蒂格勒的无产阶级化概念,才能明确其社会批判进路中的理论缺陷,才能帮助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历史唯物主义,进而更好地对当代数字资本主义的问题症候进行反思和批判。
王众凯李庆霞
实践教学是提高“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功效的有效途径被引量:8
2009年
"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教学是"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重要环节。将实践论作为"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理论来源,突出学生在实践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加强课程建设中的实践环节是提高"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功效的有效途径。
苑爽李庆霞
关键词:实践教学课程建设教学功效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