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培兰
- 作品数:11 被引量:78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国康复研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养血清脑颗粒对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血管内皮功能、血栓前状态的影响被引量:11
- 2017年
- 目的观察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养血清脑颗粒对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血管内皮功能指标、血栓前状态标记物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养血清脑颗粒治疗,观察2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情况及治疗前后血管内皮功能包括血清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标记物(EDD)、血栓前状态标记物包括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及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l)变化情况。结果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NO、t-PA及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而PAI-l、ET-l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养血清脑颗粒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脑缺血症状和血管内皮功能及血栓前状态,且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刘芦姗于沛涛李培兰
- 关键词:慢性脑供血不足养血清脑颗粒一氧化氮内皮素-1
- 不同评分系统预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短期和长期死亡风险比较被引量:9
- 2021年
- 目的比较缺血性卒中风险预测评分(iScore),住院前并发症、意识水平、年龄和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评分(PLAN),洛桑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登记评分(ASTRAL)和血管事件患者总体健康风险评分(THRIVE)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30 d、3个月和1年死亡风险的预测能力。方法2015年8月~2018年6月,连续纳入本院急诊病房AIS患者323例,以入组时间为起点,分别于30 d、3个月、1年后随访,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iScore、PLAN、ASTRAL和THRIVE对死亡风险的预测作用。结果AIS患者30 d、3个月、1年的全因死亡率分别为12.4%(40/323)、17.3%(56/323)和25.7%(83/323)。4种评分系统曲线下面积(AUC)从大到小依次为iScore、PLAN、ASTRAL和THRIVE,其中iScore与THRIVE之间有显著性差异(Z>1.990,P<0.05),其他评分系统间无显著性差异(Z<1.943,P>0.05)。结论iScore、PLAN、ASTRAL和THRIVE均能有效预测急诊病房AIS患者短期和长期死亡风险,以iScore最优。但iScore计算程序相对复杂,PLAN和ASTRAL更适用于急诊科应用。
- 王娜王娜李培兰李培兰
- 关键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预后
- 成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异型淋巴细胞比例与EB病毒数量的关系被引量:10
- 2021年
- 目的观察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症状,探讨外周血中异型淋巴细胞比例和EB病毒DNA拷贝数的关系。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于北京友谊医院72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成人患者进行临床分析,并按异型淋巴细胞比例进行分组,观察异型淋巴细胞比例和EB病毒DNA浓度的关系。结果大多数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具有发热、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等临床症状。在72例患者中EBV-DNA检测值为阳性的共43例(59.7%)。异型淋巴细胞≥4%(阳性)63例,异型淋巴细胞<4%(阴性)9例,异型淋巴细胞阳性率占87.5%。异型淋巴细胞比例与EB病毒拷贝数不存在线性相关性。将异型淋巴细胞按照比例大小分为3组,Ⅰ组(1%~10%者)12例,Ⅱ组(11%~20%者)14例,Ⅲ组(>20%者)13例,3组之间EB病毒拷贝数对数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表现不典型,异型淋巴细胞与EB病毒的拷贝数对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早期诊断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 石秋萍杨阳谷培云王超齐文杰李培兰
- 关键词: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异型淋巴细胞
- A2DS2评分在预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相关性肺炎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研究急诊病房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卒中相关性肺炎(SAP)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并探讨A2DS2评分对SAP的预测效能。方法 2014年4月至2017年3月连续纳入271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将其分为SAP组(n=103)与非SAP组(n=168),分析SAP的危险因素,并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评价A2DS2评分对SAP的预测作用。结果急诊病房中SAP发生率为38.0%,两组年龄、吞咽障碍、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IHSS)、合并症(心房颤动、冠心病和脑卒中)、意识障碍(格拉斯哥昏迷评分<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75岁、吞咽障碍、高NIHSS评分和意识障碍是SAP发生的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A2DS2评分预测SAP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28。结论 A2DS2评分能有效预测急诊病房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SAP的发生。
- 王娜李培兰
- 关键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卒中相关性肺炎
- 慢阻肺的“康复自助餐”(上)被引量:1
- 2006年
- 经过漫长冬春季的考验,慢性阻塞性肺病(简称慢阻肺)患者终于迎来了宝贵的夏季。在夏季,慢阻肺患者一般不容易着凉犯病,临床症状也有所缓解,是进行康复治疗的黄金季节。在这段远离医生、相对轻松的时间里,患者完全可以通过学习相关知识,自己完成慢阻肺的康复治疗。
- 李培兰
- 关键词:康复治疗慢阻肺自助餐慢性阻塞性肺病临床症状夏季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与脑卒中相关性的研究进展被引量:9
