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岳
- 作品数:32 被引量:135H指数:8
- 供职机构:北京积水潭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胫骨结节近端移位手术治疗重度习惯性髌骨脱位:一项回顾性临床研究
- 2017年
- 目的:探讨通过胫骨结节近端移位手术治疗重度习惯性髌骨脱位(habitual dislocation of pa-tella,HDP)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4月至2014年4月,共51例习惯性髌骨脱位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共入选符合标准的患者28例。全部患者采用胫骨结节近端移位手术联合外侧结构松解术,其他辅助手术包括内侧髌骨股骨韧带(medial patellofemoral ligament,MPFL)重建和胫骨结节內移截骨术。术后4周、8周、1年以及此后的每年进行主客观临床评估和影像学评估。结果:全部入选患者获得2年以上随访,平均年龄为27.2±9.4岁(18至39岁),平均随访26.4±5.8个月(24至36个月)。术后及末次随访时均没有外侧再脱位。末次随访时主诉有膝关节力弱(17.2%,5/29)、髌股关节疼痛(6.9%,2/29)和关节僵硬(6.9%,2/29)。全部主观评分结果的改善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伸膝装置重度短缩的成人习惯性髌骨脱位,采用胫骨结节近端移位术可以获得满意疗效。
- 李岳张辉宋关阳薛喆冯华
- 关键词:习惯性髌骨脱位
- 关节镜下与切开腘肌腱重建术治疗A型膝关节后外侧旋转不稳定的疗效对比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比较关节镜下与切开腘肌腱重建术治疗A型膝关节后外侧旋转不稳定的临床疗效。方法:2012年3月至2016年5月,共81名患者接受腘肌腱重建术治疗。其中38名符合条件的患者根据手术方式被分为关节镜组(A组,n=21)和切开手术组(B组,n=17),术后4周、8周、1年以及此后的每年进行主观、客观临床评估以及二次关节镜检查(外侧沟通过试验)。结果:本研究A组患者平均随访时间32.0±5.5个月,B组患者平均随访34.4±12.6个月。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的主客观评估指标均获得了显著改善(P<0.05)。组间比较显示,两组的Lysholm评分、Tegner评分以及IKDC主观评分均无显著差异。客观评估方面,两组间应力像下胫骨后移侧侧差值(A组:4.0±3.2 mm,B组:5.0±2.9 mm; P=0.336)以及外侧沟通过试验阳性率(A组:1/21,4.8%,B组:2/17,11.8%; P=0.426)均无显著差异。结论:关节镜下和切开腘肌腱重建术均可以显著改善A型膝关节后外侧旋转不稳定患者术后的主客观临床效果,二者的疗效无显著差异。
- 李岳张辉张志军郑峒冯华
- 关键词:膝关节
- 腘肌腱再张力化手术和重建术治疗急性膝关节后外旋转不稳定的临床疗效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探讨腘肌腱再张力化手术和腘肌腱重建术治疗急性膝关节后外旋转不稳定的临床疗效。方法2012年1月至2017年1月行手术治疗并有2年以上随访和麻醉下体格检查结果的急性膝关节后外旋转不稳定患者54例。男30例,女24例;年龄(34.5±7.4)岁(范围20~45岁)。Fanelli分型A型31例、B型17例、C型6例。行腘肌腱再张力化手术28例、腘肌腱重建术26例。比较手术前后腘肌腱再张力化组与腘肌腱重建组的Lysholm评分、Tegner评分、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nternational Knee Documentation Committee,IKDC)评分、内固定取出术中麻醉下拨号试验侧侧差值、后方及内翻应力试验侧侧差值,以及在内固定取出时二次关节镜探查的外侧沟通过试验结果。结果腘肌腱重建组随访时间(30.2±4.9)个月,腘肌腱再张力化组(32.2±9.9)个月。末次随访时,腘肌腱重建组Lysholm评分为(70.1±15.5)分,再张力化组为(70.0±10.2)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89,P=0.926);腘肌腱重建组Tegner评分为3(2,5)分[M(P25,P75)],再张力化组为2(1,4)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395.522,P=0.156);腘肌腱重建组IKDC评分为(74.8±19.3)分,再张力化组为(71.2±17.6)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81,P=0.722)。内固定取出术中麻醉下拨号试验侧侧差值分别为腘肌腱重建组1.5°±4.2°、再张力化组1.1°±4.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86,P=0.565);腘肌腱重建组后方应力侧侧差值为(4.1±3.4)mm,再张力化组为(4.7±2.6)mm,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18,P=0.345);腘肌腱重建组内翻应力试验侧侧差值为(4.0±1.7)mm,再张力化组为(3.8±1.9)mm,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08,P=0.820)。两组均无外侧沟通过试验阳性患者。结论对膝关节后外旋转不稳定患者,腘肌腱再张力化手术和腘肌腱重建术均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症状和功能,两种术式早期临床疗效接近。
