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渊
- 作品数:20 被引量:109H指数:7
- 供职机构:成都理工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辽宁省岫岩县“20120804”泥石流调查研究被引量:3
- 2014年
- 1980年代的3次台风和气旋过境引起的暴雨过程诱发的山洪泥石流,使辽宁省岫岩县损失惨重。受2012年第10号台风"达维"的影响,2012年8月3-4日,岫岩县西部发生强降雨过程,引起了大范围的泥石流暴发,造成近十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几十亿元。通过现场调查"20120804"泥石流灾害,对比分析了这次泥石流的分布规律、形成原因以及成灾特征。研究得出了岫岩县西部沟谷泥石流的敏感坡度(25°~50°),百分比S≥0.38,或流域高差H≥400 m的流域基本为泥石流沟;沟谷泥石流的地形因子B≥0.19,或G≥60,或T≥27的流域,基本可以判断为泥石流沟。
- 余斌赵国相朱渊谢洪钟敦伦
- 关键词:泥石流台风降雨地形条件
- 沟道起动型泥石流暴发规模测算方法及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泥石流暴发规模测算方法。针对现有技术中沟道起动型泥石流的暴发规模测算方法需以长期泥石流观测数据为基础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泥石流暴发规模测算方法,该方法的核心是以泥石流沟道地形、地质、水文因子表达的泥石...
- 余斌朱渊王涛
- 文献传递
- 沟道起动型泥石流发生预警方法及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泥石流预警方法。针对现有技术中沟道起动型泥石流的临界雨量阈值测算方法需以长期泥石流观测数据为基础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泥石流预警方法,该方法的核心是以泥石流沟道地形、地质、水文因子表达的泥石流起动临界值...
- 余斌朱渊王涛陈源井
- 文献传递
- 贵州望谟打蒿沟“6·06”泥石流特征被引量:20
- 2012年
- 2011-06-06贵州省望谟县北部普降百年一遇暴雨,引发大规模群发性泥石流灾害,给当地居民生活及交通造成严重损害。其中以打蒿沟泥石流灾害尤为突出,该流域内支沟发育,沟床比降相对较缓,但陡峻的岸坡和较大的汇水面积为泥石流的发生提供了良好的水动力条件。打蒿沟地处碎屑岩发育地区,松散堆积体较厚,并受岸坡坡度影响浅层滑坡发育,现场调查共19处。另外流域内人为破坏严重,村民沿沟垒筑大量梯田也为泥石流活动提供了特殊的人工物源。通过对其4条支沟的研究发现,泥石流形成特征并不一致,其中坡度较缓的2#支沟浅层滑坡发育,为浅层滑坡型泥石流;而坡度较陡的其他3条支沟浅层滑坡发育较少,以沟床物源为主,为沟床启动型泥石流。通过对沟道两侧斜坡坡度的调查统计和分级得出流域内25°~40°的岸坡最易形成浅层滑坡,且当山坡呈上缓下陡时,更利于滑坡的形成。打蒿沟在强降雨条件下依然可暴发泥石流,规模会有所减小,但在类似2011-06-06这类稀遇暴雨作用下仍可造成较大危害。
- 朱渊余斌陈源井王涛亓星
- 关键词:泥石流
- 岷江上游地貌侵蚀对泥石流发育的影响被引量:4
- 2013年
- 岷江流域上游映秀镇银杏乡境内的兴文坪、磨子沟和野牛沟是3条紧邻的泥石流沟,其地质和降雨条件都相类似,但其中磨子沟的暴发频率要显著高于其余2条沟。本文通过对这3条泥石流沟地貌发育阶段以及地形条件的对比分析,证明了控制其泥石流暴发的关键因素是受地形条件的影响。从而为在某一区域内地质和降雨条件都近似的情况下,对地形条件最有利的泥石流沟进行重点防治和预警预报提供依据,并有效的减少突发性灾害所带来的损失。
- 冯茵杨武年张林朱渊李晶晶
- 关键词:地形条件泥石流岷江上游
- 沟床起动型泥石流预报研究被引量:15
- 2014年