- 2019年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可以增加脑卒中风险,脑卒中患者也易于并发OSA.高龄、高体质量指数、男性、高血压和糖尿病为OSA患者并发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严重的睡眠呼吸暂停与脑卒中后神经功能不良预后相关.OSA后内皮功能紊乱、神经调节异常、代谢异常、脑血流动力学改变、高凝状态等多种病理生理机制可能导致脑卒中.持续正压通气(CPAP)是中重度OSA患者的标准治疗方法,但尚不能证实CPAP可降低OSA患者发生包括脑卒中在内的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 陈敬绵李宗军李培兰张通
- 关键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脑卒中流行病学病理生理
- 脓毒血症患者血清BNP、ALT、AST、血流动力学水平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被引量:12
- 2019年
- 【目的】观察脓毒血症患者血清B型利钠肽(BNP)、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血流动力学水平和免疫功能状态及与病情的相关性。【方法】150例脓毒血症患者根据其疾病程度和预后分为轻、中度脓毒血症组(轻度组),严重脓毒血症组(重度组),脓毒性休克组(休克组)。观察不同组别患者血清B型利钠肽(BNP)、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血流动力学指标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和免疫功能指标的差异,分析其与病情的相关性。【结果】三组患者的血清BNP、ALT、AST水平由高到低分别为休克组、重度组和轻度组,各组之间相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均P<0.05);三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HR、MAP、CVP和免疫功能指标IgG、IgA和IgM水平由高到低分别为和轻度组、重度组和休克组,各组之间相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均P<0.05)。脓毒血症患者血清BNP、ALT、AST水平与HR、MAP、CVP、IgG、IgA和IgM水平均呈负相关(均P<0.05)。【结论】脓毒症患者的BNP、ALT、AST水平较高,且与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免疫功能密切相关。
- 秦卓何威高磊郭威王丰容姚晓华李培兰
- 关键词:利钠肽丙氨酸转氨酶
- 甲状腺激素水平、TOAST分型与急诊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短期预后的关系研究被引量:9
- 2020年
- 背景目前,有关甲状腺激素水平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短期预后影响的研究报道较少。目的探讨甲状腺激素水平、TOAST分型与急诊AIS患者短期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9年9月在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急诊科就诊的AIS患者124例作为病例组,另选取同期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体检中心的体检健康者14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病例组与对照组年龄、性别及血清甲状腺激素〔包括促甲状腺激素(TSH)、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水平,急诊AIS患者短期预后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以评价FT3、TSH及二者联合对急诊AIS患者短期预后的预测效能。结果病例组患者血清TSH、T3、FT3水平低于对照组,血清T4、FT4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AIS患者入院后14 d,预后不良64例(占51.6%)。预后不良患者年龄大于预后良好患者,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高于预后良好患者,血清TSH、T3、FT3水平低于预后良好患者(P<0.05);预后不良与预后良好患者TOAST分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入院时NIHSS评分〔OR=2.748,95%CI(1.741,4.339)〕、血清TSH水平〔OR=0.581,95%CI(0.358,0.944)〕、血清FT3水平〔OR=0.408,95%CI(0.216,0.772)〕、大动脉粥样硬化型(LAA)〔OR=8.188,95%CI(2.441,27.466)〕、心源性栓塞型(CE)〔OR=6.523,95%CI(1.510,28.175)〕是急诊AIS患者短期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TSH、FT3及二者联合预测急诊AIS患者短期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91、0.836、0.870,最佳截断值分别为1.17 mU/L、3.14 pmol/L、0.52,灵敏度分别为0.804、0.595、0.836,特异度分别为0.745、0.949、0.800。TSH联合FT3预测急诊AIS患者短期预后的AUC大
- 商娜刘慧珍刘慧珍李芳刘芦姗王丰容王雅慧李培兰李俊玉
- 关键词:卒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甲状腺激素TOAST分型短期预后
- 血清25羟基-维生素D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急诊患者结局的预测价值被引量:5
- 2020年
- 目的观察急诊科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D〕水平变化及其对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 2017年10月至2019年9月,急诊科AIS患者224例(病例组)和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者240例(对照组),分别于入组后24 h内检测血清25(OH)D水平;病例组入院时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和营养风险筛查2002 (NRS2002)进行评定,24 h内采集静脉血行生化分析;发病后180 d随访,根据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分为预后良好组(mRS≤2, n=106)和预后不良组(mRS> 2, n=11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局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血清25(OH)D对AIS结局的预测能力。结果病例组血清25(OH)D显著低于对照组(Z=4.296, P <0.001);预后不良组血清25(OH)D显著低于预后良好组(Z=5.876, P <0.001);校正年龄、性别、营养风险、梗死体积和NIHSS评分等因素后,25(OH)D仍是AIS结局的独立保护因素(OR=0.925, P <0.05)。ROC曲线下面积为0.795 (P <0.001),预测切点13.17 ng/ml,约登指数0.548,敏感性0.746,特异性0.802。结论血清25(OH)D水平能在较好预测AIS 180 d的结局,可能有助于AIS急诊患者的危险分层。
- 刘慧珍刘慧珍商娜李芳李芳刘芦姗李培兰李培兰陈敬绵
- 关键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25-羟基维生素D预后
- 慢阻肺的康复“自助餐”(下)
- 2006年
- 上期我们着重介绍了慢性阻塞性肺病(简称慢阻肺)的诊疗常识和患者在生活上的一些注意事项。本期继续为您介绍慢阻肺的康复锻炼方法……
- 李培兰
- 关键词:慢阻肺康复慢性阻塞性肺病锻炼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