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占平

作品数:22 被引量:36H指数:5
供职机构: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核科学技术电气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3篇电子电信
  • 4篇核科学技术
  • 3篇电气工程
  • 3篇理学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主题

  • 12篇微波脉冲
  • 7篇数值模拟
  • 7篇值模拟
  • 6篇孔缝
  • 5篇电路
  • 5篇时域有限
  • 5篇时域有限差分
  • 5篇数值模拟研究
  • 4篇微波
  • 3篇等离子体
  • 3篇内置
  • 3篇高功率微波
  • 2篇电路单元
  • 2篇电子系统
  • 2篇介质
  • 2篇基本电路
  • 2篇反相器
  • 1篇电子线路
  • 1篇电阻加载
  • 1篇氧化物半导体

机构

  • 22篇国防科学技术...
  • 1篇江南计算技术...
  • 1篇湖南科技大学

作者

  • 22篇朱占平
  • 19篇钱宝良
  • 8篇刘强
  • 4篇李锐
  • 4篇王弘刚
  • 3篇赵林
  • 3篇杨一明
  • 3篇曾继来
  • 2篇马飞
  • 2篇赵素波
  • 1篇周蔚红
  • 1篇舒挺
  • 1篇杨杰
  • 1篇张军
  • 1篇武大鹏
  • 1篇袁成卫
  • 1篇朱俊
  • 1篇李国林

传媒

  • 6篇强激光与粒子...
  • 2篇微波学报
  • 2篇Chines...
  • 2篇第十届高功率...
  • 1篇高电压技术
  • 1篇第十一届高功...
  • 1篇首届强流脉冲...
  • 1篇中国电机工程...