- 李岳张辉冯华
- 关键词:侧副韧带关节镜检查修复外科手术
- 前十字韧带重建术中修复外侧半月板后根部损伤的早期疗效被引量:8
- 2020年
- 目的探讨外侧半月板后根部(lateral meniscus posterior root,LMPR)修复联合前十字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重建术治疗合并LMPR慢性撕脱损伤的ACL撕裂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至2017年6月LMPR慢性撕脱合并ACL撕裂患者33例,男30例,女3例;年龄(27.7±7.5)岁(范围17~45岁)。由同一术者施行胫骨隧道拉出式LMPR修复自体腘绳肌腱ACL解剖单束重建术,随访2年以上。根据二次关节镜下探查结果评估半月板愈合,根据Lysholm和Tegner评分评估膝关节主观功能,根据麻醉下KT-1000侧侧差值和轴移试验评估膝关节客观稳定性,根据矢状面MRI上胫骨前移距离评估股骨-胫骨静态位置关系。以术前胫骨前移距离进行分组,前移至少6 mm者(前移阳性组)18例,前移小于6 mm者(前移阴性组)15例,比较术前及术后2年两组患者胫骨前移距离及其降低程度的差异。结果所有患者随访(27.5±4.0)个月(范围24~39个月)。LMPR完全愈合23例(70%)、部分愈合9例(27%)、不愈合1例(3%)。Lysholm评分由(60.4±13.6)分提高至术后1年的(82.7±11.1)分、术后2年的(91.4±9.1)分(F=155.996,P<0.001);Tegner评分由3(2,5)分[M(P25,P75)]提高至术后1年的4(3,5)分、术后2年的6(4,6)分(χ^2=47.791,P<0.001)。KT-1000侧侧差值由(9.1±3.3)mm降低至(2.0±1.7)mm(t=11.197,P<0.001);轴移试验由Ⅰ度10例、Ⅱ度20例、Ⅲ度3例改善至正常30例、Ⅰ度3例(U=5.161,P<0.001)。胫骨前移距离由(5.7±3.9)mm减少至(3.5±3.2)mm(t=3.530,P=0.001)。术后2年,前移阳性组的胫骨前移由(8.7±1.8)mm下降至(5.0±3.3)mm(t=4.765,P<0.001),前移阴性组的胫骨前移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00,P=0.695)。前移阳性组胫骨前移下降幅度为(3.7±3.3)mm,大于前移阴性组的(0.3±2.8)mm(t=3.115,P=0.004)。结论胫骨隧道拉出式LMPR修复联合ACL重建术治疗合并LMPR慢性撕脱损伤的ACL撕裂,术后2年半月板愈合率高;膝关节主观功能及客观稳定性提高,�
- 郑峒冯华张辉宋关阳李岳张志军倪乾坤曹晏维冯峥
- 关键词:前交叉韧带重建关节镜检查
- 应用定量CT评估前交叉韧带损伤后局部骨质变化研究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应用定量CT(quantitative computerized tomography,QCT)评估前交叉韧带(anteriorcruciate ligament,ACL)损伤后膝关节骨质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的变化,分析受伤时间、年龄及性别与BMD之间的相关性。方法:2011年4月至2011年11月,共26名ACL损伤患者入组本研究。所有患者在ACL重建术前接受QCT检查,分别在股骨内髁、股骨外髁、胫骨平台、预期ACL股骨骨道、预期ACL胫骨骨道选取8个感兴趣区,测量所选区域BMD,并与健侧相应区域进行对比。结果:上述区域除预期ACL胫骨骨道口层面外,BMD均下降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区域间的BMD变化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BMD变化率与患者受伤时间、年龄及性别无相关性(P>0.05)。结论:ACL损伤后膝关节周围区域骨密度均下降,变化程度与受伤时间、年龄及性别无相关性。
- 陈星佐王雪松姜春岩张晋李佳录宋关阳李岳冯华
- 关键词:前交叉韧带骨密度
- 医用手术刀及半月板成型器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医用手术刀及半月板成型器,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刀柄主体、刀头主体和连接构件;刀柄主体设置有固定槽,刀头主体的一端能够伸入到固定槽中,连接构件穿过刀柄主体与刀头主体连接,连接构件配置为能够使刀头...
