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凤山

作品数:5 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唐山工人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卫生厅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烧伤
  • 3篇血液
  • 3篇血液流变
  • 3篇血液流变学
  • 3篇严重烧伤
  • 3篇早期切痂
  • 3篇切痂
  • 3篇小型猪
  • 2篇血液流变学特...
  • 2篇血液稀释疗法
  • 2篇细胞
  • 2篇疗法
  • 2篇红细胞变形
  • 2篇红细胞变形指...
  • 1篇动物研究
  • 1篇心房
  • 1篇心排出量
  • 1篇血细胞
  • 1篇血细胞比容
  • 1篇血黏度

机构

  • 5篇唐山工人医院

作者

  • 5篇李凤山
  • 5篇刘冬梅
  • 5篇刘军
  • 5篇徐刚
  • 4篇陈树强
  • 4篇冯玉柱
  • 4篇杜秀红
  • 3篇段晨旺
  • 2篇高潮
  • 2篇孙拥新
  • 1篇魏刚强
  • 1篇刘媛媛
  • 1篇姜海
  • 1篇房辉

传媒

  • 3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全国烧伤创面...

年份

  • 1篇2006
  • 4篇200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血液稀释疗法对小型猪严重烧伤后血液流变学特性的影响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通过中国实验用小型猪严重烧伤后应用血液稀释疗法,探讨其对血液流变学特性的影响,为血液稀释疗法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严格选择20只中国实验用小型猪制作严重烧伤动物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按烧伤前、伤后,,,,68162448h,6个时相分别检测全血黏度、血细胞比容、红细胞变形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等指标。结果:实验组全血黏度、血细胞比容、红细胞聚集指数等血液流变学指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红细胞变形指数明显增加。结论:在烧伤休克期及围手术期应用血稀疗法可明显减轻烧伤休克期血液浓缩、红细胞聚集与黏滞,提高红细胞变形能力,有效改善血容量。血液稀释疗法在烧伤休克期及围手术期是一种可行有效的治疗措施,对大面积烧伤早期修复及临床治愈率提高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徐刚刘军李凤山陈树强冯玉柱刘冬梅杜秀红高潮孙拥新
关键词:血液稀释疗法小型猪血液流变学全血黏度血细胞比容红细胞变形指数
小型猪严重烧伤后超早期切痂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探讨小型猪严重烧伤后6h内切痂即超早期切痂的可行性,以()利于严重烧伤创面的早期修复。方法:选择中国实验用小型猪制作严重烧伤动物模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于伤前、伤后,,,,和6816244872h检测血流动力学指标(心排出量,右心房压)及血液流变学指标(低切变全血黏度和红细胞聚集指数)。结果:血流动力学变化:两组动物心排出量和右心房压伤后均很快下降,实验组于伤后8h心排出量和右心房压开始恢复,至伤后48h已基本恢复正常。对照组心排出量持续下降,伤后48h恢复至伤前水平,此后仍继续升高。对照组右心房压伤后8h降至最低点,至伤后72h恢复正常。血液流变学变化:统计学处理显示两组低切变全血黏度和红细胞聚集指数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超早期切痂可使小型猪在围手术期内血流动力学更加平稳,对血液流变学亦无不良影响。从动物实验角度来看,超早期切痂是可行的。对大面积烧伤创面早期修复及临床治愈率提高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刘军徐刚段晨旺李凤山陈树强冯玉柱刘冬梅杜秀红
关键词:严重烧伤切痂右心房心排出量小型猪
血液稀释疗法对严重烧伤患者血液流变学特性的影响
目的通过在严重烧伤早期应用血液稀释疗法,研究机体血液流变学特性的改变。方法选择伤后6 h 内住院的成年男性严重烧伤患者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患者常规进行体液复苏治疗, 实验组患者体液复苏治疗同对照组,并于...
刘军徐刚李凤山陈树强冯玉柱杜秀红刘冬梅高潮孙拥新
关键词:烧伤患者流变学特性体液复苏红细胞变形指数
文献传递
超早期切痂对严重烧伤小型猪血流动力学、血液流变学及其氧供氧耗的影响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观察超早期(伤后6h)切痂疗法对小型猪严重烧伤后血流动力学、血液流变学及氧供氧耗的影响,并与休克期(伤后24h)切痂进行比较。方法:实验于2005-09/12在唐山工人医院烧伤研究所进行。取30只小型猪,将其背部置入80℃热水中1min,造成35%Ⅲ度烫伤(病理切片证实)。烫伤后将30只动物单纯随机分为伤后6,24h切痂组2组(n=15),分别于伤后6,24h麻醉后一次切除全部Ⅲ度焦痂。于伤前、伤后6,8,16,24,48,72h等不同时相点检测两组猪的血流动力学、血液流变学以及氧供和氧耗等指标的变化。结果:30只猪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伤后6,24h切痂组猪心输出量和右心房压在伤后6h分别降至伤前值的66%和68%,组间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伤后6h切痂组在伤后8h即开始恢复,伤后48h已基本恢复正常。伤后24h切痂组在伤后8h时此2项指标均已降至伤前值的59%,随液体复苏右心房压缓慢升高,至切痂前(伤后24h)仍低于伤前值(P<0.05),伤后72h基本恢复正常;心输出量则持续下降,至伤后24h达伤前值的41%,切痂后有较大幅度回升,伤后48h基本达到伤前水平,此后继续升高,伤后72h已明显高于伤前值。②两组动物伤后低切变全血黏度和红细胞聚集指数均升高,切痂后两组各指标均逐渐降低,两指标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③两组氧供在伤后6和8h均较伤前显著下降,伤后16h时,伤后6,24h切痂组分别为(398.83±3.56),(391.20±7.80)L/min,已恢复至伤前水平,并稳步上升。④两组氧耗各时相均较伤前有所下降,伤后6,24h切痂组分别于伤后8和16h达最低值[(138.46±1.49),(137.09±1.67)L/min];切痂治疗后有了明显改善,逐渐恢复至伤前水平。结论:①与休克期切痂比,超早期切痂能提高心输出量、右心房压等血流动力学指标,改善机体供氧和利用氧的能力。②超早期与休克期切痂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差异并无显著性意义,说明两个时间段切
刘媛媛徐刚段晨旺刘军房辉魏刚强刘冬梅姜海李凤山
关键词:血液流变学氧耗量
大面积烧伤超早期切痂的动物研究
目的探讨中国实验用小型猪35%TBSAⅢ度烫伤后6 h 内切痂(即超早期切痂)的可行性及其对循环中细胞因子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小型猪35%TBSAⅢ度烧伤模型,随机分为超早期切痂组(E 组)和休克期切痂组(C 组)。两组...
徐刚段晨旺陈树强刘军李凤山冯玉柱刘冬梅杜秀红
关键词:早期切痂大面积烧伤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