- 贵州省望谟县2011年6月6日暴发了特大山洪泥石流,其中暴雨中心所在的打易镇多处暴发泥石流。短历时强降雨激发了沟床起动类型的泥石流。本文通过对贵州望谟河流域群发泥石流的调查,得出该流域的66条沟中,22条沟无沟床起动类型泥石流暴发,25条沟暴发沟床起动类型泥石流,还有19条沟无法确定是否有沟床起动类型泥石流暴发。在前期工作基础上,提出了地质条件和降水条件因子的改进方法;并在前期工作的3大条件(地形条件、地质条件和降水条件)之间的关系基础上,由贵州望谟群发泥石流数据得出改进沟床起动类型泥石流的临界值,提出了泥石流的预报模型。本文模型在我国西南地区的泥石流验证中非常成功,为泥石流的预报提供了一个新方法。预报模型中的地形因子和地质因子还可以判断泥石流流域的暴发频率,为正确地判断泥石流流域的特征打下了基础。预报模型也可以估算泥石流的暴发规模,为定量地预测泥石流危害范围提供了依据。
- 余斌朱渊王涛陈源井朱云波
- 关键词:泥石流
- 风化作用对沟谷型泥石流发育环境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2
- 2013年
- 地质条件是泥石流发育环境的三大条件之一,其主要作用是为泥石流提供固体物源。风化作用对产生泥石流固体物源的影响很大。以岩石的坚固系数为基础,研究了物理及化学风化对形成泥石流固体物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物理风化是形成泥石流物源的主要原因,冰劈作用往往造成强烈的物理风化,有利于泥石流的发育;(2)化学风化不直接提供固体物源,但碳酸根离子的存在使化学风化不利于泥石流的发育。研究得出岩石坚固系数的物理风化和化学风化修正方法,最终得到形成泥石流的地质因子。形成泥石流的地质因子在汶川地震影响区内判别泥石流的暴发与否的应用研究中取得了较好的结果。
- 余斌褚胜名朱渊谢洪
- 关键词:泥石流发育化学风化
- 辽宁省岫岩满族自治县泥石流形成的地形条件研究
- 辽宁省岫岩满族自治县(简称岫岩县)泥石流灾害历史久远,在调查组实地调查中发现大量老泥石流堆积物,泥石流活动遍及该县各个乡镇。岫岩县几乎每年都会发生规模、大小不等的泥石流灾害,最近一次较大规模的泥石流灾害发生时间为2012...
- 朱渊
- 关键词:泥石流灾害地质降雨条件预警预报
- 地形条件对泥石流发育的影响——以岷江流域上游为例被引量:29
- 2014年
- 为了预警泥石流的发生,需要判断泥石流的易发程度。在地质和降雨条件都大致相同的条件下,因地形条件的不同,导致一个区域的沟谷暴发泥石流的频率有着明显不同,显然地形条件是控制泥石流发育的关键因素之一。以研究岷江流域上游典型沟谷为例,通过分析地形条件对泥石流发育的影响,选用岷江流域上游典型沟谷的形成区流域面积A0、形状系数F0以及沟床纵比降J03个重要参数进行研究,比较三者相互之间的关系特征而得到一个综合的地形因子G。对比研究岷江流域典型区域以及甘肃舟曲、台湾陈有兰溪地区沟谷泥石流的暴发频率和G值,比较验证后得出:在地质和降雨条件都相近的情况下,沟谷G值越大,则越利于暴发泥石流。因此,可运用地形因子G划分某区域内沟谷泥石流的易发等级。对于岷江流域典型区域的沟谷:G≥0.21极容易暴发泥石流;0.14
- 朱渊余斌亓星王涛陈源井
- 关键词:地形条件泥石流
- 贵州都匀马达岭滑坡碎屑流形成泥石流特征被引量:8
- 2013年
- 2006年5月18日,贵州都匀市马达岭发生滑坡,滑坡体位于马达岭沟上游采煤区,部分滑坡体滑入沟内并碰撞解体形成碎屑流堆积在沟道中上游,形成约800m长的淤积段,沟道内固体物质总量约16×104m3。滑坡后采煤区内老窑水迅速释放汇流至沟道启动沟道内物源形成泥石流运动至下游,从流通区下游逐渐淤积并少量冲出沟口,沟道内淤积长350m,堆积区体积约0.7×104m3。马达岭沟泥石流呈滑坡—碎屑流—水作用形成泥石流的连续性过程,具有典型的滑坡碎屑流形成泥石流特征。由于沟道内仍有较多物源,同时沟道内形成两处巨石淤塞形成的堰塞坝,后期强降雨作用下仍可能形成泥石流。
- 亓星余斌朱渊王涛陈源井
- 关键词:泥石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