- 李岳
- 文献传递
- 兔前交叉韧带保残重建的生物力学研究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应用动物模型评估保留残端对兔前交义韧带(ACL)重建的生物力学意义。方法将50只成年健康新西兰大白兔一侧后肢制作ACL断裂模型后随机分为两组(n=25),一组行保留残端ACL晴建术(保残组),另一组行去除残端ACL重建术(去残组)。所有手术均采用自体半腱肌腱作为移植物,并于术后12周统一将两组动物处死,行ACL大体观察及生物力学测试。结果术后12周取材时,保残纰和去残组总计50个标本关节活动度与正常侧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40,P=0.662)。所有ACL移植物连续性完整,张力满意。保残组和去残组标本屈膝30°与90°胫骨前移距离、最大批力载荷、最大拉伸距离以及刚度所占正常侧百分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保残组中残端仃活组和残端失效组标本屈膝30°与90°胫骨前移距离、最大拉力载荷、最大拉伸距离以及刚度所占正常侧百分比差异均尤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留残端重建ACL不能硅著提高术晤兔ACL的牛物力学性能。
- 宋关阳张晋李旭陈星佐李岳冯华
- 关键词:前交叉韧带膝损伤关节镜修复外科手术生物力学
- 前十字韧带撕裂后的高度轴移与完全性外侧半月板后根部损伤的相关性被引量:8
- 2019年
- 目的探讨前十字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撕裂后的高度轴移与完全性外侧半月板后根部(lateral meniscus posterior root,LMPR)损伤的相关性。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连续收治的ACL撕裂合并LMPR损伤患者8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男66例,女20例;年龄(27.8±8.3)岁(范围16~49岁),体质指数(25.1±3.2)kg/m2(范围17.4~33.9 kg/m2),伤后时间(33.5±79.4)周(范围3 d^11年)。根据ACL重建术前麻醉下轴移试验结果将患者分为高度轴移组:国际膝关节评分委员会(International Knee Documentation Committee,IKDC)评级Ⅱ度和Ⅲ度,60例;低度轴移组,IKDC评级0度和Ⅰ度,26例。通过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高度轴移的危险因素,自变量包括LMPR损伤程度、半月板股骨韧带完整性、半月板外突程度、KT-1000侧侧差值、年龄、性别及体质指数。结果完全性LMPR损伤患者在高度轴移组中所占比例高于低度轴移组,高度轴移与完全性LMPR损伤相关[OR=4.096,95%CI(1.339,12.371),P=0.013]和KT-1000侧侧差值增大[OR=9.632,95%CI(3.095,29.975),P<0.001];高度轴移与完全性LMPR损伤的相关性在伤后时间≥12周的患者中更加显著[OR=8.343,95%CI(1.224,56.853),P=0.030]。高度轴移与半月板股骨韧带完整性、半月板外突程度、年龄、性别及体质指数不相关(P>0.05)。结论在ACL撕裂患者中,完全性LMPR损伤是高度轴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尤其当伤后时间≥12周时。
- 郑峒王雪松张晋张辉宋关阳李岳张志军冯华
- 关键词:前交叉韧带关节不稳定性病例对照研究
- 切开Latarjet手术治疗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的临床随访研究被引量:12
- 2015年