年份

  • 4篇2011
  • 3篇2009
  • 6篇2008
  • 4篇2007
  • 3篇2006
  • 2篇2005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微波脉冲与带缝嵌套腔体耦合的研究被引量:4
2007年
为了解带缝腔体内耦合场分布特性,利用时域有限差分方法对微波脉冲与带缝嵌套矩形腔体系统(系统1)和带缝嵌套圆柱形腔体系统(系统2)的耦合过程进行了数值计算。计算表明两系统的外、内孔缝附近均存在场增强现象;两系统耦合过程存在相同的外孔缝耦合主脉冲、外孔缝场增强因子和脉宽展开现象,其内部腔体(Q2)中心点耦合场强峰值接近相等。相比各自的外部腔体(Q1)以及相同入射脉冲下的孔缝、同体积单层腔体内的耦合场强,两嵌套腔体的Q2内耦合场要弱。对两个系统的共振峰、共振频率点以及最大耦合函数曲线的研究结果表明,系统2在耦合过程中的腔体调制现象更明显,且在两种系统中,内孔缝使Q2内耦合波基于Q1内耦合波平均衰减约10 dB。
刘强朱占平钱宝良
关键词:微波脉冲孔缝
P波段微波注入反相器模数转换电路的响应被引量:1
2011年
利用设计的三反相器模数(A/D)转换电路,开展了P波段微波注入实验。采用眼图观测法对电路的线性响应进行了有效测量,推导了实验线路中微波注入效率公式,利用一种实时温度检测电路来验证芯片工作状态的稳定性,并利用统计检验的方法分析了不同芯片及电路板等对实验数据获取的影响,从而保证了实验的有效性和可信度。重点研究了注入微波的幅值、频率、脉宽及重复频率等参数对反相器正常工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注入微波信号脉宽大于70 ns时,电路信号在微波脉冲结束后,相邻脉冲脉宽变化10%的非线性干扰功率阈值,比使电路信号噪声容限降低50%的功率阈值大4~6 dB,电路信号脉宽变化30%的功率阈值比脉宽变化10%的大2~3 dB,在功率小于32 dBm的实验中得到的最大非线性干扰为脉宽变化约40%。非线性干扰阈值随注入微波信号脉宽变化明显,拐点为40~70 ns。注入微波的重复频率对微波干扰阈值影响很小。
朱占平钱宝良王弘刚赵素波
关键词:P波段A/D转换电路
微波注入反相器基本电路的非线性效应
2011年
采用理论分析和微波注入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分别研究了以74HC04和74LVCU04A两种芯片为核心的反相器基本缓冲及数模转换电路的微波效应问题,通过反相器闩锁过程对非线性扰乱进行了机理分析,并利用微波注入实验详细分析了非线性扰乱效应的微波有效功率阈值及其随频率、脉冲宽度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在固定环境温度条件下,有效注入功率大于33dBm,频率在3GHz以下的微波均可使74HC04效应电路的非线性扰乱强度达到10%以上;有效注入功率大于30dBm,频率在3GHz以下的微波均可使74LVCU04A效应电路的非线性扰乱强度达到10%以上。相同非线性扰乱强度的注入有效功率阈值近似随频率的提高而增大。非线性扰乱阈值随注入微波信号脉宽变化明显,拐点为40~70ns不等,与反相器中的互补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器件寄生三级管的导通电流积累有关。
朱占平王弘刚钱宝良赵素波
关键词:闩锁互补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
微波脉冲下内孔缝位置对带孔缝嵌套腔体耦合特性的影响
本文利用时域有限差分(FDTD)方法计算了不同内孔缝位置情况下微波脉冲与带孔缝嵌套圆柱形腔体系统的耦合过程;分别分析了内孔缝位置对外部带孔缝腔体和内部带孔缝腔体耦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除了内孔缝附近区域以外,内孔缝位置...
刘强朱占平钱宝良
关键词:微波脉冲
文献传递
微波脉冲与带介质孔缝矩形腔体耦合的数值模拟研究
利用时域有限差分(FDTD)方法对微波脉冲与带介质孔缝矩形腔体的耦合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如果孔缝填有介质,则预期对微波耦合进入腔体的物理过程有重要影响,研究了微波与带介质孔缝矩形腔体耦合的过程中影响介质孔缝耦合共振峰...
李锐钱宝良朱占平赵林刘强
关键词:微波脉冲数值模拟时域有限差分
带缝金属腔体、电子线路的微波耦合特性分析与基本电路的微波注入效应实验研究
高功率微波与目标耦合效应研究是高功率微波应用与电子学系统加固领域的重要课题。本论文旨在研究微波与带缝腔体及基本电路的作用过程,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微波注入实验的基础上,研究了微波与带缝腔体耦合、电路耦合及其电路传输效应...
朱占平
关键词:等离子体统计分析
文献传递
微波脉冲与内置金属块带缝腔体耦合的数值模拟研究
本文利用时域有限差分法对微波脉冲与内置不同金属块的带缝腔体的线性耦合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给出了部分数值模拟结果。分析了入射波载频、偏振方向、脉冲宽度、孔缝及内置金属块尺寸对耦合到腔体内微波的影响,所得结果对微波脉冲与...
朱占平王弘刚钱宝良
关键词:微波脉冲数值模拟时域有限差分法脉冲宽度
文献传递
Theoretical Analysis of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High-Power Microwave and the Electronic Circuits被引量:1
2008年
A simple theoretical model based on plasma physics is presented to analyze the microwave plasma effects on the electronic circuits.Results show that under certain parameter conditions the threshold for damaging the electronic circuits decreases with the decrease of the frequency of the high-power microwave.In addition,the oscillation amplitudes of the plasma electrons increase dramatically when the plasma frequency is near the high-power microwave frequency, which can easily damage the electronic circuits.
杨一明朱占平曾继来钱宝良
关键词:PLASMA
微波脉冲与带矩形窄缝腔体耦合多峰共振特性的研究被引量:6
2008年
本文利用时域有限差分法(FDTD),对微波脉冲与不同尺寸矩形窄缝的线性耦合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利用耦合函数,分析了共振条件与窄缝尺寸的关系,发现矩形窄缝耦合存在多峰共振现象,并对前人得到的耦合共振公式进行了推广。
马飞朱占平钱宝良李锐
关键词:微波脉冲矩形窄缝
微波脉冲与带缝非金属腔耦合的数值模拟研究
2009年
应用时域有限差分法(FDTD)模拟计算了微波脉冲与带缝非金属腔体的线性耦合过程。在正弦波调制的高斯脉冲源激励下,分析了耦合场在腔体内的分布情况,总结了相对介电常数、腔壁厚度、孔缝尺寸等因数对耦合特性影响的基本规律。结果表明:在入射电场方向腔体中心轴线上的耦合场基本保持不变,垂直于入射电场截面上耦合场关于截面中心点呈对称分布;耦合进腔体的能量随厚度的增加和介电常数的增大而减小,但介电常数的影响更加明显,且随孔缝面积的增大而增大,面积一定时,随纵横比的增大而增大;孔缝中心处的电场耦合系数峰值随介电常数的增大呈近似线性下降,而腔体中心处呈振荡减小,在相对介电常数为6左右电场时域峰值达到最大;腔体内耦合磁场的变化规律与电场的类似。
马飞朱占平钱宝良
关键词:微波脉冲时域有限差分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