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亭霖

作品数:5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赤峰学院历史文化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历史地理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习俗
  • 1篇新论
  • 1篇研究索引
  • 1篇音乐
  • 1篇游牧
  • 1篇游牧文化
  • 1篇玉器
  • 1篇玉器研究
  • 1篇丧葬
  • 1篇丧葬习俗
  • 1篇契丹族
  • 1篇习俗研究
  • 1篇鲜卑
  • 1篇辽朝
  • 1篇考古
  • 1篇考古发掘
  • 1篇乐为
  • 1篇红山文化
  • 1篇非物质文化
  • 1篇非物质文化遗...

机构

  • 5篇赤峰学院

作者

  • 5篇李亭霖
  • 1篇吕昕娱
  • 1篇索雅杰

传媒

  • 4篇赤峰学院学报...

年份

  • 1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红山文化玉器研究述略被引量:2
2014年
红山文化是我国东北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的一个典型代表。近年来,随着大量的考古调查和发掘成果的不断出现,不仅向世人充分展示了红山文化丰富的内涵,而且对我们进一步深刻认识红山文化、探讨红山文化在中华文明史上的地位也提供了宝贵资料。红山文化玉器是我国史前时期一个独立的玉器系统,是红山文化丰富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红山文化玉器认识与研究的状况进行分析与总结,将有助于我们对红山文化玉器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展开,进而解决红山文化的社会发展阶段等较深层次的问题。
吕昕娱李亭霖
关键词:红山文化玉器研究考古发掘
辽朝契丹族丧葬习俗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丧葬习俗是具有民族特点的风俗习惯,它反映各民族生者对死者的缅怀的心理状态。辽朝契丹族是中华历史上的一个具有很大影响的北方古代民族,它的丧葬习俗在某种程度上反映着辽朝的历史文化,是我们研究契丹民族历史的重要内容。辽代契丹人对死后墓室的建构、埋葬方式的选择以及随葬物品的摆放和尸体的处理等方面,都极其讲究,形成了契丹族独具特色、富有民族色彩的丧葬习俗文化。
李亭霖呂昕娱
关键词:辽朝契丹族丧葬习俗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产业化研究--以蒙古汗廷音乐为例
2014年7月,国务院颁布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阿鲁科尔沁旗的蒙古汗廷音乐成功入选其中。作为新晋的非遗代表作之一,如何维护以及发展蒙古汗廷音乐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将以此为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维护以及...
李亭霖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乌桓崇山习俗新论
2016年
乌桓人,崇武尚气力,骁勇好斗,尊母亲而轻父兄。这些特点不仅局限于乌桓人,历史上许多游牧民族也都存在类似的现象,这种共通性的联系,是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积累演变并相互渗透而成的一种特有的文化烙印或文化符号。
李亭霖
2009年——2014年乌桓鲜卑史研究索引
2015年
关于乌桓、鲜卑的历史,中外学者先后做过不同程度的研究,其成果亦颇可观。学术界对于乌桓、鲜卑史研究的索引从1900年——2008年已整理发表,毋庸赘烦。本文仅就2009年——2014年间发表的相关研究论著进行归纳、整理,其中起源与发展史方面25篇;文化、社会生活与习俗方面20余篇;政治、制度与军事方面20余篇;民族交往与融合方面30余篇;考古研究方面近40篇。本着"学术为天下之公器"的道理,将其刊布于众。
李亭霖索雅杰
关键词:游牧文化鲜卑研究索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