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峰
- 作品数:9 被引量:16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少数民族经济研究所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 试论云南特色经济的培育与发展被引量:8
- 2002年
- 本文讨论了特色经济主要是由市场、资源、技术等条件和因素所决定 ,阐述了云南特色经济开发的自然生态环境、民族文化、矿藏等资源优势及地缘优势 ,分析了云南特色经济的培育、现状和发展趋势 ,探索了云南特色经济在培育和发展过程中应该采取的措施。
- 李俊峰
- 关键词:特色经济资源特色
- 民族地区引进外资的投资环境分析被引量:3
- 2004年
- 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渠道是大量吸收和引进外资 ,但长期以来民族地区投资软、硬环境方面存在的一系列不利因素制约了引资的步伐和力度。通过对民族地区利用外资的状况及制约因素的分析 ,提出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引资的法治环境、规范政府行为等措施着手 ,营造有利于民族地区引进外资的投资环境。
- 李俊峰李江玲
- 关键词:民族地区引进外资投资环境
- 试论布依族传统生产性文化与现代市场经济
- 1997年
- 重农轻商、重义轻利、重传统经验轻现代创新是布依族传统生产性文化的价值取向。是文作者对布依族生产性文化的特征和表现进行了探索,揭示了其对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利弊,并对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重塑布依族文化提出了一些见解。
- 李俊峰岑红
- 关键词:布依族
- 发展特色经济是“兴边富民”的基本途径
- 2004年
- 西部边疆民族地区地域辽阔,资源丰富。要实现“兴边富民”,必须立足于发展特色经济。培育与发展特色经济,在边疆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例如,云南的烟草、旅游、有色金属和磷化工等特色经济产业,在云南国民生产总值中占80%以上。培育与发展特色经济。
- 李俊峰李江玲
- 关键词:特色经济经济发展市场经济产业结构
- 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少数民族地区扶贫工作的思考
- 1995年
- 中央自1982年对某些贫困地区的扶贫开始,到1986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有组织、有计划的扶贫工作以来,经过多年努力,扶贫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到1992年,全国农村贫困人口,由1978年的2.5亿,减少到了八千万。同样,少数民族地区的扶贫工作,也取得了可喜成绩。“三西”地区的农业综合开发,“以工代赈”计划的实施,“温饱基金”项目的设立和进一步发挥作用,使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经济环境得到改善,经济进一步发展,人民生活显著提高,大部分少数民族贫困群众,已从贫困中解脱出来。 但是,还必须清醒地看到,在目前全国的八千万贫困人口中,相当大一部分是少数民族人口。而且,他们大部分集中在地域偏远、交通不便、生态失调、经济发展缓慢,文化教育落后、人畜饮水困难、生活条件恶劣的少数民族地区,与前一阶段扶贫工作比较,解决这些地区群众的温饱问题,难度更大。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将对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扶贫工作,产生新的影响。 任何重大变革和改革措施,哪怕是最有利于整个国家和全体民族繁荣发展的社会变革,都不可能使各民族、各地区和各利益团体同时受益,均等受惠。因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在给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
- 李俊峰
-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扶贫工作贫困地区
- 论民族地区利用外资问题
- 2000年
- 本文从民族地区“八五”时期以来利用外资的实际情况出发,对其利用外资的现 状、来源、投向、结构特点、地区分布及外资项目的类型、大小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指出了民族 地区在利用外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同时针对如何更好地利用外资这一问题,提出了民族地区在 二十一世纪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应该从自身的实际出发,利用自身资源和市场优势,以及国家开 发大西部的机遇,采取积极而有效的对策。
- 李俊峰
- 关键词:民族地区外资利用投资环境
- 论西部特色经济的培育与发展被引量:4
- 2002年
- 利用西部的优势资源、特色资源 ,发展优势产业 ,发展特色经济 ,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是西部开发的重点。发展西部特色经济 ,应建立和完善市场机制 ,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 ,加快企业改革 ,走规模化、集约化的发展道路 ,加速科技发展 。
- 李俊峰
- 关键词:特色经济政府宏观调控规模化集约化
- 加快西部开发的战略对策被引量:1
- 2000年
- 本文透过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现状,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体制、政策、产业结构、乡镇企业、基础设施等六个方面分析了这一差距形成的原因。同时,从战略的高度阐述了加快西部地区经济开发的重要意义,并根据国家西部大开发的精神,从四个方面探讨了加快西部地区经济开发的战略对策。
- 李俊峰
- 关键词:西部大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