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宗俊
- 作品数:84 被引量:202H指数:9
- 供职机构: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社会学更多>>
- 《释童真墓志铭》与隋朝二帝崇佛相关问题
- 2019年
- 隋朝建国伊始,隋文帝大力崇佛,重用童真等高僧于大兴善寺译经,就是为其政权寻找或制造有利的精神武器,此举也与周、隋之际的去胡化及对中原王朝正统性的重新塑造是一脉相承的。仁寿元年分送舍利事件为标志的崇佛事件,又与该年皇朝改元及废除学校等大事件是相呼应的,都与该时期的上层政治斗争有关,与之前的废立太子事件有关,与隋文帝转移民众的政治视线及引导舆论、加强对民众的思想统治之需要有关。《续高僧传》记载的童真奉送舍利至雍州仙游寺事可与墓志印证。炀帝登基之初的仁寿宫政变应该重新解读,炀帝为乃父追冥福而营建的大禅定寺应该是在大业元年建成,童真法师被任命为大禅定寺的道场主,足见其在当时佛教界的地位以及在世俗皇家中的声望。
- 李宗俊
- 敦博58号文书与两唐书《地理志》等相关问题考被引量:2
- 2014年
- 敦博58号文书为敦煌文献中最具文献价值和文物价值的文书之一。它反映的正是天宝元年户部计帐的基本信息。诸典籍关于唐代各州县数系年与户数系年问题,是学界多年来颇有争议的难题。依此,《通典·州郡门》所记州县建置的年代标准,并非"天宝初年"或"天宝元年",而应该是天宝七载或八载为基准;《旧唐书·地理志》是以唐末的行政区划为基准,甚至下延到了唐景福年间及其以后的州县,而其所谓的"天宝领县"也并非是天宝元年的县数,而应该是王鸣盛等前贤前后倡导的系天宝十一载地理或其后不久者;《新唐书·地理志》所记县数与县名也是唐中后期者;《通典·州郡门》所载户数并非开元二十九年数,应该也为天宝七载或八载数。《旧唐书·地理志》"天宝领户"与天宝领县数的系年也是一致的,为天宝十一载及其后不久者。《新唐书·地理志》州郡领户数与人口的系年除个别因传抄致误外,就是抄自《旧唐书·地理志》天宝领户数。
- 李宗俊
- 唐代安北单于二都护府再考被引量:14
- 2009年
- 唐安北、单于二都护府,自建立以来置废迁徙不恒,建置沿革史书记载错漏杂芜,后世学者颇多争鸣。永徽元年分置后的是单于、燕然,并非瀚海、燕然,更非三府并存;龙朔三年改置之一应是,旧单于都护府移置云中古城,改名云中都护府;所谓单于都护府"圣历元年改置安北都护",是将其徙置于安北都护府所在的河西治所,并非改为安北都护,此时河套东北单于府之地被突厥所占;景云二年又置单于都护以后,其治所仍与安北都护府同在西受降城,而绝非所谓"景云二年,复置单于都护府,但此时安北都护府尚在单于府城内";单于都护府开元初年的数次变动应该与此时期的军事进退有关,而非"突厥人的大部离去"。
- 李宗俊
- 关键词:唐代安北都护府单于都护府建置沿革
- 唐代石堡城、赤岭位置及唐蕃古道再考被引量:21
- 2011年
- 《新唐书.地理志》、《通鉴》胡注等,对于唐代石堡城、赤岭地理方位的记载是错误的。依此二书记载,学界曾误将唐石堡城的位置确定、标绘在今青海省日月山附近,而对于赤岭即今青海日月山,及其为唐蕃古道必经地之说更是先后相袭,以讹传讹。其实,唐蕃古道在陇右本有南北二道,石堡城、赤岭皆在唐洮州境内,分布在河州、洮州至河源通吐蕃的南道上,该道为唐蕃往来时常取的一大道,而且自唐至明清,一直对该道及其副线沿袭使用,未曾中断。《新唐书.地理志》所记应该是掺和了几条唐蕃道的内容,其史料价值弥足珍贵,对其出处和所记内容出现混乱或语焉不详的原因,需要进一步考证,所涉各地名方位亟待考定。
- 李宗俊
- 关键词:唐代唐蕃古道
- 隋唐时期北部疆域的开拓变迁被引量:2
- 2011年