- 目的:通过病例随访研究总结应用切开Latarjet手术治疗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随访22例应用切开Latarjet手术治疗的合并明显肩盂前缘骨缺损的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患者,平均随访时间为66.0个月。在术前拍摄肩关节X线片以及三维CT以评估术前肩关节骨性关节炎及肩盂骨缺损的严重程度。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并采用美国肩肘外科协会( American Shoulder&Elbow Surgeons’ score,ASES)、Constant-Murley和Rowe评分评估肩关节功能及稳定性。术后即刻拍摄肩关节三维CT以检查移位喙突骨块所固定位置。最终随访时,再次拍摄肩关节X线片和三维CT以评估肩关节退行性变的严重程度和喙突骨块的愈合情况,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并以前述3种评分标准评价肩关节功能及稳定性。结果:术前患肢平均主动前屈上举158.2°±28.7°,体侧外旋55.3°±15.2°,内旋达T10水平(T3~臀部);平均肩关节ASES评分77.6±17.5,Constant-Murley评分88.3±12.5, Rowe评分40.2±12.0。最终随访时,无患者出现肩关节复发脱位,肩关节平均主动前屈上举167.7°±12.7°,体侧外旋54.3°±16.5°,内旋达 T10水平(T3~L3),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138,P =0.765, P=0.439);平均ASES评分93.7±9.1,Constant-Murley评分95.6±5.6,Rowe评分96.4±4.4,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01,P=0.008,P<0.001)。随访过程中3例患者肩关节退行性改变较术前加重,1例移位喙突骨块不愈合。结论:切开Latarjet手术对合并明显肩盂骨缺损的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患者有效,术后5年随访观察未发现肩关节骨性关节炎显著加重。
- 朱以明姜春岩鲁谊李奉龙李旭李岳
- 关键词:肩脱位骨关节炎
- 不同辐照剂量下兔同种异体半月板移植的大体和组织学研究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许多研究认为gamma射线对同种异体移植物生物力学强度的破坏存在剂量依赖性,不过,尚无研究证实这种强度的减低与半月板移植术(MAT)后高的失效率有关。本研究目的为明确应用gamma射线辐照的半月板行MAT术后,移植半月板及关节软骨在形态学与组织学上的变化。方法:60只新西兰大耳白兔均于右侧膝关节行内侧半月板切除术。取下的全部60例半月板分为3组,每组20例,分别接受0 Mrad、1.5 Mrad及2.5 Mrad gamma射线辐照。在每组20例半月板中,随机选取5例半月板行电子显微镜扫描(SEM),剩余的15例半月板作为MAT术供体(3组共45例)。共45只实验兔接受了MAT术,分别为0 Mrad组,1.5 Mrad组及2.5 Mrad组,每组15只。余下的15只不接受MAT术(Meni组),其左膝关节作为阴性对照组(n=15)。所有实验兔于术后24周处死。采用国际软骨修复协会(ICRS)评分评价内侧间室软骨大体形态学改变,应用Masson三色染色并通过Mankin评分评价内侧间室软骨组织学改变。结果:SEM分析结果显示半月板纤维随着gamma射线辐照剂量的增加而破坏程度加剧。在术后24周,移植半月板的形态学评估显示行MAT术的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仅在2.5 Mrad组中2例移植半月板存在体部放射状裂。ICRS评分及Mankin评分对照组最低,Meni组最高(P<0.05)。接受MAT术的3组中,2.5 Mrad组的ICRS评分及Mankin评分均高于0 Mrad组及1.5 Mrad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而1.5Mrad组与0 Mrad组ICRS评分及Mankin评分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新西兰大耳白兔,尽管在gamma射线辐照后半月板纤维存在一定程度的破坏,但只要gamma射线辐照剂量不高于1.5 Mrad,则不会增加MAT术的失败率。
- 张晋陈星佐宋关阳李岳李旭王雪松冯华
- 关键词:组织学形态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