- 隋唐王朝与北方突厥等民族在斗争交往中,领土分疆与彼此实际控制的范围,先后有数十次的变动。隋初曾与突厥约定"以碛为界",北疆曾紧抵漠南。但突厥从沙钵略可汗起就以隋藩属政权的名义"寄居白道川",开始向漠南发展,逐步控制了大漠南北。至大业年间始毕可汗公开反隋之际,隋突分疆始以河套地区东西向黄河—长城一线为界。隋末唐初,突厥或扶植反隋势力,或趁机南下武装占领,实际控制关中以北大部分郡县达十余年之久。东突厥灭亡以后,唐朝北部疆域在太宗、高宗之际达到极盛,武后时期一度大退缩,玄宗开元、天宝之际基本定型在阴山一带。
- 李宗俊
- 关键词:突厥中国疆域历史地图
- 唐代中后期唐蕃河陇之争与疆域变迁被引量:9
- 2012年
- 唐天宝十四载(755年)安史之乱爆发以后,唐西域、河西、陇右精兵劲卒东调平叛,人靖国难,留守边疆者多为老弱病残,且寡不敌众,守备空虚,给吐蕃东扩以可乘之机。而此时,吐蕃新主即立,国势日振。唐天宝十四年登基的赞普乞黎苏猎赞,上台伊始就表现出非凡的政治才能。在很快平息杀害先赞普的末氏、朗氏叛乱,稳定内部统治,树立起自己的政治权威以后,随即开始采用和平与战争交替使用的策略对唐疆进行蚕食鲸吞。汉籍记载:"乾元之后,吐蕃乘我间隙,日蹙边城,或为掳掠伤杀。
- 李宗俊
- 关键词:赞普陇右唐王朝政治才能
- 唐前期河西军事地理研究
- 唐帝国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高峰,其文明强大的一个重要基石就在于它强大的军事国防体系。这一体系创建于唐初,完备于武后及玄宗数朝。在这个体系中,河西地区的战略位置尤为突出,为唐经营整个西北的一个中心,其军事地理研究是唐前期西...
- 李宗俊
- 关键词:敦煌文书军事地理
- 文献传递
- 北朝至隋唐汉文民族石刻文献著录概述
- 2021年
- 金石碑志是史学界重要的宝藏,而不同类别的碑志文辞难于集中,掩映在数量众多的金石文字中,不能有效集中利用,是学界十分遗憾的事。岑仲勉先生五十年前就十分遗憾地喟叹:“近世隋唐石刻,发现极多,唯其多故难于集中不克大量利用以补充史传之弗足,又是别一可惜之事也。”^(①)北朝隋唐时期是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和巩固的一个重要阶段,是我国民族大交流、大融合的一个时期,但遗憾的是,该时期的正史文献与宋代以后丰富的史料相比是十分有限的,有关边疆民族问题的史料尤其甚少,而与正史文献的窘促相反的是,北朝至隋唐的碑志文献极为丰富。
- 梁雨昕陈飞飞李宗俊
- 关键词:金石文字文献著录边疆民族
- 《唐元礼臣墓志》与燕然都护府等相关边疆史事考
- 2023年
- 新见《唐元礼臣墓志》对于补正唐前期有关边疆史事颇有价值。志文所记贞观六年志主奉诏出使西域,策命西域突厥可汗与贞观十四年窦州道行军总管,以及永徽六年出使册命真珠可汗等事迹,均可与史书互印互证,但多有出入。志主先后出任燕然都护府的相关事迹,为燕然都护府的始置时间及唐朝初年燕然都护府管辖的羁縻府州数提供了重要信息。志文对于补正瀚海道行军等史事及《元和姓纂》等关于北朝至唐元氏世系的相关记载亦大有裨益。
- 李宗俊
- 关键词:燕然都护府
- 《唐司马逸客墓志》跋被引量:2
- 2022年
- 《唐司马逸客墓志》,近年出土于河南洛阳,《藏石集萃》对该志文已有著录,但释文颇多讹误;该志为探究司马逸客生平事迹与首任河西节度使的问题增添了一份重要资料。今由司马逸客墓志可知,其继任郭元振为凉州都督的时间大约在神龙元年至二年(705—706)之间,并非景龙四年(710)始,而离任凉州的时间应为唐睿宗景云二年(711)。直至志主去世的景云二年,其职衔并非“河西节度使”。因明代重刻而讹误颇多的《凉州卫大云寺古刹功德碑》,其中可能因依据残留笔画而补刻的“西河”二字显然为臆测,后又被理解为“河西”之误,并进而认为司马逸客当时的职衔为“河西诸军节度大使”,皆属以讹传讹。
- 李宗俊
- 关键词:司马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